簡體版

第九十二章世界文明中心

有龐大的市場,就一定能催生出規模龐大的工業。

那麼太平州有多少工匠?趙桓推算了一下,說道︰「怎麼不得有十萬人?」

韓穗則說道︰「臣去過太平州,州內煙囪林立,百姓都以冶鐵為業,路上隨處可見作坊與工匠,臣以為工匠人數怎麼也不會低于十五萬。」

張浚微微搖頭,說道︰「太平州有個當涂縣,當涂縣境內在梁山下面設置了一座冶鐵重鎮梁山鎮,這座城鎮以鋼鐵冶煉和鋼鐵貿易為主,是整個南方的鋼鐵貿易中心。」

「僅在梁山鎮定居的冶煉工匠、礦工和為他們服務的人員就有八萬余人!」

「整個太平州共計有工匠二十七萬余!」

張浚話音落下,屋內所有人都吸了口冷氣。

不事生產的工匠二十七萬余人,這已經堪比京城了。

常言道,京城是天下首善之地,為了給京城送糧,歷朝歷代都要依靠漕運從東南千里迢迢轉運數百萬石糧食送到京城。

這也是大宋選擇東京為首都的關鍵。

東京作為首都,除了軍事上被弊病以外,其他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平原上無論是發展經濟,還是沿河補給,都十分方便。

而這對一個超級大都市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唐朝皇帝也不會一個接一個的從長安跑到洛陽,就是為了減少關中糧食消耗,方便就近漕運。

皇帝的遷居,帶著的人口基本上就是京城不事生產的人口。

一座百萬級別的大都市里,至少有十幾萬的軍隊,十幾萬的皇室、官員、貴族人口。

大宋此前的西京洛陽只有二十多萬人,他們就幾乎不需要像唐朝一樣用漕運補充糧草,反而能通過運河來補給東京。

可以說,中原一直比西方更擁有集中農業國力,供應一個城市的經驗。

這個經驗可以用來供皇室、貴族享樂,同樣也能用來發展工商業。

而太平州正處于這樣一個無與倫比的優勢中,他發展工商業,尤其是重工業,在南方具有了一切完美條件。

所以計相楊時感慨道︰「太平州真是兼具天時地利人和啊。古者重農抑商,就是因為一旦發展商業,容易導致當地糧食不足。」

「而太平州就近在蘇湖平原邊上。蘇湖熟天下足,這魚米之鄉,天府之國,能否供應天下尚不好說,但只要裝上船,一兩日就能送到太平州。」

趙桓笑著點頭,發展工業化是需要原始積累的。

尤其一個農業社會,想要進步到工業時代,在強大的機器生產出來之前,必須集中力量辦大事。

把農業財富集中起來,供應一處,從而形成工業中心。

在明清,這個工業中心,名叫景德鎮。

a,就是瓷器之國的意思。

而景德鎮,就是當時世界上的瓷器中心,一直到鴉片戰爭之後,這一地位也牢不可破。

作為世界瓷器中心,景德鎮就擁有二十五萬瓷器工匠。

如果看過景德鎮在歐美相機里的原始風貌,那這個瓷器中心,事實上具有絕對意義上的工業風格。

其境內工坊林立,高聳的煙囪在天空下數以千計,排出了滿天的濃煙。

一個瓷器中心,就能從全世界收割來數億甚至數十億兩白銀,使當時西方地理大發現所收獲的財富源源不斷流向中原。

也無怪趙桓笑容滿面,畢竟大宋可不止一個瓷器中心。

作為絕對意義上的文明高地、人類燈塔,大宋擁有全世界幾乎一切產業的中心,瓷器中心只是其中普通一項,同時大宋還是世界的絲綢中心、機器制造中心、造船中心、鋼鐵中心、軸承機床中心、煉焦中心、服飾中心、茶葉中心、制糖中心、造紙中心、制酒中心、馬車制造中心、化學物品制造中心、甚至煙花中心。

基本上工信部能找到的行業類別,只要當今世界存在的種類,八成以上最高水準都在大宋。

大宋比西方領先數百年甚至近千年的科技水平,使中原的專利壟斷和先進領先水平堪比後世米帝領先世界的水平。

而更可怕的是,米帝身後還有個國家在瘋狂追趕。科研投入年年大幅超越米帝,兩國水準正在迅速縮小,肉眼可見的年份內,就會實現反超。

而大宋只能拔劍四顧心茫然,環視全球,居然沒有一個能打的!

拂菻國君士坦丁堡以西的歐洲蠻子還處在黑暗的中世紀,如今正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中,憧憬著到中東被突厥人掌控的塞爾柱帝國中大搶一筆,野蠻的跟個強盜似的。

而塞爾柱帝國,也就是中原常說的大食,號稱文明中心,繼承了阿拉伯黃金時代,但卻連一群歐陸蠻子都打不贏。

西邊被十字軍打的丟疆棄土,東面十余萬聯軍在卡特萬之戰被西遼耶律大石寥寥幾萬中原騎兵打的喪權辱國。

這種情況下,整個世界別說追趕大宋了,差距只會被大宋越拉越大。

講道理,以大宋每年數億貫錢的財政投入上來看,大宋征服過程中,隨便不經意間漏出點技術,對當地都是文明教化,省了土著們近千年的探索時間。

說是傳播文明,教化蠻夷,絕對名副其實。

因此,兩位宰相給出的不同答桉,在其自身角度而言都具有絕對正確性。

宰相關注的是國家政務,體積規模,以及後勤供應等等,所以太平州是絕對意義上的工業中心,他吸引了整個南方大量的財富發展出的工業經濟圈,將決定整個國家的上限。

國家進入工業化,以及推行規模化、標準化的工業生產,一定是出現在這里。東京,甚至整個天下的學術發展,最終都是要運用到這里的。

而計相關注的是財政,蘇州的地位就母庸置疑了。這將保證整個國家的下限,國家再亂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朝廷有實力穩住局面,依靠財政優勢,組建一波又一波的軍隊推平敵軍。

這是封建小農經濟永遠無法想象的壯舉,以極其強大的動員能力碾壓明清。可以說已經擁有了拿破侖戰爭時期的軍事動員能力。

而擁有了這麼強大的軍事能力,即便趙桓不提,底下人也勢必會推著他運用軍事能力。

所以,剛說完國家經濟基礎,幾人順水推舟的就把目標擺在了趙桓面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