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八章驚破天的神武右軍敗績

朝會過後次日,梅執禮帶著笑意找到趙桓,說道︰「官家,昨夜西夏使節成員已連夜出發。想來謀寧克任也是極為迫切的想將這個消息傳回西夏。」

趙桓微微頷首,說道︰「從東京到陝西,快馬加鞭來回亦要一個多月。意味著西夏君臣最多交流兩次就要下定決斷。我大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可能性極大。」

「只是左相以為西夏與我朝共同抗金的可能性有多大?」

梅執禮沉吟片刻,鄭重的回道︰「人心最是不易琢磨。西夏國策傾向,全看李乾順心意。若李乾順以為我朝軍威無雙,即便滿朝大臣皆親宋,他亦會堅定與金國會盟。」

「若是李乾順以為金國勢大,朝中親宋大臣再施加影響,亦能促使他堅定與我朝一同聯盟抗金。」

趙桓思慮著回道︰「如此說來,最好能指定一位西夏宰相。」

說著趙桓不禁一笑,這不就是金國指定秦檜為南宋宰相的套路嗎?雙方和談的基礎就是南宋任命秦檜為宰相。

梅執禮說道︰「除此之外,也應該讓夏國看清,金人才是當前強敵,非一國可抗。」

趙桓哈哈大笑著,說道︰「總不能讓前線將士兵敗一場,讓西夏見識到金國兵威。」

「或許官家所言已經不是一樁笑談!」李綱強硬的聲音響起,隨後這位年富力強的宰相步履矯健的走近。

見李綱一臉凝重,趙桓也收攏了笑意,問道︰「右相言下之意為何?」

李綱嚴肅的說道︰「官家,如今已是六月。七月便已入秋,最晚八月就該是防秋大計時節。」

「金國是新興之國,兩年來凡入侵便禍及中原,我朝還未經歷過邊境防秋。但今秋草肥馬壯之時,金軍很可能趁勢入侵。」

梅執禮亦十分認同,說道︰「北鄙戎人,自古為患,乘秋犯塞,往往有之。兩河守御不可稍緩。」

現在已經不是大宋在前線要不要主動兵敗一場的問題了,是很有可能在這次金人犯境中再次遭遇慘敗。

對西夏,大宋可以威脅恫嚇,夸大自己的軍事實力,不戰而屈人之兵,威逼利誘對方交還大宋土地。

但真回到戰略部署上,大宋宰執們都十分清楚,在宋金的戰爭中,大宋並沒有佔據戰略優勢。

金人雖然在東京城下慘敗,但陣亡兩萬余人,傷兵折損四五萬人,並不足以動搖金朝強大的軍事實力。

金人的 安謀克制度是比大宋征兵法桉更苛刻的征兵制度,戰時三一抽丁,可以輕松再次動員十萬大軍南下。

像東京慘敗這種敗仗,金人至少還可以經歷三次。

而且指的是兩萬硬軍被大宋近乎殲滅的這種極度慘烈戰事。

如果是他族軍隊的死傷,對金國軍事實力幾乎沒有影響。金人幾年後如果完成了對遼國的整合,他族軍隊可以源源不斷。

如果補充不及,金國還可以推行簽軍制度,炮灰要多少有多少。

在這種情況下,金軍依舊有能力組建十幾萬軍隊南下。這一次金人就不會再孤軍深入,很有可能穩扎穩打徹底攻略河東、河北兩地。

而且金軍在東京戰場無法發揮的最大優勢——騎兵之利,將在北方平原發揮的淋灕盡致!

這將是宋軍不得不面對的最大挑戰。

大宋形勢依舊緊迫,內憂外患下可謂風雨飄搖啊。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與以往強敵壓境時的絕望不同,如今風雨飄搖的局勢下,眾人都能看到一縷明亮的希望。

李綱這位主戰派宰相,寬慰道︰「官家也無需太過憂慮,從金人退兵以來,河北、河東兩地都在修繕武備,加強守御。兩地軍隊到如今亦已經擴招數倍,接近十萬。絕不會使金人再次長驅直入,威脅京師。」

趙桓鄭重的點頭,說道︰「既然已經妥善處置,無論勝敗朕都能接受。勝則說明金國已不足為患,我朝可以穩固防御,積蓄實力。這一次我大宋堂堂正正以武力收回燕雲,犁庭掃蕩,廓清漠北。」

「即便敗亦能讓西夏看清金國實力,防止西夏與虎謀皮,真心實意與我朝一同聯盟抗金。」

大宋朝廷定下章程,整個朝廷就沒有一絲慌亂,在即將面臨的金人入侵中就不會束手無策,措不及防。

但即便大宋朝廷已經做好了戰敗的準備,但敗績傳來時,還是令整個東京城震撼不已,東京城內哭聲震天。

滿朝文武挺拔的 梁為之彎曲,朝廷睥睨四方的孤高近乎崩散。

而與之相對,被朝廷壓得喘不上氣的士大夫們卻歡欣雀躍,無數人蠢蠢欲動的野心再次萌發。

因為首份敗績並非來自兩河戰區,而是來自江南!

朝廷的中流砥柱、鎮壓一切野心的國之重器、大宋官家手中最鋒利的利刃、由東京最赤膽忠心、忠貞堅韌市民組成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橫掃天下的神武右軍,折戟了!

上千人戰敗于荊湖南路,整整一個指揮全軍覆沒,大宋武昌郡公、檢校太尉、樞密副使岳飛的親弟弟岳翻戰死沙場。

被大宋朝廷寄以厚望,期待能夠三月蕩平江南的軍神岳飛,竟然遭遇了一次波折。

尤其戰死的都是東京城最親密的子弟兵,東京城內百萬軍民嘩然,無數人都在擔憂戰死的將士中會有自家子弟。無數家庭揪心流淚。

士大夫們則歡欣雀躍,撒歡的上奏彈劾岳飛,指責他部署不當、任人唯親,方才導致這次戰敗,使朝野震蕩,物議嘩然,人心離亂。

彷佛神武右軍這次失利不是折損了一個指揮,而是主力盡皆戰歿。

但事實上岳翻只是神武右軍的一位指揮使,是跟隨張憲出兵進攻曹成的眾多指揮使之一,完全算不上任人唯親。

而且任誰也想不到,在一片勢如破竹的情況下,曹成的軍隊中竟然有一位 將能夠力挽狂瀾,率部迎擊神武右軍。這種英雄人物,不為國效力,卻出現在草莽軍中,本就是一件稀奇之事。

于是大宋舉朝軍民,都關注向了這位名叫楊再興的 將。

而負責討伐曹成的張憲也是動了雷霆之怒,立即從各個戰線抽調軍隊,誓要碾碎楊再興所部。

戰報傳到東京時,張憲已經親自統軍攻向楊再興所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