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三章御駕禁止通行

江南水系發達,本來就有茂密的水路網絡,以及運河漕運。

經過大宋朝廷大量的財政撥款後,水運網絡更加便利,四通八達,溝通每個縣城。

僅交通便利這一點,即便是首都東京也比不過江南水鄉一座普通城市。

御駕從蘇州出發,乘船直接可以抵達秀州的任何縣城,艦隊只用了一天時間便穿越吳縣、吳江、嘉興抵達海鹽縣。

秀州官員都以為官家駕臨秀州,會在治所停留。

誰也沒想到艦隊順流直下,直接去了海邊。

官家艦隊里沒有數百丈的巨型龍舟,在運河里高速行進,完全不受任何地方官員擺布。

所以無數官員,只能提心吊膽的跟在官家艦隊後面,唯恐地方上有什麼不長眼的貨色把骯髒事跡暴露到了官家眼前。

而趙桓突擊抵達海鹽就是要檢查這里的鹽場。

在任何王朝,馬政和鹽政都是腐敗的重災區。在大宋尤為如此,因為國家專利的原因,鹽在大宋關乎著無數寺監官員的切身利益。

雖然大宋放開了茶鹽專營,允許百姓販鹽,但國家手里還掌握有大量鹽場。

而秀州的鹽場就在海鹽縣沿海一字排開,分別是沙要鹽場,蘆瀝鹽場,浦東鹽場,袁部鹽場和青墩鹽場。

趙桓只要從南向北檢查,就能把這五個鹽場全部核查一遍。

在海鹽,趙桓就換乘了馬車,帶著大隊騎兵浩浩蕩蕩向沙要鹽場而去。

兩地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短,騎兵策馬而行,連半個時辰都不用就能抵達,官員們根本來不及通風報信。

趙桓坐在車內,看著外面明亮和煦的風景,對陪駕的左相張浚問道︰「左相,鹽販通常梟狠,好亡命而死斗。西夏黨項人便是這其中典型。秀州為我朝鹽場重地,情況如何?」

張浚面色凝重,說道︰「官家,在東南,鹽販亦是治安之觴。杭、秀、溫、台、明五州共領監六、場十有四。」

「然建業之前,茶鹽官營,鹽價苦高,故百姓利食私鹽,而並海民以魚鹽為業,用工省而得利厚。由是不逞無賴盜販者眾。從事私鹽制販人數極多,乃至兩浙歲斷犯鹽者十七萬人,終亦不為衰止。」

一年時間,審判販賣私鹽的人多達十七萬!

這個數字,趙桓听了眉頭微蹙。

這還只是被官府抓到的,沒有抓到的勢必更多。

這都是大宋最青壯的百姓,從事工業勞動,進行風險商業貿易,甚至武裝殺人,他們跟大航海時代的殖民冒險者們都是一樣的亡命徒與探險家。

究竟是成為替大宋開拓遠方,披荊斬棘的殖民探險者,還是成為糜爛一方,如明朝倭寇一樣的近海海民,全看大宋政策。

張浚繼續說道︰「私鹽販賣,之所以屢禁不絕,皆因浙東鹽戶與不法商旅皆因私鹽而獲厚利,瀕海鹽戶,其私易所得,一舟之數,私易百萬。」

「只消一個商隊運上十船,亦或普通百姓一年偷運十船,就可獲錢千萬,攢下萬貫家財。因而民皆貪其厚利。」

家財萬貫,這可是諸夏千古以降,無數人孜孜以求的地位啊。

要知道宰相蘇轍,借錢才給女兒湊齊了九千四百貫的嫁妝,這可是宰相家給女兒極力湊齊的頂級身價。

而十萬貫,就能讓兩個宰相罷相。二十萬貫的嫁妝,就能讓王氏底氣十足教訓一代權相秦檜。

一名普通百姓,一年就能收入家財萬貫,可見其暴利。

趙桓思考了一下,問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百姓逐利,無可厚非。三司將茶鹽專營取消後,政事堂可有安置這些鹽戶?」

張浚說道︰「政事堂在建業元年就提出制度,將鹽戶轉為客戶,可以自由接受各鹽場雇佣。」

「同時各寺監不再設置鹽引,與民間鹽場一般,歸查驗提舉司監察。」

趙桓有些沒明白,問道︰「與以往有何不同?」

張浚解釋道︰「主要是各鹽場、寺監的權力被收回。茶鹽提舉司是政事堂所轄,鹽場及寺監是三司所轄。」

在大宋制度與明清有極大不同,最主要的就是商業行為。因為國家專利,所以很多基層寺、監都直接參與市場行為。可以算作半官府,半國企。

所以導致官僚氣息嚴重,基本上只要國營專利的行業,都腐敗嚴重,價格高昂。比如茶鹽酒馬。

而且腐敗之余,這些人還要貪殘剝削,這是最讓人頭疼的。

政事堂跟三司的這個權力斗爭的結果,趙桓還是非常贊賞的。

行政跟商業分開,賺錢的事歸三司使,行政管理的事歸政事堂。

這符合趙桓一向以來灌輸給天下的理念,官府可以集中力量,發揮資本和規模化優勢參與經營。

但既然成為市場中一員,就要遵守律法,地位跟其他市場主體平等,公平競爭。

不要妄想著左手權力大棒,右手經商腐敗。那只會淪為四不像,成為國家的毒瘤,就像此前大宋的馬政和鹽政。不賺錢就罷了,還導致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隨著政事堂的這項改革,三司下轄的各寺監更像是國營企業了,沒有了行政管轄權,他們再也無法盤剝鹽戶。

他的鹽價能否降下來,鹽的質量好不好先不論,至少不會導致鹽戶民不聊生。

趙桓剛想著這些,車架前方就 地一個急停,整個車隊瞬間一片喧嘩。

無數鐵甲騎兵策馬上前,瞬間搭起一面面盾牌,將車架包圍的嚴絲合縫。

兩方馬蹄隆隆,大量騎兵策馬沖鋒向前,整片大地都在馬蹄的踐踏下顫抖。

趙桓透過車窗看了一眼,只見馬車兩旁,無數騎兵一列列向前,鐵甲森寒,旌旗如林,隊列連綿不絕。

如果不是事態緊急,皇城司絕不會在御駕面前如此興師動眾,動用大量騎兵。

張浚眉頭緊蹙,說道︰「浙東鹽戶承鹽梟余烈,多豪猾之民,桀健者剽悍酷烈,著實不利治安。」

趙桓坐回座位,現在顯然已經不是治安不寧的問題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