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章學我者強,似我者死

學習中原。

簡單的四個字卻包含了一個國家從精神面貌,到社會風氣,到國家制度,到民風民俗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茲事體大,趙桓也格外關注,等著張叔夜詳細分析。

張叔夜說道︰「我朝如今之強盛,如日中天。不論金國、西夏都在近年以來,紛紛學習我朝方方面面典制。」

「西夏尤甚。從西夏立國,便抄襲我朝國家制度。如今更是將我朝典制、文化甚至政令都原封不動的照搬過去。往往我朝下發一份維新政令,不用半月,西夏便會跟進。」

「這使得西夏國力正迅速恢復。計畝征銀下,西夏幅員數千里的疆域,使其國家公倉迅速充實。」

「而獎勵發明,則使其守城器械突飛 進。」

「以當前情況而言,西夏戰場上打不贏金軍,但守城絕對是固若金湯。其各處城池都堆滿糧食,城牆上鋪滿了床弩、砲座。」

「金軍向來不善攻城,如果直接撞到西夏人部署的銅牆鐵壁上,恐怕必然損失慘重。」

趙桓瞬間了然。

文明具有擴散性,這是不可抗拒的規律。

隨著自己的到來,並大力推行改革,使大宋再次輝煌鼎盛。很快就成為了沒有爭議的文明燈塔。

西夏、金國這兩個距離大宋最近的國家,必然會學習大宋的制度、文化。

打不過,那就加入。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但這還只是軍事角度而言的。西夏整體雄厚的國力,以及穩定的內部秩序,能在戰略上提供極大的優勢。樞密院以為只要西夏能夠在某一條戰線穩住防御,金軍將立即陷入下風,甚至可能慘敗而歸。」

難怪金軍有那麼大的軍事優勢,樞密院還是認為這一戰會有變數。

這委實是金軍一向的傳統了,依靠軍事強大,物理手段克服一切困難,以彌補他們戰略、大局方面的不足。

只是趙桓奇怪的問道︰「既然金軍在這一戰面臨如此困窘的局面,為何還要堅持出兵?」

張叔夜立即回道︰「給女真人出兵底氣的也正是學習我朝。」

「從三太子宗輔率領的東路軍全軍覆沒于神武右軍手下後。女真人就開始效彷我朝軍事體制。」

「舉國上下放棄 安謀克制度,改為推行征兵法桉。這使得女真人的軍力優勢瞬間膨脹數倍。」

「在金國境內,凡男子十八歲至二十三歲,都要投戎報國。不再因循 安謀克制度的三一征丁,而是普遍入軍。金軍人數驟翻不止三倍。尤其契丹、渤海、漢人都普遍從軍,使其軍力鼎盛無比。生女真、熟女真的青壯都進入軍隊,則使其精銳愈發驍勇善戰。」

趙桓驚嘆道︰「女真這麼做,哪來的後勤補給?把青壯都拉入軍中,他們怎麼發展生產,維持糧食。」

大宋推行征兵法桉的前提是國家強盛,農業高度發達,而且此前朝廷確確實實養過百萬禁軍。雖然這百萬禁軍空餉極多。但空餉也是餉錢,國家財政與糧食撥付就是按照百萬禁軍規模下發的。如果再算上廂軍,那這個數字會更加龐大。

所以趙桓才敢推進征兵法桉,重新征召一百三十多萬新軍。

可是女真人口只有百余萬,他們繼承的遼國底蘊,巔峰人口也就堪堪九百萬。經過這麼多年的殺戮與壓榨,金國能有效掌控的人口能有八百萬就不錯了。

他們此前養十幾萬軍隊都是負重前行,這要是把軍隊再擴充三倍。三十萬大軍,簡直要壓垮金國的財政。

「所以臣以為這一仗,女真人不得不打。」

「雖然財政壓力巨大,但這對女真人而言卻算是最好的出路了。通過征兵法桉,將各族青壯精銳匯聚到軍中,防止他們在地方叛亂。」

「然後拼盡全力向外擴張,打贏了能極大緩解內部仇恨。打輸了,也能削弱敵對勢力實力,幫助女真人減輕內戰壓力。」

雖然感覺前途一片黑暗血腥,但趙桓也不得不認可張叔夜所言,這的確是女真人能找到的最好的出路了。

可一旦踏上某西斯主義,他們就必須要把國家財富的九成投入到軍事當中,不斷進行軍事擴張。

以軍事神話,與財富掠奪,來壓制自己國內的矛盾糾紛。

趙桓說道︰「女真人很強大,而且殘忍嗜殺,劫掠成性,朕以為絕對不能讓他們肆意擴張,否則早晚必危害中原。必須要將其扼殺在萌芽之中。」

「且西夏乃我朝藩臣,于情于理,聖朝都不能坐視其被敵邦入侵。」

一個強大帝國是如何擔當起責任的,這方面大明給後世留下了深刻無比的印象。

日本入侵朝鮮,大明果斷出兵,將日本推下海。

這一點,讓趙桓尤其感觸深刻。

要知道明軍在朝鮮半島將日本推下海,那只是明朝萬歷三大征之一。

在平推日本戰國武士的同時,明軍二十萬人還在西南平定土司楊應龍之亂。

不要覺得它叫土司,就真的很土。從唐代中期開始楊氏就在當地播州割據。釣魚城之戰,讓上帝折鞭的地方,他們就是守軍主力之一。橫掃歐亞的蒙古鐵騎都拿他們沒辦法,最後南宋滅亡,才成功勸降他們。

到了明朝楊應龍時,楊氏已經在當地割據七百余年。

而萬歷朝,卻無疑已經進入明朝晚期,但明軍依舊非常能打,不僅剿平了蒙古鐵騎都束手無策的播州土司,萬歷三大征更全部以獲勝而告終。

雖然萬歷三大征的內容,很多人連听都沒听過。但這恰恰正顯示了一個王朝武力的強盛。

在王朝漫長的歲月中,軍隊一直在四面八方作戰,而且一直取勝。

被屠滅的胡虜、叛逆不計其數,這些人甚至不值得被提及。

直到源源不斷地戰事中,某一次胡虜反敗為勝,那就是值得所有胡虜大書特書地英雄史詩。

趙桓覺得宋軍就應該向這個方向發展,戰斗力貫徹始終,一直能夠維持大宋天朝上國地位置。

所以對這一場金與西夏地戰事,大宋必須要進行干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