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五章南巡的目的

八月丹桂飄香時,張憲的捷報傳回京城。

宋軍在六月末一戰攻克高昌南線重鎮大屯成,獲得了穿越戈壁的最重要後勤補給之地。

然後趁著夏季雪山融化,計戍水(塔里木河)水流暴漲,水源充沛的時機。

宋軍主力騎乘戰馬、駱駝極速穿越了南線的茫茫沙漠、戈壁,在計戍水獲得了關鍵補給。

這必須要感謝中原地理學術的專業。

樞密院守闕書令史研究過史料,確定計戍水在春冬兩季,下游干枯,只有河床。而在夏秋,卻會因為雪山融化,水流充沛,河流會延長近千里。

所以張憲的進兵,獲得了充分的補給,宛如神兵天降。

當宋軍主力穿越沙漠忽然出現在高昌城下時,高昌國從君王往下,所有人都被這支籠罩著神秘面紗的軍隊驚呆了。

攻陷高昌國都城之戰,根本沒有激烈焦灼。

宋軍槍炮齊發,聲如雷鳴,鉛子如電。

這恐怖的場景,徹底令回鶻人陷入迷信當中,以為是回鶻人惹怒了神靈,結果神靈派出了一支天兵天將從沙漠里走了出來,以雷霆神火毀滅高昌城。

無數回鶻騎兵直接逃竄,城內一片驚慌,拱手將城防讓給了宋軍。

張憲率鐵騎直接入城,兵圍王宮,俘虜國王、王妃、王子、公主及大臣一千余人。

繳獲黃金五十余萬兩,白銀八百余萬兩,封存府庫帝鈔兩千余萬貫,牛羊騾馬上百萬匹,糧食三百余萬石。

並絞死私自印刷帝鈔假幣者四千八百九十余人。搗毀假幣三千余萬貫。

捷報消息傳回東京,卻並沒有如預期一般引起滿朝歡慶。

因為朝廷最近都在忙一件大事。

那就是官家要下江南!

這簡直是讓所有官員無法理解了。

官家不去泰山封禪,不去巡游邊疆,結果要跑到江南去!

而且不是官家一向的作風,勤儉節約。而是下了明確命令,要帶著大部隊浩浩蕩蕩乘船南下。

這不是重現隋煬帝三下江南的那一幕嗎?

所以這當口,除了政事堂根本沒人去過問高昌的戰事。

大部分人都沒注意到政事堂已經將高昌滅國,在西域重設州縣。

尹州、西州、庭州、姑墨州等西域故地已經全部重歸中原管轄。

大宋疆域已經囊括龜茲,向西一步就是大唐碎葉鎮故地,詩仙李白出生的地方。

如今這里在黑漢國的掌控之中。

但黑漢國的衰落,已然可見,西遼的耶律大石正在這一帶激烈征戰。

宋軍跟在西遼身後收復碎葉鎮只剩下了時間問題。

但這一切與官家宣布的南巡相比,都顯得不再引人矚目。

皇宮垂拱殿,左相張浚已經第三次向趙桓進諫,反對南下巡視。

「官家,前隋南下之禍,殷鑒不遠。臣恐南巡詔令一發,有司便以迎奉為名,征發嚴急,江、淮之間蕭然煩費。萬一不逞之徒,乘勢倡亂,為禍非細…」

趙桓立即說道︰「朕這次南下,主要走漕運水路。從東京出發,沿汴河可以直達淮河,然後沿邗溝直接南下進入揚州、蘇州。走的都是漕運正路,不需要沿途曹司征募百姓。」

「這發達漕運,是我朝之驕傲。難道連一艘龍舟都盛不下?」

這條路,趙桓已經研究過很多次了。

這就是東南漕運向東京運送物資的絕對主干流。

其中最南段的邗溝是京杭大運河的起點,之後的淮河、汴河都是如今航運最發達的水系。

工部每年從三司那里會獲得上千萬貫的撥款,專門疏通、清理這條黃金水道的淤泥,擴充航道。

使其成為東京工業區最強大的水系網絡。

每年在航道上同行的船只數十萬計。

技術性方面,沒有任何問題。

「關于航路方面的問題,朕已經跟工部、樞密院討論過很多次了。從東京乘船南下不存在任何技術障礙。」

「至于卿說的有司以迎奉為名,進行橫征暴斂。朕也有了應對方桉。」

張浚在專業實操方面肯定比不上工部和樞密院,只得問道︰「不知官家有何打算?」

趙桓侃侃而談,說道︰「首先,我朝稅吏非在年終,絕對不能向百姓征稅。朕會下令四方,任何人不得以迎駕為名,騷擾百姓。御營相關用度,皇室財團會一力供應。」

沒錯,趙桓的方法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皇帝南巡全花內庫的錢,不用消耗官府、國家一錢一糧。

「為了減少擾民,艦隊將會盡量減少靠岸,只在幾個港口進行補給。補給物資皇室財團也會提前囤積在港口。」

「凡乘輿所經州縣,百姓皆免田稅一年。每戶賜錢十貫,絹二十匹,肉三十斤,油五甕!」

減免稅賦、賞賜百姓。

這還是趙桓上台以來的第一次。相較于其他王朝,趙桓這頻率無疑是低了點。尤其大宋財富無與倫比,年年有財政盈余。

之前財政都拿來發展生產、投資基建了。

如今是時候將從國家強盛中獲取的財富賜給百姓一部分了,以改善民生。

錢十貫不算多,但也絕對不算少。對大部分市民而言,這已經接近半年的薪金。

絹二十匹、肉三十斤,油五甕更是能顯著改善全家的生活條件。

可以說乘輿經過之處,所有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會有顯著變化。

張浚實在不能理解,問道︰「官家這樣南下,究竟有何意義?」

「這意義就大了!」趙桓語氣亢奮。

「卿難道以為朕南下是為了游山玩水,風花雪月?」

如果不是,那南下是為了什麼?

江南一片繁華,歌舞升平,也用不到官家去巡視啊。

趙桓看著地圖上的江南,心情略微激動,說道︰「朕是為了到江南,親自促進造船業發展,提升對外海路貿易。以及最重要的,親自建設一支我朝海軍。」

大宋的江南對外貿易是十分繁華的。

畢竟大宋沒有閉關鎖國這種腐朽國策。

所以海上絲綢之路可謂商隊不絕,商路繁忙。

這種情況下,趙桓必然要加強海軍建設,保護這繁華商路。

而海軍建設的關鍵是什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