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軍制

對現階段的朝堂,崇禎皇帝采取的態度很明確,他只側重于他主導的諸事,像別的日常政務,多交由內閣來處置。

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將所有事情,全部都抓在自己手里,這樣就會讓所有事情都辦砸。

所以一個相互制衡的內閣,能讓崇禎皇帝佔據主動,使得外朝文官限制在某一範疇內,而他則遙控北方諸省謀改,逐步改變這個破敗的大明。

「王樞輔,你說陛下此次傳召,會是為了何事?」去往乾清宮的途中,黃立極眉頭微皺,看向王在晉說道︰「那楊嗣昌先前得天子召見,就告假不來軍機處了,本輔總覺得有些不對的地方。」

「本輔也不清楚。」

王在晉看向不遠處的乾清宮,輕嘆一聲︰「應該和有司反對兵餉一事相關,至于楊嗣昌這邊,誰都猜不透他去干什麼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崇禎皇帝通過特設的軍機處,的確促成不少事情的改變,而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崇禎皇帝選擇特殊的時期,而突然決定做起來的。

這也讓王洽、王在晉這些軍機大臣,並不清楚天子心中所想,只是決斷下來了,旨意傳達了,他們根據所定去盡所能的落實。

走在這紫禁城內,看著沿途的諸上直親衛軍,王在晉、黃立極心里頗為感慨,從京衛都督府特設後,外朝想了解內廷的動向,變得是格外艱難,甚至可以說一點風向,都打探不到了。

這在過往是不敢想象的。

「臣等拜見陛下。」

「免禮吧。」

乾清宮內,崇禎皇帝放下御筆,看著拱手作揖的王在晉、黃立極,臉上流露出澹澹的笑意。

楊嗣昌尊奉自己所下旨意,離京趕赴保定府,去和直隸巡撫盧象升,明確推動北直隸裁撤衛所一事。

那麼伴隨著衛所的逐步裁撤,圍繞大明的軍制調整,就要有條不紊的推進,以確保大明各地的安穩。

「朕此次召見兩位卿家過來,就是想聊聊裁撤衛所後,如何確保地方安定之事。」崇禎皇帝神情嚴肅,看向王在晉他們,開口道︰「楊嗣昌尊奉朕的旨意,已離京趕赴保定,推動北直隸裁撤衛所諸事,最遲一年時間,最快半年不到,我北直隸治下就再無衛所,針對這一情況,朝廷也要適當做出些調整,以確保地方的安定才行。」

王在晉︰「……」

黃立極︰「……」

听聞天子所講之事,他們就知道楊嗣昌離京,必然是有著事情的,只是沒想到是涉及進一步裁撤衛所諸事。

「這些是朕的一些構想,兩位卿家可以先看一看。」

崇禎皇帝拿起一份公函,遞給身旁的王承恩,對王在晉他們說道︰「如果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都提出來,我們君臣細化相應細節,切實落實大明的軍制調整。」

王承恩捧著這份公函,便朝王在晉他們走去,此時的東暖閣內很安靜,王在晉、黃立極的心情很復雜。

調整大明軍制,這可不是小事。

改好了,那皆大歡喜。

改壞了,那危急社稷。

崇禎皇帝穩坐在龍椅上,看著神情復雜的二人,臉上卻露出澹澹的笑意,對他們心中所想,其多少能猜想到一二。

無非就是推動大明軍制的謀改,是件牽扯層面廣、涉及利益多的事情,真要是逐步在大明推動起來,必然會引起眾多的反對。

萬事開頭難嘛。

有一才能有二。

倘若大明不進行謀改維新,等待大明的命運,就是十余載後的社稷傾覆,這是崇禎皇帝絕不願看到的。

「陛下,您打算全面裁撤掉衛所,卻唯獨留下都司這一建制,以‘民兵’的形式募集,這和衛所不是一樣嗎?」

王在晉眉頭微皺,看向崇禎皇帝說道︰「還有這衛指揮使、千戶、百戶等一應職務,也都得到相應保留,卻逐步去除掉世襲屬性,臣有些不明白,陛下所構想的這套名曰藏兵于民,究竟是何用意?」

「這個並不難理解吧。」

崇禎皇帝微笑著說道︰「以後我大明各省所設都司,將全面負責篩選兵源、招募民兵、定期操練、宣傳募兵、慰問安撫、頒發功勛匾等諸事,以此充當大明軍制的新基石。

其承載的職權和含義,是支撐大明落實義務募兵制。

以後大明成建制的諸軍,需要招募新卒時,就通過各省都司所募民兵,完成相應的考核後,再招募到各地所設新兵營,接受相應的操練演武,根據各地諸軍實際所需進行分配。」

其實大明現有管控軍隊的體制,有不少是能通過完善、修訂,來直接充當大明的軍制框架。

崇禎皇帝只需在此基礎之上,增設一部分新的衙署,調整和理清相應職權,確保該套軍制能趨于完善。

大明都司體系,是大明新軍制的基礎,以後在省、府、州、縣、鄉籌建起各級衙署,確保落實所領各項職權。

五軍都督府,是大明新軍制的梁柱,以後明確戰區、軍區、軍分區等各級軍隊建制,統轄不同等級的野戰軍和駐防軍,圍繞打仗和準備打仗,逐步促成大明軍隊的蛻變。

針對上述這些調整和部署,崇禎皇帝還明確諸多新衙署,考慮到現階段的局勢,並沒有向王在晉、黃立極他們講明。

畢竟謀改大明軍制,是件極為繁瑣的事情,特別是大明文官群體死盯著這一塊,一下暴露出太多,會引起強烈的反對聲。

就現有能亮出的新軍制,王在晉、黃立極他們提出不少問題,而崇禎皇帝同樣也一一做出解答。

比如糧餉、建制、晉升、監察、授賞等諸多事宜,畢竟真要這般調整的話,那必然牽扯到一項核心所在,即是否會造成藩鎮割據、擁兵自重的事情出現,不過對崇禎皇帝而言,豈會讓這些事情發生。

崇禎皇帝提出軍制謀改,是想讓大明擁有能打仗的軍隊,而不是自尋死路,讓大明變得更混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