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四章趕海與漁獲

在水底下是沒有什麼光線折射之類的現象的,對準龍蝦直接將魚叉插下去,就能叉中。

而且秘訣也很簡單,只講究一個快字。

因為魚叉是專門針對水下這種環境的,有密密麻麻的一圈刺尖,只要對著大體方向刺下去,這麼多分叉的刺尖總能踫到撞上來的獵物。

所以趙桓奮力一刺,就命中了一只一尺多長的大蝦。至于是不是一開始選中的那只?

這一瞬間,龍蝦竄梭,亂成一團,誰也看不清情況。但趙桓堅定認為這就是自己選中的目標那只!

一旁的皇城司親從官立即托著趙桓手臂把他送到了水面。

趙桓換了口氣,立即舉起魚叉,把碩大的龍蝦展示在空中,興奮的高呼大吼。

果然親自漁獵,收獲帶來的快樂是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的。

哪怕趙桓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但親自捕獵到一只巨大的龍蝦,還是充滿了豐收的喜悅。

唐括慧兒出身于女真,最懂得男人打獵時的興奮點。

只要對著獵物 夸就夠了!

這比平日里拍一百次馬屁,承歡侍奉一整晚都有效。

所以唐括慧兒立即贊道︰「好大一只龍蝦,怕是要有兩尺長了!我還從未見過如此肥碩的海味,官家快拿上岸稱稱,這至少也有十斤重!」

雖然知道對方在奉承,趙桓還是愉悅興奮。

這可是一只近十斤重的龍蝦,許多人別說沒抓過,就是見也沒見過。

唐括慧兒興高采烈的提著木桶走到趙桓身前,把龍蝦裝到了桶里,笑著說道︰「我幫官家提著,讓我好好看看這龍蝦剛抓上來什麼樣。」

趙桓心情大好,說道︰「那這只送你了,當作是你幫朕提著的報酬。朕再下去抓幾只。」

「官家,我剛才在海邊撿到了一個活著的海參,你可以留意水底,可能有大海參。」

趙桓點了點頭,隨即再次鑽進了水里。

海參在海邊還是比較常見的,趙桓後世去趕海都經常能撿到。

如今海底水產更是豐富,很快他就在海底的沙子上見到了一個趴著不動的大海參,大概得有巴掌那麼大。

海參活動的慢,他輕松叉中,帶回了海面。

在海里游泳比較累,只半個時辰,趙桓就覺得全身乏力了,肚子也有些餓。

于是他便鑽出海面,把魚叉交給了一旁的親從官,然後走到唐括慧兒身邊問道︰「朕漁獲情況如何?」

唐括慧兒開心的說道︰「官家,您抓了兩只龍蝦,三只海參,還撿到一大五小總共六只鮑魚,還有三只很肥的螃蟹。」

趙桓滿意的點了點頭,其中大頭自然是龍蝦,兩只加起來十多斤,不過去掉龍蝦頭,肉就比較少了。其他的加在一起估計有四五斤。

不算多,但也絕對不少了。

讓趙桓想起後世的一個充滿時代特色的經典報道。

是一張報紙,講的是抗戰期間陽澄湖附近的百姓,生活艱苦,沒有糧食米飯可吃,只能靠吃陽澄湖大閘蟹充饑。

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中原幾千年的傳統了。

大海給附近百姓的確是帶來了極多的財富。

只是很顯然,因為交通不便,大宋百姓到海邊漁獲的比例還太少。

趙桓有心想看看其他人的情況,了解一下收獲,便對剩下兩名女人喊道︰「把你們撿到的東西拿過來看看。」

但哪知這倆女人已經趕出了樂趣,擺手喊道︰「官家,您先生火吧。我們再挖一會兒,等您把火升起來,我們再過去。」

這倆女人還真是來玩來了!

趙桓無奈的揮了揮手,對吳革說道︰「那把火升起來吧,讓御廚準備一下調料。」

雖說要自力更生,但趙桓也沒真正指望那兩個女人,她倆一個兩手不沾陽春水,一個每天只拿天下最金貴的那支朱筆。指望她倆做飯,怕是要浪費了這一桌美食。

皇城司親從官在趙桓的指揮下搭起了一堆篝火,上面掛上了一個陶罐。

然後又在一旁用石塊堆砌了一個灶台,這個是軍隊的拿手技藝了,很快灶台就鋪好,下面點上火,上面鋪上了一塊厚約兩寸的天然石板。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

這可是趙桓永遠無法忘記的一句經典台詞。

所以這些剛從海里抓出來的海鮮,趙桓打算用最簡單的烹飪方式來處理。

螃蟹、龍蝦、鮑魚、海參都拿來清蒸,吃的就是海鮮原汁原味的鮮味。

蛤蜊、貽貝、蟶子和海螺都用水煮,尤其大海螺煮好之後,用竹簽將海螺肉挑出,是堪比拳頭大小的蛋白質。

在經過水煮後,軟化了它的肉質,硬度適中,又鮮又有嚼勁,蘸著蔥段、姜片、姜汁、白醋、芥末調和的蘸料,滿嘴鮮香,一口全是肉的幸福感。

牡蠣、尤魚、海膽、海星則全部碳烤,鋪上一層蒜蓉,味道簡直是傳承千年的經典。

篝火升起來,那兩個在海邊玩開了的女人終于舍得回來了,二人都提著滿滿一桶的收獲。

唐怡細心,所以她的木桶里裝了大量的牡蠣和釘螺,還有零零碎碎的小海參和蝦蛄(皮皮蝦)。感覺不用再買食材了,她這一桶直接可以做出一鍋豐盛的海鮮大咖。

而燕穎則比較活躍,她的水桶里都是大大小小的小螃蟹,還有兩只活著的八爪魚,在桶里伸展著爪子。夾雜著一些小貝殼和小海星。

擺在一起後,燕穎惆悵的說道︰「怎麼會這樣?我抓這些螃蟹的時候都瞅準了的,看起來可大可大了,見到那個頭的時候每次都興奮不已。怎麼現在看湊到了一起,看起來大部分都很小呢?」

趙桓笑著說道︰「這是趕海的常態,把那些小的都放生了吧。我們看看這趕海一趟,到底有多少收獲。」

趙進主動幫忙,把食材都放進了準備好的鍋里。

趙桓在一旁看著,感覺這也算是一家五口,雖然有三個女人,但這三個女人的生產力和飯量都略等于一個婦女加兩個孩子。

因此能大致推斷一個大宋五口之家靠漁獲究竟有多少收入,以及家庭的溫飽情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