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章清算開始!

黃金五十兩,白銀八百兩是什麼概念?

南宋朝廷曾經給岳家軍一份省札︰「支付六萬石米,四十萬貫錢,以作軍需。四十萬貫錢以十萬兩白銀和五千兩黃金折支。」

也就是說岳家軍六萬人的軍費是十萬兩白銀和五千兩黃金。金人一個人頭,相當于岳家軍六萬人軍費的百分之一左右。

殺一個金人,獎賞就能多達岳家軍軍費的百分之一,殺一百個金人就相當于岳家軍一年的軍費。一萬個人就相當于岳家軍一百年的軍費。

那河北軍民要殺多少金人, 大宋朝廷才會破產?

面對左相的驚駭萬分,趙桓平靜回復道︰「大宋此前僅賠付給金人的黃金便多達五十萬兩,白銀多達八百萬兩!如今幾乎全被朕在戰場上奪回,所以河北軍民殺戮上萬金人之前,左相完全無需為金銀擔憂。」

「朕說過,那些不想給軍隊花錢的人, 最終一定把錢送給了別人!這些金銀不花在軍事方面,就會可恥的白送給金人!朝廷已經重蹈過一次覆轍, 左相難道還沒吸取前車之鑒?」

很顯然, 河北軍民襲擊建制完整、有序撤退的金軍,不可能斬獲上萬顆首級。能有幾千顆就已經非常可觀。

陣斬上萬首級,傷兵至少數倍于此,也就意味著東西兩路金軍至少有一路被徹底擊敗了。

如果真能實現這種戰果,那這八百萬白銀花的還真是太值了。本來這些錢也都是宋室白白賠付給金軍的金銀。用這些賠款,能成功覆滅一支金軍,趙桓沒有一絲舍不得,甚至作夢都能笑醒。

畢竟大宋空前繁華的經濟,最不差的就是區區些許錢財了。

梅執禮張了張嘴,實在無顏勸諫。

如官家所言,此前朝廷卑躬屈膝,將這些金銀無償賠付給了金人,致使國家屈辱,金人猖獗。

是官家意氣奮發,堅定死戰,最終靠君臣戮力同心, 將士奮命效勇, 才在戰場上將這些金銀奪了回來。

官家要將這些金銀拿來激勵將士, 公卿大臣們實在是找不出反對的理由。畢竟左相梅執禮還沒有右相孫傅那般臉厚,能夠堂而皇之的開口意圖昧下禁軍的賞賜。

于是梅執禮只能開口,說道︰「臣這便前往明堂頒布政令,昭示兩河軍民。」

趙桓鄭重的吩咐道︰「尤其要昭示州府郡縣,務必將此消息傳給太行義軍,各地豪杰。」

梅執禮精神一振,神情肅然,回道︰「官家思慮周到,這賞賜倒是有一石二鳥之效。國難以來,勤王詔令使天下凌遲,豪杰並起,義軍佔據山野者百十萬計。有這份懸賞,能振奮豪杰、義軍擁護朝廷之心。」

是啊,這也是趙桓下達如此豐厚獎賞的一個重要目的。

隨著國難結束,趙桓就不得不面對天下四方無數武裝起來,割據地方的勢力了。

尤其河北,太行義軍多達百萬人。

趙桓倒不是惡意揣測他們,覺得他們都心懷不軌。

但身懷利刃,殺心自起。

想要平穩解除他們的軍權,避免他們起兵反抗,割據一方與朝廷為敵,怎麼都要給夠封賞。

至少這一個人頭八百兩白銀的賞賜,他們拿到之前,一定是真心實意的擁護朝廷統治天下的。

自古以來,義軍中如劉邦、朱元璋這種立志要一統天下的英杰都是少數。多數義軍都是豎夫屈起,無雄天下之意,苟安樂而已。

統帥幾萬義軍,襲擊金人,斬獲一兩個人頭,就足夠這位義軍領袖世世代代錦衣玉食,衣食無憂,已經能打消絕大部分義軍將領的雄心壯志,安分回歸朝廷統治,解甲歸田。

這對朝廷重新掌控兩河,無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趙桓是真不想剛打完金人,來不及喘息就被迫再與上百萬的義軍鏖戰。

岳飛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與天下風起雲涌的叛軍交戰的悲劇,趙桓希望能夠避免。

安排完河北事宜,趙桓召見秦檜,吩咐道︰「即刻派御史前往南京,讓範訥與趙野來見朕!」

台諫是大宋天子對付朝堂大臣最鋒利的一把利劍,凡是被彈劾的官員,不論官職多大,都會主動「停職待參」。

御史抵達南京,能立即解除範訥與趙野的職務,把這兩個無恥高官提回東京!

這兩人一個為兩河宣撫使,一個為北道都總管,深受國恩,不在河北守土殉國,一路逃到南京也就罷了!關鍵是在國難之中,自始至終沒有一個南方援軍向東京馳援。

東西南北,唯獨缺了南路軍。

之前趙桓被金軍團團圍困在內城,連召集岳飛都是開戰前派出的使節,對他們無可奈何。如今神武右軍打退了金軍,是趙桓逐一清算這些無恥士大夫的時候了。

听著官家殺氣凜然的話語,秦檜冷汗直流,小心翼翼的勸道︰「臣以為,範使相與趙總管,怕是不敢來京見官家。」

就官家目前這狀態,剛從尸山血海的戰場上返回,幾乎殺紅了眼。誰都清楚,範訥與趙野來到京城會有什麼後果。

官家可不在乎什麼與士大夫共天下,不殺大臣之類的說辭。這兩位大臣一旦抵達京城,一定會被處以極刑。

趙桓眼神冰冷,問道︰「他範訥、趙野膽敢抗命不尊,對抗朝廷?」

秦檜連忙回道︰「官家之神武天資,東京百萬軍民無不膺服。神武右軍忠貞可靠,戰無不勝,更是威震金虜。但就怕範使相與趙總管尚不知官家天威。」

秦檜的擔憂不無道理,在東京軍民看來,大宋朝廷如今之盛,堪稱百年之最。強悍的神武右軍忠貞听令,驍勇善戰。蓋世名將岳飛,有能力率軍碾碎一切叛亂。朝廷驕橫而自信。

但在天下人看來,朝廷經歷了金軍兩次圍困東京,近百萬禁軍灰飛煙滅,只剩下一個新組建的新軍,寥寥兩萬人,不知道憑什麼好運,扛過了金人圍城,在東京城內苟延殘喘。天下分崩離析,任何一方諸侯,都能隨手覆滅這個虛弱的朝廷。

雙方對局勢的判斷都是信心滿滿,這波優勢在我!只要平推過去,穩贏!靠譜!

這就充滿了黑色幽默感,尤其範訥這種擁兵十余萬的封疆大吏,將會格外驕矜。

趙桓自信而堅定,說道︰「朕相信,我大宋依舊德昭四海,民心未失。這天下軍民依舊心向我大宋朝廷!派御史去南京,範訥、趙野如果膽敢拒召,直接把他們綁回來。」

「若他們膽敢抗拒御史,朕會親自提兵去南京,把這兩個叛逆明正典刑!」

秦檜腦袋低垂,眉頭緊蹙。官家如此剛烈,自己也不敢再勸,只得听令行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