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四章戰俘換百姓

耶律余睹的叛變,使宋金兩國一直不徐不緩的談判瞬間進入了緊張急迫的局面。

上萬契丹鐵騎裹脅數萬壯丁割據在薊州,就如同一桿鮮明的旗幟吸引著整個燕雲地區的目光。

南線的宋軍幾乎立即進入戰時狀態,數以萬計的士兵全副武裝,枕戈待旦,刀刃甲胃都已擦得雪亮。只待一聲令下,數萬人就展開旌旗揮師北上。

如果燕雲地區的金軍北上去圍攻薊州,宋軍會立即攻打涿州和幽州。

兩國戰事即在爆發的邊緣。

事實上,對宋金兩國而言都不希望走到這種情境。

邊釁一起,誰也不知道究竟會走向哪個方向,會鏖戰多久。

緊張的對峙一直持續到九月十日,一個令燕雲哀號遍野的消息傳來,金國朝廷詔令山前六州所有百姓遷往東北。

消息一傳出,燕雲之地家家有嚎泣之聲,四野離亂,無數百姓逃離故土,向南逃竄。

金軍鐵騎則在各處瘋狂燒殺劫掠,砍死一切道路上的行人,驅趕所有百姓北上。

大宋立即猜到金國這是做出了決斷打算將「燕之珍寶悉取而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

果然在九月十四日,金國使團正使完顏斡賽正式向趙桓提交國書。

趙桓在自己平日里處理政務的垂拱殿最後一次接見了這位金國正使。

完顏斡賽十分正式的向趙桓行禮,然後遞交了國書,說道︰「我大金願謹守海上之盟,與大宋以義理通好。」

「為表我大金和睦修好之意,我朝願將海上之盟時約定的幽、薊、景、檀、順、涿、易六州二十四縣交還給大宋。同時交還山後九州中的朔州、寰州、應州與雲州。」

趙桓毫不客氣地打斷道︰「易州、薊州本就是我朝自己收復地領土,與你們金國並無關系。而且你要清楚,你侃侃而談地這所有土地都是海上之盟時,已經約定好為我朝所有地土地。是你們金國背誓尋釁,擅起兵戈,才佔據去了兩年!如今金國所作只是將我兩朝邊疆恢復到了開戰前地形勢而已。」

完顏斡賽甚至無法反駁,金國之所以肯答應割地求和,就是因為金國內部也清楚這些土地都是從宋朝那里奪下了地。

而且奪取的時間還不到兩年,其中大半時間在征戰不休,到現在也沒安穩下形勢。更別提稅賦、糧食之類地收獲。

用宋國的土地,求宋國的和,這才是議和一派在金國佔據上風的原因。

趙桓的強勢令完顏斡賽完全不敢與之爭論,大殿內安靜了片刻,趙桓說道︰「朕尤記得海上之盟時,我朝使節前往金國,金國皇帝驕橫而恣意,對談判事宜說一不二。所依賴者不過兵強馬壯而已。」

「如今時勢易轉,我朝強軍百萬,名師勁旅聞名天下。若朕亦學金國皇帝一般,你現在連站在這里跟朕侃侃而談的資格都沒有。」

完顏斡賽心中百感交集,一時也不知該是怒還是悲,只能靜靜的听著趙宋皇帝說的每一個字,就像大金如今的命運,並不掌握在女真人手中,而是掌握在眼前這位年輕的趙宋皇帝手中。

趙桓倚靠在軟榻上,目光掃視了一眼低眉順目的完顏斡賽,澹澹說道︰「雖然女真人所謂的和談都是在巧立名目,偷奸耍滑。但朕體恤天下百姓之艱難,不願再起刀兵,所以才有實意與金國議和。說說吧,金國有何要求?」

完顏斡賽立即說道︰「我朝主張主要有三,其一恢復宋金兩國在海上之盟約定的地位,兩國地位相等。大宋不得視我朝為節度使一級的藩國。」

「其二釋放我朝兩次被俘虜的女真族戰俘。」

「其三在蔚州、媯州、儒州等三地開榷市,兩朝通商互市。」

這三點,女真人最在意的就是第一點。

就像匈奴與大漢的溝通,皇帝和單于總是計較于稱呼和國書。

宋金自海上之盟開始,就圍繞著兩國地位爭執不斷。從最初的大宋瞧不起金國,將其視為節度使一級的番邦小國。到後期兩國地位相等,不分兄弟,地位相等。到靖康之難時,金國地位反超。

如今一切又回到了.asxs.,女真必須要確保兩國地位的相等,絕不能成為大宋的藩國。

趙桓平靜的說道︰「地位是否相等不在于一紙協議,而在于兩國真正的國力和底蘊。你們女真人既然慕這份虛名,朕可以滿足你們的虛榮之心。」

對于口頭上的爭執,趙桓幾乎從來不放在心上。當初河東、河北宣撫使範訥當著數萬將士的面對他叫罵,趙桓也並不以為意,只是很堅決的將他凌遲處死了。

金國就算如今爭取到了口頭上與大宋相等的地位,他實際又能維持幾年?所以趙桓沒有多在意就選擇了同意。

但真正與兩國實力相關的內容,趙桓就十分認真了,說道︰「你們女真人在燕雲盡遷百姓往塞外,且每次向我朝交付燕雲之前都極盡燒殺搶掠,將一片鬼蜮交給我朝,卻想要我朝平白將女真俘虜交還給你們?」

完顏斡賽立即開口,說道︰「女真人都是我大金族人,在燕雲的百姓卻胡漢相雜,難以分辨,我朝只是驅趕契丹與渤海人前往上京,但其中難免會有所誤傷。」

「誤傷跟屠殺,朕還是分得清的!殺到燕雲千里無人煙,一片鬼蜮,也能叫誤傷?不用多做狡辯。想讓我朝釋放女真俘虜,除非金國立即停止在燕雲的暴行,將燕雲完完整整的交還給我朝!」

上萬女真將士對金國的意義顯然遠超燕雲一帶數十萬百姓,這些百姓只是女真財富的點綴。而上萬最嫡系的女真精兵,卻是維持金國統治的支撐。

大宋強軍百萬,或許不差這一兩萬女真士兵。可是在漠北戰場,女真與蒙古的戰事,一兩萬精兵就能決定一場戰事的走向。

完顏斡賽無需請示後方,就能自己做主定下這項內容,答應趙宋皇帝要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