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一章 大明在變

春雨貴如油,雨連下數日,紫禁城的上空,籠罩著一層陰霾。

「時間過的真快啊。」

崇禎皇帝有些感慨,站在殿外,抬頭望著陰雲,「不知不覺間,都到了第五個年頭了,該做的事情,才剛剛起勢啊。」

一旁站著的王承恩、曹化淳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對自家皇爺所生感慨,生出不同的想法。

曾幾何時,崇禎皇帝只覺得時間過的很慢,可隨著忙碌的事宜增多,遇到的問題增多,卻愈發覺得時間過的很快。

崇禎皇帝一甩袍袖,朝東暖閣內走去,「司禮監整理的各處桉牘,都搬來了吧?」

「回皇爺,都搬來了。」王承恩邊走邊道︰「涉及到的桉牘很多,司禮監這邊,按照皇爺的旨意,都草擬了綱要。」

治國如烹小鮮。

特別是治理幅員遼闊的大明,不僅需要把握好謀改的方向,更要對前期所做種種,進行總結性報告。

以此確保大明的變,是在可控範圍內的。

「將遼地的桉牘綱要,給朕念念。」

崇禎皇帝走進東暖閣,看向懸掛的輿圖,神情正色道︰「這幾個月下來,遼地的局勢算是安穩下來了。」

此時的東暖閣,除王承恩、曹化淳幾名太監,再沒有其他人。

「據遼東督師府、寧遠平虜前指、東江平虜前指等處,先後呈遞的奏疏匯總,遼南三衛皆被戍遼大軍接收,李自成所領遼東義軍,已于遼陽鎮、定遼右衛站穩腳跟。」

王承恩捧著一份奏疏,神情嚴肅的讀著,「遼南三衛的撤衛設府,正在加緊推行中,涉及人口、土地等統籌統查事宜,皆已有序開展,黃得功所領鎮遼軍,依托海州衛等處防線,與武烈軍、平虜軍構成穩定防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據天津方面呈報,遼東義軍所涉債務皆已清償,然考慮到天津軍工產業發展,後續幾批移交的軍火,陳延生要求李自成所部,以金銀進行交易,所涉金銀達200余萬兩……」

「建虜方面呢?」

崇禎皇帝雙眼微眯道。

「據悉黃台吉所領建虜主力,已退守赫圖阿拉。」

王承恩聞言,忙翻閱著手中奏疏,低首稟道︰「沉陽城已成建虜前沿重鎮,阿敏部,莽古爾泰部的先後背刺,導致黃台吉的處境艱難。

據遼東督師府等處,所探明的情況匯總,科爾沁草原一帶頻生戰亂,察哈爾、內喀爾喀等部,皆收到阿敏所派使者聯合……」

崇禎皇帝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他提出的泛遼東戰略,持續性削弱建虜戰爭潛力,時至今日,算是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過去那個動輒就影響大明的建虜叛亂,到現在已退回區域叛亂性質,這對于大明而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新制錢鑄造,這些事情,都怎麼樣了?」崇禎皇帝看著輿圖,繼續說道。

王承恩、曹化淳等人,一個個變得忙碌起來,在一堆堆奏疏中,開始翻找自家皇爺所詢問的事宜。

「據孫傳庭所呈奏疏,河南境內的攤丁入畝,已在開封、衛輝、懷慶三府初見成效,然河南境內的輿情,依舊是很嚴峻的,不少群體暗中聯合起來,抵制攤丁入畝的試行,甚至還蠱惑部分地方百姓,不過在河南賑災行署的統籌下,這些情況都得到壓制,按孫傳庭的預測來看,最遲兩年,河南全境將落實攤丁入畝……」

「據陳奇瑜所呈奏疏,陝西境內的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雖說引起部分爭議,然受先前流賊叛亂的影響,各地的情況比較堪憂,這也使得該制在陝西試行,所遭遇的反對和掣肘,遠沒有攤丁入畝要嚴峻,而軍機大臣、山西巡撫傅宗龍,也打算在山西境內,試行……」

「據內務府呈報,新制錢鑄造需大于供,特別是工商、建設、郵儲、農業、航海銀號的先後增設,導致新制錢需求增加許多,鑒于這等情況,西山所駐鑄幣局規模,已明確要增加規模……」

听著王承恩、曹化淳幾人,先後講明的情況,崇禎皇帝的心情,變得是愈發開心和喜悅了。

在整體局勢趨于安穩的大環境下,一些直擊舊秩序的新政,都取得了相應的成效,這對于特權群體的打壓和約束,起到了極佳的作用。

土地兼並的勢頭,倘若不能壓制下來的話,就算維新變法的新秩序革新,取得再多的成效和進展,都注定是徒勞無功的。

「擬密旨,對上述有司通傳。」崇禎皇帝收斂心神,看著眼前的輿圖,「鑒于國朝所處的復雜局勢,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涉及到的變動,要以穩字當頭,確保走的每一步,都是扎扎實實的落下,既定的謀劃部署,在朕看來是穩健的,就以原有基調行事,遇到任何問題,當第一時間呈遞御前奏明。」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應道。

做大明的皇帝難啊,要考慮的問題,必須站在更高的層面,以通盤的角度,去分析局勢、明確部署。

過去的大明,欠下的歷史賬,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想要將欠下的這些賬,都逐一的抹平,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確保舊賬被清除的前提下,還要起到極好的作用。

「給有司傳一道中旨。」

在了解各處的情況後,天色漸黑,崇禎皇帝有些疲憊,倚靠在龍椅上,伸手對王承恩說道︰「鑒于國朝當前的處境,朕打算特開一屆恩科,此事著內閣辦理,朕要招攬天下英才,來治理大明。」

「奴婢遵旨。」

對外朝的一些風波,哪怕過去數月之久,崇禎皇帝的心里,都藏著極深的警惕,對文官群體的分離,他要加快部署才行。

既然現階段的處境,相較于從前有較大緩和,崇禎皇帝決意召開一屆恩科,讓各地賑災行署的士子和讀書人,都能參與到這場恩科中,以此更換外朝有司的部分職官,確保局勢掌握在他的手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