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章 文官之恥

明末形成的黨爭浪潮,有較大的一個層面,就是利益之爭引起的,而這最能體現的就是賦稅制定上。

像齊黨,楚黨,浙黨,宣黨,昆黨這等地域性強的黨派,像東林黨這等觀念性強的朋黨,像齊楚浙黨等派殘余所投靠聚成的閹黨,從本質上去說,他們都是一類性質的,稱其為守舊派特權群體,此言一點都不為過。

包括原有時間軌跡上,在甲申國難發生後,所形成的南明政權,鬧騰出的東林黨和閹黨之爭,那依舊是利益之爭。

縱使國難就在眼前,但是該爭的時候,他們還是要爭,根腳在這里立著,混跡在江湖之中,怎會事事如意?

即便在朝的官員不想爭了,可身後的那幫利益群體,卻會捆架著,威脅著他們去爭。

這較為充分的體現出,大明的文官群體,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利益聯合體。

造成大明黨爭的真正根源,一部分是在文官群體自身,然最核心的,卻是在少數特權群體身上。

大批的生產資料,財富,教育等等,都集中掌握在他們手里,那就使得他們想要得到的更多。

「這孫傳庭究竟是何意。」

韓爌眉頭緊皺,看著手里的奏疏,說道︰「要在戶部之下,新設國稅處,將涉及漕運的關稅進項,逐步收歸該處控轄。

還要募集稅警、稅監、稅督等諸種,分管明確的職權,以避免徇私舞弊之舉,這真真是狂妄啊。

他一個順天府尹,不管好順天府,像這等事宜,豈是他所能插手的?!」

站著的幾名中書舍人,流露出各異的神情,似孫傳庭所呈遞的這封奏疏,他們在知曉以後,亦是像韓爌這般反應。

作為大明的內閣首輔,特別是責任制和追責制落實後,韓爌所分理的事宜增多,身邊中書舍人,需幫其分篩奏疏。

以明確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

屆時韓爌再根據事情大小,進行相應的處置才行。

「將這份奏疏謄抄幾份出來,分送到溫閣老他們那邊,人手一份。」韓爌拿著手里的奏疏,看向眼前眾人,皺眉說道。

「此外畢閣老這邊,多送過去幾份,就說此事關系重大,內閣都要清楚此事,到時再進行商榷。」

「喏!」

那幾位中書舍人當即作揖應道。

原本按照韓爌所想,是想將這份奏疏,就暫時擱置不管,但想到孫傳庭身後的天子,卻叫韓爌打消此念。

‘這孫傳庭好端端的,為何要呈遞這樣的奏疏?這背後是否有陛下的授意?’

看著幾人的背影,韓爌雙眼微眯,心里暗暗思量︰‘畢竟這個國稅處,真要在戶部設立起來,不僅要分管漕運所設鈔關征收,還將逐步明確商稅一事。

像這些事情,豈是孫傳庭這個順天府尹,所需要多操心插手的?單單是順天府治下的事宜,都夠叫他忙得了。

尤其是在京城這邊,被安置的山陝籍災民,在阜財坊所做以工代賑,那要是敢出現任何差池,都會引起言官御史的彈劾。’

想清楚當前所處時局,韓爌心中的直覺,很自然的就聯想到崇禎皇帝,畢竟論特設新衙署一事,那天子要比誰都要在行啊。

既然是這樣一種情況,就不能單純的冷處理,要叫內閣的幾位大臣,全都知曉此事才行。

畢竟涉及漕運的鈔關,真要逐步從地方進行收權,叫朝廷全權負責的話,那引起的風波和漣漪,實在是太大了。

事關賦稅的調整,由不得韓爌不重視啊。

內閣這邊發生的狀況,毫不意外的,在外朝的不少京官中傳開,畢竟關系到賦稅,誰會不重視呢?

「這些時日,盧卿就沒有呈遞密奏?」

拿著朱筆的崇禎皇帝,看向王承恩說道︰‘這內帑調撥的一批賑災錢糧,只夠前期賑災所需。

即便直隸這邊,籌建了賑災行署,那後續賑災所需錢糧,依舊是較為龐大的,這就有些奇怪了。’

「皇爺,盧巡撫的確沒有呈遞密奏。」

王承恩欠身說道︰「奴婢特意在司禮監吩咐過,涉及那幾位重臣的密奏,只要從地方呈遞進宮,要第一時間呈到御前。」

崇禎皇帝眉頭微皺,顯然是在思索盧象升這邊,究竟是發生什麼,是白蓮余孽被揪出來了,查獲一批錢糧?還是大名府等地,懲處了一批士紳商賈?

崇禎皇帝不是摳門的人。

對待他信賴的良臣武將,那向來是需要多少錢糧,都會第一時間籌措調撥,畢竟他們在地方上,所做的諸多事宜,都是關乎秩序安穩的。

真要是慢了一些時日,導致地方局勢的糜爛,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但是對待那些貪官污吏,別說是調撥錢糧了,崇禎皇帝還要設法懲處他們,把他們名下的贓銀贓物,都給悉數查抄掉。

大明當前這種境遇,純粹就是吏治腐敗嚴重,朝堂和地方官府,那徇私舞弊的官員太多所致。

能手捧大義的去殺,崇禎皇帝絕不會手軟。

「奴婢拜見皇爺。」

王德化匆匆走進東暖閣,作揖行禮道。

「可是外朝這邊,有了什麼風向?」見王德化來了,崇禎皇帝收斂心神,皺眉道︰「挑那些重要的稟明。」

「據奴婢所查明的情況。」

王德化忙稟明道︰「自孫府尹所呈奏疏,轉遞到內閣那邊後,朝中的不少大臣,都很快知曉了此事。

特別是戶部那邊,都指摘孫府尹是多管閑事,想贏得皇爺寵信,所以才這樣做的,更有甚者,有司官員怒罵孫府尹是敗類。

不過畢閣老這邊,對孫府尹所呈奏疏,表現得很是重視,具體有什麼想法,奴婢卻不是很清楚。」

「嗯。」

崇禎皇帝應了一聲︰「你先退下吧。」

對孫傳庭所呈奏疏,會在朝中引起怎樣的輿情,崇禎皇帝心里是清楚的,特別是戶部這邊,牽扯到賦稅,那引起影響太正常了,縱使畢自嚴是大明財相,也不可能說絕對掌控戶部,畢竟這里面的人太多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