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七章宣撫陝西的人選

這次議事,讓趙桓充滿了欣慰。

朕即國家。在趙桓這個皇帝的影響下,大宋竟然從戰略求和轉變為了戰略恫嚇。

新朝庭甚至有了那麼一絲絲的凌厲氣質。

秦檜和李綱這兩人一唱一和提出的恫嚇方桉,在趙桓看來頗具幾分可行性。

西夏可能難以相信大宋斬首兩萬余級的戰果,但完顏銀術可的人頭可做不了假。

況且金人的潰敗實在太慘烈,影響這麼大的事件,很難完全掩蓋。

消息只要傳到西夏, 必然會引起西夏的舉國恐慌。

加上徽宗一朝,給西夏留下的恐怖印象和亡國滅種危機,他們很有可能會直接臣服。

趙桓清楚神武右軍的情況,西夏可不清楚。

以他們視角來看這件事,其實是非常恐怖的。一支舉世無雙的強軍隨時可能開赴衡山戰場,今年到達,還是明年到達, 對西夏並無多少區別。

因為只要雙方沒能談和, 西夏就注定要面對這支強軍,甚至李乾順可能像完顏銀術可一樣被砍下首級。多死扛一年,又有什麼意義?

對大宋而言,西夏是否臣服,只是面子問題,解決陝西也只是時間緩急而已。

但對西夏,這卻是事關生死的問題。

趙桓覺得李乾順極有可能再次改性司馬,更名司馬乾順。

不過作為朝政大事,不能寄希望于對手犯錯,不論西夏還還是不還土地,大宋都要重整陝西局勢。

趙桓看向李綱,說道︰「關于陝西宣撫使,朝廷可有人選推薦?」

李綱對自己提議的人選信心十足,笑著說道︰「臣推薦侍御史李光,李光有人望, 才識高明,所至有聲;出身事上, 以不欺盡節為忠。宣撫陝西足以以掃一時跋扈, 無不震聲。」

說到「出身事上」, 李綱特意加重了語氣。

趙桓這才想起,這李光是何人。

李光、李綱雖然名字很像,但兩者沒什麼關系。唯一的關聯就是二人都是南宋開國四名臣,其中李光是四名臣之首。

不過說起來,李光這侍御史還是趙桓前身提拔的。當初金人入侵,作為右司諫的李光,力陳徽宗不能聚人心。今日之事,非皇太子則國家俱危。

當時天下無人敢反對,于是徽宗便將皇位禪讓給了趙桓。

可以說趙桓登基,這李光是第一功臣。

如今趙桓坐穩了皇位,的確應該投桃報李,給李光升官了。

但趙桓還沒開口,右相孫傅搶先說道︰「臣反對!堅決反對!臣聞李光從學于元佑黨人劉安世。元佑黨人是何德行,朝野皆知。臣恐李光宣撫陝西,會大手一揮,再將這數千里山河贈給西夏。」

這就純屬無理取鬧了。如今朝廷權威如日中天,他一個小小的陝西宣撫使, 還敢罔顧政令,私下割地數千里?

見沒能說動官家,孫傅繼續說道︰「官家三司啊。劉安世師從司馬光,李光可謂與司馬光一脈相承。若由其宣撫陝西,恐寒陝西軍民人心啊。」

李光上任是否會寒了陝西軍民之心尚不好說,但他右相必然要被傷的遍體鱗傷。

中樞官員,將士封賞,他政事堂要插手。地方官員,文臣調動,他政事堂還要橫插一腳。

什麼權力,他們都佔了,那尚書省還有何地位可言?

中原天子不搞一言堂,趙桓還期望宰相們配合自己改革朝政,也不想跟他們鬧得太僵,便問道︰「那尚書省有何人選推薦?」

右相孫傅立即笑意盈盈的開口,說道︰「臣推薦太常寺主簿張浚。張浚乃是漢初留候張良後人,大唐名相張九齡子孫,自少行為端正,不說誑言,世人皆謂之曰日後必成大器。其人康慨大節,勤勞王家。」

趙桓沒開口,李綱就一臉怒意。

什麼勤勞王家,什麼康慨大節,什麼必成大器!

這些都是借口,都是冠冕之詞。

歸根到底,張浚就是尚書省推出來惡心自己的。

因為自己的上次落相,就是被張浚彈劾下去的。第一次金人入侵,自己支持姚平仲劫二太子斡離不之營寨而大敗,于是被張浚以專權之名彈劾。

但與李綱的一臉憤怒不同,趙桓對這個提議頗為心動。

張浚這是一位歷史名臣了,歷史上他宣撫川、陝,作的非常出色。在大廈將傾,兵敗如山倒的局面下,迅速穩定了形勢,組建起數十萬的軍隊,一次次與金國交戰,一次次北伐。

宋金之間最著名的幾場敗仗,富平之戰、符離之戰都是他組織的。

總結起來,他是個內政能臣,不然也無法一次次組織十幾萬、二十幾萬的大軍與金國決戰。

但戰事方面,他跟趙括也就半斤八兩。不管平時夸得如何,一到決戰就戰敗。

也幸虧大宋底子厚,換成蜀漢,像他這樣一次次大敗,早一蹶不振了。

可以說他是弱化版的武侯。武侯文武全才,張浚只能算是內政賢才,軍事廢材。

但顯然,如今朝廷也用不到他率軍去與金人決戰。這應該是岳飛、韓世忠、李彥仙他們的責任。

如果拋開他不通軍事的弱點,宣撫陝西、重整局勢,張浚還是非常合適的。

究竟是用李光還是用張浚,全在趙桓一念之間。

宰相們斗得旗鼓相當,皇帝才能居中掌控大局。

趙桓對當前的局面非常滿意,雖然打壓尚書省,但也不想兩位宰相失去了斗志,便做出決斷,笑著說道︰「既然李光不適合宣撫陝西,那就讓張浚出任陝西宣撫使吧。」

同時為了安撫李綱,趙桓吩咐道︰「讓李光宣撫四川。」

現在大宋的宣撫使也就只剩下虛名了,畢竟朝廷對數千里外的疆域是鞭長莫及。再加上有士大夫叛亂,這個宣撫使能有多大權力,全看個人本事。

尤其四川,趙桓真的是愛莫能助,只能看著李光孤身上任去了。

倒是陝西,趙桓還能提供一份助力。

跟文臣、宰相們開完會,趙桓便接見了另一位予以重望的武將——神武左軍都指揮使,曾經重創金國戰神完顏婁室的大宋名將李彥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