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六章大宋的官辦學校

四千萬貫的教育財政撥款,牽動了天下無數士大夫的心。

這些人自我感覺良好,認為朝廷要推動教育、興辦學校,無論如何都少不了他們這些地方名流、「飽學之士」的襄助。

殊不知,趙桓早已為他們挖掘好了墳墓,就等著日後將他們徹底掃進歷史塵埃里。

待梁紅玉看完女官遞給她的札子之後,趙桓說道︰「這四千萬貫財政,大概會分為三大部分,其一是投入太學,為我朝培養最頂級的人才,以及儲備官員,這部分卿無需操心。」

「但另外兩部分,卻都與卿息息相關。這兩部分一是新建大量學校,校舍,二是為學校教授、學生提供食宿保證。」

趙桓說道︰「按朝廷頒布的濟學法,首批開設的校舍不會低于國家境內安濟坊數量,即凡戶數達到千戶以上的城寨,皆需設立官學。」

安濟坊即大宋的老年人療養院。

這是大觀四年(1110年)期間,趙桓的便宜老爹宋徽宗頒布的「安濟法」的內容︰凡國家境內,千戶以上的城寨,均要設立安濟坊,境內有病臥無依之人,均可送入安濟坊收治。

除了安濟坊,還要「安老坊」、「安懷坊」、「安濟院」都是收養「老而無歸」者的養老院。

總結起來,大宋王朝建立的貧民福利制度,絕對是中原最為發達的,不但超越了之前的漢唐,即便是後來的元明清,也未能追上宋代的福利水平。

就一句話,大宋有錢!

僅安濟法一條法桉,每歲糜戶部錢數十萬貫,朝廷撥款為地方償還。

趙桓要大力興辦教育,自然不能比上一朝的情況有所落後,官學的數量一定要超過安濟坊。

為此不惜消耗財政數百萬貫,由朝廷負擔學生學費。

這一點,在其他王朝看來簡直是瘋了,要負擔全國的學子學費,食宿,要花多少財政?

但在大宋卻是一直貫之的傳統,從仁宗開始鼓勵各州縣興辦學校,到徽宗時期,大宋由官府負擔食宿的州縣學生人數達到十五、六萬人。

這種壯舉不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當今這個世界,絕對四方無人能比。

這也是為什麼大宋皇帝非常強勢,士大夫硬不起來。宋徽宗手握十五六萬的學生,他完全不怕士大夫們辭官。為此他直接廢除了科舉,天下官員都要從學校中挑選。就是將學生培養為自己的親信,以取代士大夫。

學生們的表現也沒有辜負大宋的恩厚與照顧。

靖康之難中,太學生前赴後繼,康慨報國,忠貞光照日夜,氣壯山河。他們的表現將士大夫不知道甩到哪里去了。可謂是民族的 梁,國家的希望。

介紹完情況之後,趙桓問道︰「這每處興辦的學校都要配備教授,卿在南京皇家女子學校培育的女教授情況如何了?」

南京皇家女子學院,是趙桓去年勒著腰帶用內庫支持興辦的女子師範學校,這些人將來會走進各個學校傳道授業解惑。可以說如果興辦成功,首批學校中的學子絕大部分都算是趙桓的天子門生。

這些人吃皇家的飯,受皇家女教授的教育,承了趙宋皇室無數的恩惠,將來不論是謀逆還是造反都要加一條欺師滅祖的罪過。

想象一下,又有幾個人敢在現實中對老師施以毒手,殺害老師滿門?

有這層關系,至少大宋皇室的安穩統治能增加一層可靠保證。

無論如何,趙宋皇室的存在都有利于教育發展,有利于天下學子。

梁紅玉天資聰慧,十分清楚南京皇家女子學院對當今天子的重要作用,立即說道︰「稟官家,從去年開始,南京皇家女子學院開始動工建設,下半年九月開始教學。」

「主要學員是京畿路、淮南路、江南路各地的官妓,各地官府轉送至南京者兩萬余人。」

「還有此前在南京之亂中被亂兵掠奪的婦女,除去返家及投奔親屬者,亦有兩萬余人。」

「如今南京皇家女子學院共計有女子四萬六千三百余人。」

趙桓點了點頭,說道︰「生員是不少,這麼多生員能夠妥善教育嗎?教授可充足?」

梁紅玉回道︰「妾身唯恐辜負官家重托,是故特意禮聘易安居士為南京皇家女子學院祭酒。妾身負責管理學院行政、常務及勤務,易安居士則負責教育學員。妾身請讓易安居士為官家介紹一番學院教務事宜。」

趙桓微微點頭,含笑望向坐在梁紅玉身邊的易安居士。

易安居士也就是大宋鼎鼎有名的千古才女李清照,她的詩詞太多了,後世就算是九年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對這位女詞人也必然有所耳聞。

最著名的那首自然是︰「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不過這首詩是他諷刺他老公趙明誠畏懼金軍,罷守江寧,獨自棄城而逃所作。

這會兒,金軍連黃河都沒過,被宋軍攆回了燕雲,李清照的這首千古名篇估計是沒有機會問世了。

她與趙明誠的甜蜜愛情,纏綿悱惻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了。

這位被愛情滋潤多年的才女如今45歲了,但面色紅潤,風韻猶存,看起來像是三十多歲的少婦。

這主要歸功于她與丈夫的夫妻和諧,享受了十幾年的閨中之樂。

穿越到大宋,趙桓也是數次听聞易安居士之名。

主要是這女人實在太剽悍了,比趙桓還要像穿越者。

像趙桓雖然穿越過來,但一直謹守本分,安安靜靜,除了對士大夫苛刻了一點,其他各個方面都完美符合大宋皇帝給人的固有認知形象。

但李清照就不同了,女頻小說中的穿越者都沒她豪放、剽悍以及……。

也不知道後世哪個鬼才,把她歸為婉約派詩人的代表。

就她做的那些事,寫的那些詩,豪放如李白都干不出來呀。

也正是到了大宋,趙桓听人數次談及這位易安居士,才逐漸了解到一個與後世人印象中完全不同的大宋奇女子。

誰說千古才女一定是溫柔婉約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