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章你的就是我的

在寸土寸金的東京城內建一座三層閣樓,尤其還是在最昂貴的紹天新區的商業區,可見店家底蘊之雄厚。

走進店鋪內,趙桓發現店鋪內光線非常充足,最重要是受益于房間內一排排凋刻鏤空花紋的窗戶。

見到幾十名攜刀帶劍的大漢進入店鋪內,店家也沒有後世大清那種畏懼感。

這一點即便趙桓這個穿越者,都深深為大宋感覺到不可思議。這是因為,大宋不禁各種社團!

像大明搞一個文學社,那就是士人、百姓乏善可陳的風流了。到了大清,文學社也不敢搞了,畢竟文字獄這種東西著實可怕。

而大宋就不一樣了,百姓中間不流行什麼文學社、詩友社,大宋的漢子們玩的比較狂野,喜歡習武社。

赤膊對抗的像「相撲社」「角抵社」,就是一群膀大腰圓的大肌霸們在一起強人鎖男,男上加男,滿身大漢。

這還屬于比較文藝的,更剽悍的就是玩起了刀槍劍戟、棍棒弓弩,像弓箭社這種只是最普遍存在的,因為弓箭最流行。高端的甚至有「射弓踏弩社」,這是玩弩的!除了神臂弓這種大殺器他們搞不到,像大黃弩,踏張弩、白樺弩、黑漆弩他們都有。

英略社就更高級了,他們玩刀槍棍棒。因為一個社團上限只能有百人,所以準入標準也極高,必須得是「武藝精熟,射放嫻習」的人物才可入選。一百名「社友」,各個都是此中高手。是可以跟梁山一百零八將捉對廝殺的那種。

這些人逢年過節就會在各大城市的大教場上,紛紛登台,拿出高難度的絕活節目來,刀棍弓箭表演創意百出,場面十分熱鬧。

在大宋如果敢有幾個潑皮無賴喝醉酒當街對婦女兒童施加暴行,絕對會瞬間出現數十名膀大腰圓的好漢,拿著各種棍棒槍械把他們打得親媽都不認識。

鋤強扶弱,見義勇為後,這些人還會被冠以好漢之名,在當地小有名氣。

所以武器店鋪經常會見到一群好漢帶著刀劍烏泱泱涌進來。

定風齋的的伙計們見到趙桓等人也進來沒有什麼緊張,反而神情一振,畢竟連侍衛都穿黑金長袍,這一看就是富貴人家上門啊。

一名穿著青色長袍的富態中年人迎了上來,見到範思忠熱情的說道︰「喲,我說今早就有喜鵲在窗前喳喳的叫,原來是範三公子登門。听說令尊月初剛升了荊湖北路提點刑獄,道一聲喬遷之喜啊。」

範思忠連忙擺手,說道︰「全賴官家恩德,家父才能為朝廷盡忠效力,為百姓撫境安民而已。今日登門貴客可不是我,而是這位趙兄。」

對方早已看出這排場不是範思忠能夠擁有的,立即借機攀上關系,說道︰「既然是範公子好友,那就是我李豐最尊貴的貴客,敢煩請範公子引薦一二?」

範思忠大感倍有面兒,笑著對他介紹道︰「這位是開封趙公明趙兄,來帝都就是買當世頂級刀劍的。我特意將趙兄帶來你定風齋,你可一定要拿出鎮店之寶,否則打得可就是我範思忠的臉面。」

說完範思忠向趙桓介紹道︰「趙兄,這位李豐就是這定風齋的勾當人之一,管理著這定風齋經營買賣。許多名刀名劍,平日里並不擺出了,要他這一級才能拿出來。我還算有幾分薄面,他今日無論如何也得拿出幾件好兵刃,讓我等好生看上一看。」

趙桓笑著說道︰「荊湖北路提刑司主事的三公子,那可不止幾分薄面啊。」

看範思忠侃侃而談,趙桓就猜到他可能是出身于官宦之家,不過也沒想到他父親居然是範文正公之後,已經做到了一路提刑司主事的級別。

果然不到帝都不知道官小。隨隨便便踫到一個路人,其家庭背景就有可能是封疆大吏。

店鋪的主事李豐則借機說道︰「兩位都是我定風齋的貴客,我怎麼也不敢拿尋常兵刃湖弄,只是不知道趙公子對什麼兵刃感興趣?」

趙桓想了想,雖然別人都收藏名劍,但他一個皇帝不會真拿兵器廝殺。反而是名刀對軍隊的戰力提升更大,如果民間真有能頂級利刃,那大宋軍隊的實力會立即再上一個層級,便說道︰「看看刀吧。」

李豐一拍手,對身旁的伙計吩咐道,道︰「去把上杉師傅親自打造的利刃取過來。」

等待小廝去取刀的時間,李豐向趙桓介紹道︰「趙公子,我這定風齋取自大文豪東坡先生的詩句,也不是附庸風雅,而是東坡先生在刀劍這一方面,的確有大量詩詞,最適合刀劍行當。當初東坡先生在寫給曾鞏的《次韻和王鞏•六首其一》中,就有‘少年帶刀劍,但識從軍樂’的句子。」

趙桓點了點頭,大宋千古聞名的大文豪,都有那麼點豪放不羈,號稱婉約派的李清照其實是個千古第一拽姐。那豪放派的蘇軾和辛棄疾就更不要說了, 地一塌湖涂。

我辛哥是能單槍匹馬沖進金軍數萬人的營地中斬殺叛徒,然後全身而退的超級 人,跟三國時的關二爺有同樣的勇武。畢竟萬軍叢中孤身取敵將首級,千古以來就那麼幾個人。

蘇軾那也是一大把年紀,還能「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的 人,帶著大量騎兵沙場秋點兵。

李豐隨後說道︰「東坡先生一生對刀劍非常酷愛,但最盛贊的無疑是日本刀。大文豪歐陽修為其贈詩一首,名為《日本刀歌》。」

「詩曰︰

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閑雜與銅。

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攘妖凶。」

說話間,小廝已經抱著三個木匣返回。

李豐打開木匣,向趙桓介紹道︰「我定風齋以誠信經營,絕不會坑騙主顧。不與趙公子虛言,這並非是從東瀛買來的武士刀,而是我定風齋自己在東京打造的。」

趙桓驚訝不已,馬來克力士劍,大馬士革刀與東瀛刀,被譽為世界三大名刃。

定風齋能拿出東瀛刀,趙桓並不太驚訝,在大宋,海上貿易繁華,大宋與東瀛無論官方還是民間交往都十分密切。

一個國家總要有那麼幾樣自己的特產,大宋從東瀛主要進口折扇、螺鈿工藝品、紡織品以及名刀等,皆以精巧見稱。

可是進口著進口著,東京自己能掏出東瀛刀,這就令趙桓極為驚訝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