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四章照亮前途

東京之戰,神武右軍傷亡總數約三萬人左右,康復了上萬人,直接陣亡者不足萬人。

這意味著朝廷需要拿出的撫恤金總共也就三百萬兩左右,比給禁軍的賞賜只多了百余萬兩。

這個數字,相對于此戰的收獲而言,大概只有十分之一。

軍隊若是軍紀不良, 恐怕僅是直接分掉的戰利品也不止分這區區一層。

而神武右軍肅然的軍紀,由朝廷掌控財富分配,對每個士卒而言,這份賞賜卻是如此厚重。

這更顯得神武右軍軍紀的可貴,趙桓絕不能坐視這支精銳墮落成普通得封建軍隊。

岳飛則非常激動得向趙桓行禮,說道︰「臣代神武右軍所有將士, 拜謝官家厚賞。我等必盡忠報國,為官家奮命效死。」

趙桓平靜得擺了擺手,說道︰「這份賞賜只是向全軍昭示, 朕並非吝惜金銀。以我大宋之富庶,十倍于此得封賞朝廷也拿的出來。」

這一點岳飛堅信不疑,東京所有軍民都堅信不疑,官家在封賞士卒方面,絕對大方豪爽,言出必信。

此前官家已經通過給禁軍的封賞,給城外民兵的封賞,屢次證實過了這一點。

況且官家給傷兵、烈士都未曾薄涼,有如此豐厚的獎賞,又如何會虧待了正在奮命效勇的神武右軍將士?

于是岳飛穩重開口,說道︰「臣一定會安撫士卒,穩定軍心,絕不會使神武右軍因為封賞而有所躁動。只是不知道官家欲如何激勵士卒?」

面對這個問題, 趙桓著實是有些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有種老虎食天,無從下口的艱難。

神武右軍在東京之戰中, 已經有大半之腳踏進了近代民族軍隊的範疇, 所有將士都有保家衛國的信念, 清楚的知曉自己是在為大宋而戰,為東京而戰,為與自己一血同胞的親人百姓而戰。

現在最難的是,如何讓這支軍隊徹底跨入近代軍隊範疇,甚至以此為契機,使國家進入民族國家。

後者有些遙遠,但神武右軍已經半只腳踏入近代軍隊了,若就此墮落成封建軍隊未免太過遺憾。

大殿內陷入沉寂,趙桓認真整理了許久思路,精納語言,逐條說道︰「首先,朕要給神武右軍將士授予榮譽、功勛,尤其那一萬正面擊潰女真硬軍的將士。朕要獎賞他們的保家衛國,讓他們知曉,他們于國有功,于天下有功,于大宋兆億百姓有功。」

「而且這是榮譽性質的獎賞,讓大宋上至君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 看到他們便肅然起敬。黥面刺字一類的事情,再不復存于我大宋軍中。」

給士兵臉上刺字,一直是大宋軍隊最悲涼的傷疤。以神武右軍的功勛,以這支軍隊的榮譽,擺月兌刺字命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岳飛只是不明白官家打算怎麼給軍隊賞以榮譽。

趙桓詳細說道︰「朕打算給這一戰幸存的所有將士頒發帝都勛章,在百萬東京百姓面前,獎賞他們的功績。」

「勛章有何意義?」岳飛問道。

「激勵將士信念,讓他們牢記,他們曾經用生命,用鮮血,不計生死,不計代價的守衛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是最大的意義。」趙桓面容堅毅。

若一份事業,你曾經用生命去守護,用鮮血去捍衛。那這就是你的第二條生命,是支撐你一生的信仰啊。任何人意圖毀滅這個國家,都是要取你性命,怎麼會不跟他生死相搏呢?

隨後趙桓一笑,說道︰「當然,這很唯心,雖然也很真實,卻不足以激勵每個士卒,實實在在的物質獎勵,朕也不會缺。」

「帝都勛章擁有者曾為這國家社稷立功立勛,只要在大宋境內,便擁有諸多特權。在軍中,若其符合軍官、士官條件優先錄用。退役後,若參與科舉,成績進位一等。即便作個富家翁,也能夠見官不拜,向朕上奏朝政。其子弟皆可入太學就讀,參與科舉可免本縣資格審查,直接保送至州參與復核。(宋代科舉解試要各縣對本地士子的資格等進行審查,送到州參與復核)」

總之一個原則,將他們的利益與國家深度捆綁。

他們的浴血奮戰成就了這個國家、民族,之後這個強盛的國家、民族將回報他們利益。

衛國與保家利益一致,戰爭與榮譽相統一。

「除了勛章,朕還打算推行功勛、榮譽制度。士卒在軍隊立功越多,榮譽越多,其退役時,津貼也就越多。當然若是其在軍中曾經作奸犯科、違法亂紀甚至臨陣月兌逃,其津貼將急劇下降,甚至取締。而且不允許其參與科舉,子弟不允許為官為吏。」

「津貼?」岳飛訝異了瞬間,軍中施行征兵制,是沒有軍餉的。

趙桓笑著說道︰「津貼不發給普通士兵,只發給立有榮譽的士卒與士官、軍官。以此來激勵士卒,力爭上游。」

不得不承認,拿破侖那句話很經典,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他之所以在軍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就是因為他成功帶領士兵實現了階層跨越。

「朕軍中的士官、軍官都算作官,算作人才,豈能三年便強制退役?士兵升為士官、軍官後可以選擇繼續在軍中效力,朝廷會予以豐厚薪酬,三年為一期。也可以選擇到期之後,申請退役。」

「朕不會吝惜給將士封賞,那些拿到勛章榮譽的將士,哪怕只是一名小卒,其退役時津貼也會十分豐厚。但朕要將士們清楚,他們得到這份封賞,是因為他們曾經保家衛國,是因為他們在軍中立有功勛榮譽,是因為他們曾經為朕、為國家、為這天下社稷而戰。」

听完官家慷慨激昂的發言,岳飛只感覺胸中熱血翻涌,血脈賁張,意氣振奮全身。

這才是自己效忠的國家!這才是自己盡忠報國的意義啊!

而不是為了那個腐朽昏聵的朝廷,不是為了士大夫們的蠅營狗苟。

仿佛有璀璨的光芒,照亮了自己的前路,未來再不迷惘。

岳飛重重抱拳,向趙桓拱手敬拜,說道︰「臣今日方知奮戰之意義,盡忠報國有了更清晰的目標。臣與將士們血戰沙場,並非只為了區區些許錢財,而是為了這天下社稷安寧祥和,這國家富裕強大!」

趙桓欣慰的一笑,至少自己這宏偉的目標,不是沒有人理解,岳飛便是與自己同行的仁人志士。

這份激勵,趙桓並沒有缺將士們的物質獎勵。人性不能違背,將士們希望有更好的物質獎勵,到千年之後也不會更改。

但趙桓沒有直接獎賞將士以金銀財富,而是堅決的在軍中多設了一層替換。以忠誠、榮譽、紀律以及家國天下的情懷,替代了金銀。

這很俗氣,士兵們要為家國天下立功立勛,才能換來更多的財富。

但這有很有效果,雖然只是一層替換,但榮譽、紀律、功勛等取代了金銀,更鮮明的貫徹到了將士們心中。將會顯著影響他們的精神意志與民族認同。

當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一場場勝仗,都使民族,使國家更加強大,他們就能擁有更強的民族認同感。因為只有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這個大宋存在,他們的奮戰才有意義!

這個意義包括家國情懷,也包括直接的物質回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