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二章以鄰為壑

據有史料可查的記載,在1946年前的二千五百四十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泛濫威脅,而因泛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黃河治理的難度可以用一句古話看出來︰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次大改道。

而因為大宋的三易回河,這一進程在大宋格外頻繁,無論決口還是改道都十分密集。

蘇遲向岳飛說道︰「以如今形勢看,想徹底解決黃河泛濫問題,沒有朝廷數億貫的財政投入,十年以上的長期堅持,很難見到成效。但治理黃河說來復雜,其實也簡單,無非是與水勢相較量。解決方法其一為堵,其二為梳。」

「如今大雨磅礡,水勢增大,我等必須要嚴堵缺口,防止其他地方再出現決堤。同時開拓水道,引黃河分流前往其他地方,分殺水怒。」

岳飛問道︰「蘇侍郎打算如何去做?」

蘇遲立即說道︰「如今朝廷在河北動用軍隊三十余萬,民夫百萬,我以為可以防治相結合,除了全力修補決堤外,堤岸上,每一丈設民夫一名,任何地方有決堤風險,立即上報,第一時間全力搶修。」

岳飛皺眉,這個方法對抗洪而言無疑是非常有利的,人類能達到的巔峰動員能力也就這般了(子弟兵抗洪兩米一崗),可是對軍隊的組織力就提出了非常嚴苛的考驗。

怎麼保證這綿延陣線的補給?

大宋軍隊還從未經歷過在這種情況下,向士卒提供伙食的演練。

但岳飛只猶豫了片刻,便說道︰「可,我會全力安排士卒,不惜一切保證抗洪。」

事在人為,大宋此前沒有經歷的事情太多了,不一樣是靠著所有人戮力同心扛了下來?

蘇遲也不敢耽誤,說道︰「使相統籌大局,防範整體河防,我這就去洺州方向疏通水道,分流洪水。」

當一個國家,掃除了腐敗的buff,能形成的動員能力,是令人驚嘆的,也是宏偉磅礡的。

文人墨客總是喜歡豪言壯語,動輒三千丈,數萬尺。

但這一切在大宋卻淋灕盡致的演繹在了現實當中,神武右軍的將士如釘子般在磅礡大雨中釘在了堤壩之旁,這一排開便是數萬丈。

無數士兵用他們的身體守衛在洪流之前,頂在了抗洪的最前線。

而與此同時,整片大地上,數十百萬計的民夫如螞蟻一般急促的忙碌起來,全力修補決堤。堤壩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形成,並不斷匯攏,將黃河決堤的情況迅速彌補縮小。

四月末,大雨依舊滂沱,天地一片陰霾。

但好消息已經傳到了東京,就像刺破那雲層的一縷陽光,驅散人們心中所有的陰霾。

右相梅執禮興奮的向趙桓稟報道︰「官家,河北水患的治理已經初見成效,蘇遲不愧為最精于水利的官員,他的防治措施都有條不紊的在向前推進,各處決堤的規模都在縮減。」

趙桓露出笑意,總算是沒有辜負自己的一片決心。天量財富砸進去,糜爛的形勢正在緩慢改善。

「水患治理只是初步改善,距離堵住決堤,還相差甚遠,絕不可掉以輕心。前線將士、百姓以生命抗拒洪水,後方絕不能托其後腿。各種後勤物資都及時供應上,工具、器械都備齊,朕不想看到將士們用滿是鮮血的雙手手捧泥沙,更不想看到將士們餓著肚子在風雨中精疲力竭。」

梅執禮語氣亢奮,說道︰「請官家放心,保證前線供應是如今朝廷重中之重,讓前線將士們餓著肚子這種事,就算官員們答應,百姓也不肯答應!」

「哦?」趙桓頗感興致,問道︰「發生了何事?」

梅執禮笑著說道︰「將士們不惜代價抗洪,百姓們深感涕零。各地百姓皆簞食壺漿,提著酒食登上堤壩,慰問每一位將士,唯恐有一人吃不飽,喝不暖。」

「善!甚善!」趙桓听完也心情亢奮,說道︰「天災無情,人有情!」

「朕相信,只要四方軍民,天下百姓能戮力同心,必能迅速匡濟國難,抵御天災。」

說到這里,趙桓神情一肅,吩咐道︰「讓督察院派御史巡視賑災事宜,任何官員,膽敢在國家危難之時,上下其手,貪污腐敗,貪墨前線賑濟洪災的錢款糧草,朕絕不姑息,立斬不赦,牽連三族!」

梅執禮恭敬行禮,說道︰「臣領命。河北近在京畿,臣會同督察院一同督管官員,廉政為民,匡濟國難。」

大宋整個國家都對抗洪全力以赴,集合一個國家之力,抗洪每日都進境神速。

尤其當五月,南方水師開赴進河北山東後,十幾處斷開的堤壩同時向兩側修復,決堤的面積迅速縮小。

最先修復成功的是韓世忠所在的冠氏縣,韓世忠以使相之軀親自月兌下戎裝,赤膊與將士們鏖戰在第一線,數萬人日以繼夜的將冠氏西北方向的決口修補完成。

冠氏縣境內的黃河東西兩面都有決堤,率先堵住了西面,是不讓洪水與館陶境內的洪水匯流,分排到了高唐、平原一帶。

這里在漢朝時是黃河古道,古黃河流經高唐、平原等地分割了冀州、青州。

只是如今滄海桑田,黃河古道早已干涸,變成了繁盛的城市與廣袤的農田。

在水災之後,這里與黃河東流匯聚成一片澤國。

蘇遲打算借著東流的堤壩重新梳理河道,讓黃河在下游多出幾條出海口,避免雨季河水匯聚在一條主干道中再次決堤。

他的這份分殺水怒的規劃,在胡蘆河方向大獲成功,五月中旬,他在洺州方向疏通的河道順利實現分殺水怒,將大量洪水引進胡蘆河,然後在河間府方向的清州乾寧鎮重新匯入北流,在白溝河匯入渤海。

但這一舉動,卻徹底使金國跳腳。

館陶方向成功堵住了決堤,大量洪水沿北流濤濤向北,一路抵達宋金邊界進入白溝河,使下游水勢暴漲。

白溝河是正東、正西方向的河流,幾乎完全分割了宋金兩國的邊界。

金國跳腳大罵,宋朝這是以鄰為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