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三章腐化的金軍

雖然如劉鞈所言,大宋修治京城所腐敗嚴峻,守御器械大多腐爛損壞,但就城牆上的防御部署,還是震驚了趙桓這個後世靈魂。

在內城城牆上,戰棚女牆,望之聳然。更在每座馬面上都安置了各式各樣的守城器械,每數十步就有一座床子弩、九牛弩、三弓床弩,更間雜虎蹲砲、月復柱砲、合砲等(是砲不是炮,投石機)。一座座守城器械間隔一段距離,林立于城牆之上。都是從各個防城庫里尋到的勉強可用器械。

這一幕讓人不敢想象,若沒有官員貪污腐敗,各防城庫物資充盈,城牆上的守城器械該是如何密集,如何恐怖。

城牆上的士卒見到皇帝親自披甲帶劍激勵士卒,士氣亦有所振奮。

劉鞈向趙桓介紹道︰「官家,金軍今日似乎欲主攻保康門,士卒、軍械都雲集在保康門前。」

舊城方圓約二十里,南壁有三座城門,正門是朱雀門,朱雀門東側是保康門,西側是新門。

金軍主攻的保康門距離朱雀門不遠,趙桓說道︰「帶朕過去看看。」

劉鞈態度堅決,反對道︰「官家就是殺了臣,臣亦不敢帶官家去保康門。金人其他攻城器械倒威脅不大,無論火梯、雲梯、編橋、鵝車、洞子,城中軍士都曾出城焚毀。」

「城上守陴者唯患砲,金軍常列砲石坐二百餘所,散星砲每砲坐可數塊石砲並發。又以強弩千餘助之,城下矢石如雨,使守御者不能存立,守御外城時每日死者數十人。官家過去,臣恐官家傷于炮擊。」

「每日死者數十人?」趙桓聞聲驚嘆,這還是自己認知的冷兵器戰爭嗎?要知道後世阿三與巴鐵常年互相炮擊,每次也就死一兩個人,全年死不上幾百人。

但東京之戰,每天僅死亡人數就多達數十,受傷人數不得數百?

趙桓問道︰「我大宋軍隊野戰不及金人也就罷了,難道互相炮擊亦不如金人?」

劉鞈嘆息一聲,說道︰「金人進攻可以將所有砲座雲集于一座城門之前,而守城器械卻分散于城牆之上。所以,若僅一處城門攻防,砲石密度,我軍確實不及金軍。」

「放……」趙桓氣的想開口罵人,忍了許久才將剩下的話語憋回去,說道︰「金軍的砲座難道就不需要拆遷?為什麼金軍能將器械集結于一座城門,我朝禁軍就只能束手旁觀?」

說到底還是組織能力不行!乙卯之戰(十一月二十五日之戰),宋軍殿前副都指揮使王宗灌下了重賞,禁軍將士如敢長槍殺敵者,例授承節郎,賞金碗五只,如果有官職在身則轉三官。于是士卒效命爭先,故乙卯之戰,殺金人三千餘人。

但城下所殺金人三千餘人,只經過一夜,金人便將死去尸骸收斂,而城上被炮石殺傷的三百餘宋軍,卻依舊伏尸城上,破腦貫骨,橫臥血中。于是次日攻城,金軍毫無懼意,而宋軍新來的守城將士見到城上守軍慘狀卻皆心懼而有退怯意。

再加上王宗灌所許諾的告身、金碗並未兌現,所以宋軍皆發怨言,每天只食干糧,卻徐徐不動,任由金軍攻城,于是水門失守。

宋軍只要肯認真守城,每天殺傷大量金軍絕不在話下,甚至一天殺傷三千余人的恐怖戰果都有過。畢竟宋軍施行募兵制,禁軍軍紀如何還不好說,但他們可都是職業軍人,廝殺技巧一點也不弱。

思慮了許久,趙桓也同樣態度堅決,說道︰「朕必須去保康門與將士們同進退,勸勵將士,奮勇殺敵。」

劉鞈還欲繼續勸諫,趙桓干脆繞開了劉鞈,直接帶著一眾班直沿城牆向東而去。

城牆上正在修繕床弩、砲座的兵士、守城的禁軍見到皇帝麾蓋、儀仗一路大張旗鼓的前行,皆士氣振奮。士卒們見到皇帝就從自己身邊走過,歡呼聲如雷。

守軍山呼動地,很快便引起了城外金軍的注意力。

此戰金軍的指揮是完顏設也馬,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真珠大王。

設也馬能從完顏婁室手中搶到這個先鋒之位,倒不是他能力堪與軍神相比。而是因為他是國相粘罕的長子。

作為國相的長子,設也馬進入大宋,見到中原花花世界之後,腐化的極快。

不,不只是設也馬,應該說所有金軍高層,在進入中原之後都腐化的極快。

古來還未有任何一個游牧民族似金軍這般迅速墮化,靖康之難還未結束,金軍在正面戰場上就屢次被勇敢作戰的宋軍開無雙。

宋軍除了乙巳日于城下殺傷金軍三千人外。

王宗灌還曾經在宿衛兵中,以銀五十兩募長槍手一人,得百人。當時金軍擁天橋而進,登上女牆。于是這百余槍手,奮命血戰,殺戮頗眾,又以撞竿折天橋,金兵又在城牆上死傷者上千人。

金軍的腐化,也是後來的中興四將能夠屢屢拿金軍刷戰績的一個重要原因。

歷史上唯一腐化速度超過金國的就是後金,建州女真還沒打進關內就開始腐化,到後來南下,幾乎完全就是靠著明朝降將作戰。

如今的設也馬滿腦子只想著如何進城後蹂虐大宋帝姬,征伐他魂牽夢縈已久的福金帝姬,完全沒將城牆上的異樣放在心上。

反而極度興奮,大吼道︰「城牆上就是宋主,此前曾經在我營中卑躬屈膝,搖尾乞憐,是個極度軟弱怯懦的種。都將弩炮對準他,只要讓這個軟骨頭見到血,說不定就哭著喊著要再次投降!到時候殺入內城,宋氏帝姬隨便你們玩弄!」

「嗷~嗷~嗷~」金軍瞬間爆發出狂熱無比的歡呼。

宋氏帝姬!

想到能蹂虐褻瀆那些曾經高貴柔美的帝姬,所有人都感覺心跳加速,血脈沸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