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六章賞賜大宋

六月,連綿多日的大雨終于止住,各地來不及適應,就驟然進入了炎炎夏日,酷暑難當。

這疏忽變換的天氣,就像如今東方大地變化劇烈的國際局勢。

因為大雨停歇,水勢下降,河北抗洪進程大幅度增快。到中旬,各地的決堤已經基本被堵上。

大宋內憂被解除大半,立即就強勢起來。

前年金軍還氣吞萬里如虎,今年就在大宋的壓力下難以喘息。

這本就是一個比爛的世界。

大宋雖然內憂嚴重,但只要比金國內憂外患的情況要好,那自然輕松就佔據了強勢地位。

予是暴雨停歇後,金國使團的正使完顏斡賽終于得到了趙桓得接見。

因為是正式朝見,完顏斡賽很隆重的遞交了金國皇帝送給趙桓的國書。

這還是趙桓穿越以來第一次與完顏吳乞買正面交流。

內侍將國書送到趙桓手上,趙桓徐徐展開,同時看向跪在下方的完顏斡賽,問道︰「金國皇帝身體可好?」

完顏斡賽氣憤難當,說道︰「我大金國稱陛下為大宋國皇帝,陛下理應稱我主為大金國皇帝。」

趙桓掃了一眼國書的開頭,果然是贊拜大宋國皇帝。

趙桓笑著說道︰「你們金國受儒家影響還真是極深啊,一如既往的在乎這些繁文縟節啊。從海上之盟開始,就對這方面糾纏不休。朕稱呼一聲大金,你們金國就能氣吞萬里如虎了?」

完顏斡賽氣憤說道︰「至少陛下應對我朝抱有尊敬之心,我朝才能敬慕友邦。」

「呵呵,友邦。你還真說得出口。」趙桓冷笑一聲,問道︰「你們女真人驕橫跋扈了幾十年,屠城滅國,流虐天下。如今被我朝擊敗,即將兵臨城下了,忽然想起了睦鄰友好,敬慕友邦?」

完顏斡賽連忙說道︰「陛下對我朝頗有誤會。我主正是不欲天下兵戈紛亂,百姓民不聊生,方才起兵驅逐暴遼。如今兵戈已止,我兩國何不止戈修好,成為友睦之邦?況且大宋國為了治理河北水患,恐怕耗資良多吧?如今水災過去,又適逢天氣炎熱,恐怕有瘟疫四起。以目前情形而言,大宋國恐怕也難以為繼了!」

這家伙軟中帶硬,綿里藏針,還暗指趙桓的威脅不切實際,大宋不可能兵臨城下。

趙桓澹然一笑,說道︰「朕可以告訴你,治理黃河水患花費五千三百萬貫。賑濟災民、防治瘟疫我朝準備了兩千八百萬貫。」

完顏斡賽臉露得意,對自己的洞察局勢而自得。合計八千多萬貫的財政支出,大宋怎麼可能有余力繼續打下去?

「但這八千一百萬貫全是官府財政度支之內。軍費的一億八千萬貫,毫不受影響。朕相信,我朝大軍必能貫徹朕的意志,橫掃一切跳梁小丑!」

下一瞬間,完顏斡賽臉上的表情徹底僵硬,那一絲絲竊喜得意還沒有綻放開,就轉化為了無限的驚恐與質疑。

「不可能!宋國怎麼可能有兩億余貫的財政稅收!」

如果大宋真有數億貫財政,那雙方還有什麼打下去得可能性?宋朝用錢堆也能堆死金國。

因為大宋的文明先進,在這片土地上,宋、金、夏都用的是宋朝貨幣。

金國技術落後,更是參用遼、宋舊錢。

錢幣緊張,使完顏斡賽完全無法想象大宋稅收數以億計的情況。

若果真是如此,大宋就算用錢源源不斷地武裝新軍,也能輕松將大金國給拖垮。

這里顯然是趙桓在以文明視野,碾壓完顏斡賽的野蠻粗魯。

大宋誠然有上億貫的軍費,可不代表能立即轉化為國家動員能力。

在封建社會,道路不暢,工具落後,能轉化出來的國家動員能力上限被牢牢鎖死。

大宋能將財富轉化為物資源源不斷輸送到河北已經是極限,不可能同時保證燕雲再供應幾十萬大軍。

要提升國家的整體動員能力,必須改進文明,提高全社會的生產力。

但完顏斡賽不可能有這種視野,各項數據擺出了,他就被震驚的幾乎失去了思維能力。

財政健康,意味著宋軍還可以像去年一樣,興師動眾三十萬北伐。

而金國卻很難再全力以赴與大宋交戰。

一旦金軍主力再被拖在了燕雲,東方的高麗,西方的遼國,北方的蒙古都會趁機蠶食金國各個方向的領土。

完顏斡賽無論信不信趙桓所言,都得強撐著底氣,說道︰「宋國向來喜為大言以誣天下。這億貫財富與那百萬禁軍一樣,說不得都徒有其表。臣不知其虛實,但為陛下計,為天下黎民計,兩朝止戈方才是最優之選。一旦兵戈再起,大宋這數億財政,恐怕又是一個被戳破的泡沫,百姓又要生靈涂炭。」

「你口才很好。」趙桓澹澹的說道。

完顏斡賽瞬間臉色一苦,知道自己剛才口若懸河地所有說辭,全沒有被宋朝皇帝听進去。

大金朝「以和議左攻戰」的國家戰略,在剛開始就遇到了一個根深蒂固,且無法繞過的巨大難關。

那就是趙宋皇帝完全沒有太大的興致與大金議和。

如今在位的這位天子,肅殺而堅決,與大宋其他天子完全不似一類人,當初在絕境中都不肯低頭言和,如今佔據了優勢,自然更要咬牙堅持,哪怕筋疲力盡,也要死撐到底。

所以想「以和議左攻戰」,獲取戰略優勢,達成金國的需求,必須要有打動宋國的利益。

完顏斡賽說道︰「我大金願與宋朝和睦修好。只要大宋向我朝稱臣納貢,我朝願歸還大宋的河東、陝西一帶全部土地。並將山前七州中的涿州、幽州,山後九州中的朔州、寰州、應州、雲州全部賜給大宋。」

雲州即赫赫有名的大同,也就是遼國西京。

在海上之盟時,宋金兩國為爭奪雲州歸屬爭執不下,到最後都沒有在盟約中明確定下雲州歸屬。

如今金國一口氣將雲州以南,全部讓給了大宋。

只要趙桓答應,至不濟大宋立即就能恢復明朝九邊重鎮的情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