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八章陳東你是真下死手啊!

梅執禮雖然手段老練狠辣,直指要害。

但他這套說辭有個極大的漏洞,那就是在這次洶涌的輿論之爭中,參與程度最深,最活躍激進的其實並不是這十大書院,而是太學學生。

可是太學生如今在大宋的風評極佳,太學生議論國事已經成為整個國家都認可的優良傳承。

東京甚至天下百姓,都將太學生當作國家的希望,民族的 梁。

梅執禮也不敢直接得罪這一群體。

今天梅執禮敢說太學生都是一群乳臭未干的孩子,懂什麼政治。

明日數萬太學生就能伏闕而諫,大罵他是個奸臣,賊相,誤國之臣。

一旦鬧到這種地步,太學生會面臨什麼結果不得而知,他梅執禮的名聲就徹底臭了。十之八九要迫于壓力,辭相外放。

可是誰舍得這右相的位置?

這可是右相!大宋最高宰執。

除了皇帝,他就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整個天下,整個大宋,大部分時間都在按他的意志運轉。

權力的迷人之處,體驗過的人,沒有人甘心放手。

梅執禮簡直無法想象,自己罷相外放,該是怎樣的惆悵。是跟蘇軾他們一樣壯志難酬,郁郁寡歡,寄情詩詞?

還是像折彥質一樣,日夜北顧,期盼君恩重新照耀,寫出︰「去日驚濤遠拍天,飛廉幾覆逐臣船。歸舟陡頓能安穩,便覺君恩更煥然。」這種肉麻無比的拍馬屁詩詞?

因為有這一漏洞,趙桓直接將球踢給了太學司業陳東,說道︰「學生就應該學習,不應該參與國家事物,陳司業如何看待?」

陳東立即起身,肅殺的說道︰「如果右相能走到陣亡于保衛東京的太學生烈士陵園前,對著一萬三千七百八十二座墓碑把這句話再說一遍,臣無話可說。」

梅執禮頓時臉一黑,早听說這個陳東擅長鼓動人心,今日算是見識到了。

這不去說,說明他梅執禮自己都沒底氣面對自己的言辭。

真要去說了,那整個天下都能沸騰。徹底坐實了學生們對士大夫的謾罵,腐朽無恥,令人唾棄。

「那陳司業以為此事當如何平息?任由學生們詆毀當朝官員,動搖國家統治?」梅執禮黑著臉問道︰「還是陳司業打算盡罷朝廷官員,屠滅各地士紳望族?」

這件事就是如此別扭,誰提出解決方桉都會惹一身物議。

士大夫們雖然腐朽,但權力斗爭還是玩的十分明白。邸報上分析的就是事實,這場事情的本質就是權力的重新分配。

陳東慎重的開口,說道︰「這次學子、士大夫之爭,究其根源在于我朝學校發達,學子們人數不斷增多,整個階層壯大,但卻沒有上升途徑。」

「所以矛頭指向士大夫,在大宋青年報頭版頭條高論士大夫為大宋之弊端。」

「士大夫內部情形如何,各位自有公論。我朝士大夫腐敗,從仁宗朝就開始成功朝廷共識,君臣卿相協力整頓,一直到太上在位,整頓的結果是國家出現六賊。」

這一點當著皇帝的面,所有高官卿相都不敢反駁,皆承認士大夫中間是出了那麼一點點的小問題,所以才被學子們揪著不放。但大部分還是好的,是忠于官家,忠于社稷,清正廉潔,鐵骨錚錚的儒家聖賢!

「除士大夫積弊外,另一方面也是士大夫壟斷了太多特權。在朝廷內,把持所有官職。在朝廷外,寥寥數十萬人,卻掌控七成財富。剩下億萬百姓加上皇室才掌控三成財富。」

听著前邊的話語,所有人還微微頷首,表示認同,認為他講的十分公正。

可所有人都沒想到,這位年輕的大才子,忽然在最後忽然圖窮匕見。

所有人瞬間瞪大了雙眼,嚇得臉色蒼白。

陳東這是下死手啊,抄起刀子就往所有士大夫心口要害上扎,不死不休!

士大夫掌控天下七成財富不是什麼新鮮論調。

可你忽然把億萬百姓跟皇帝歸到一起,這簡直是凋心雁爪,心狠手辣,居心叵測!

沒有任何一個皇帝听完這種論述會心平氣和。

你們士大夫數十萬人掌握了七成的財富,我皇帝跟億萬生民加起來還不到三成!

所以文彥博說︰「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豈不是一個笑柄?

明明是你們士大夫坐享天下,皇帝與普通百姓苟延殘喘!

果然所有人都看到官家臉色瞬間陰沉了下去,顯然在考慮如何清洗士大夫。

「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等均之。」這句口號或許已經不再僅僅是百姓造反時喊出的口號了。

官家已經在十分認真的思考這件事。

可是士大夫們現在哪有底氣跟官家說︰「陛下何故造反?」因為此時執掌大宋百萬大軍的岳使相,可並不是一位士大夫出身。

此前士大夫們吃盡了這位岳使相的苦,被殺的人頭滾滾,跳梁者墳頭草都已經不止三尺高,而是經歷了幾度春雨幾度秋。

計相楊時就是嵩陽書院山長張九成的授業恩師,他是兩個派系都能說上話的泰斗宿老,此時不得不出來打個圓場,以免今日這場御前會議急轉直下,再次演變成一場對全國的清洗。

他起身說道︰「士大夫中不也有文公與文正公這種一心為民的千古名臣嗎?今日不是為士大夫蓋棺定論,而是說說如何平息這場風波。」

陳東還是非常尊敬這位國子監前輩的,收斂了鋒芒,說道︰「官家,臣以為之所以十大學院此次物議中最為積極,是因為這些學院最為急迫。他們既無法像士人一樣走吏部選試,也無法像太學一樣頒發學位。所以導致教授、學子都非常焦慮,找不到晉升途徑。」

「而想要從事工商,士大夫們對百姓的剝削與壓迫又嚴重束縛工商業發展。」

「這才是兩者此次爆發激烈沖突的根由。」

趙桓不禁一笑,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啊。

兩個階層的激烈踫撞,說到底還是一方嚴重阻礙了另一方的發展。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跟所謂的正義,關聯是少之又少。

陳東隨後說道︰「所以臣以為想平息此事,應該從這兩方面著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