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四章 涌動之博弈

大明的天子,當起來大不易啊,必須要時刻保持警惕,以防被人算計,像皇親國戚、勛戚、文官,甚至是內廷宦官,看起來都臣服于天子腳下,可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這里面的門道太多了。

人心隔肚皮,誰能確保表面看起來忠誠,張口為了大明,閉口為了大明,就真的是為了大明呢?

重用能用的人,分化、打擊不能用的人,這便是崇禎皇帝的用人之道,也是制衡朝堂的帝王之術。

「皇爺,李標上疏請辭,在朝堂上引起不小的波動。」韓贊周微微欠身,跟隨崇禎皇帝所乘龍輦,稟道︰「據文華殿那邊來報,韓元輔他們,近兩日情緒都不是很高漲,想來受此事影響,還有袁桉影響,都不小吧。」

「嗯,朕知道了。」

閉目養神的崇禎皇帝,應了一聲,就沒再多說其他,隨著攤子的鋪開,這內廷的太監群體,凡是忠心耿耿的,都被崇禎皇帝委以重任。

想不被外朝的文官群體掣肘,或者被他們蒙蔽雙眼,崇禎皇帝通過實踐漸漸發現,將內廷的太監群體,用對了地方,就是件很不錯的選擇。

也不知道方正化所領西廠,跟著周遇吉、陳繼盛他們,現在謀劃的怎樣了,若拿下八大晉商一事,能順利得手的話,短時間內就不必為錢糧犯愁了。

統御上下擺爛的大明,想扭轉這種不利的局面,其實只要能緊抓錢糧這一點,並叫實控的強軍規模增長,剩下的事情就都好辦。

為此崇禎皇帝所謀的兩條腿交替並行戰略,就顯得尤其重要。

一條腿在內廷,一條腿在外朝。

用前期抄家所得錢糧,綜合打造國營經濟體,實現內帑的逐年遞增,自己手里的銀子不少,很多事情才不被外朝所制約。

重用以畢自嚴為首的實干派,叫他們堅守主張,改善國朝的賦稅征收境遇,同時自己再順勢提些改變稅收的點子,一步步扭轉收支失衡的財政壓力。

一個內庫,一個國庫,要是一切都能朝著好的境遇發展,那擺在大明面前的事情,就不算事情了。

「陛下,兵部和戶部這邊,還有六科,轉遞了一些公函,內閣這邊拿不定主意,臣整理了一下,還請陛下御覽。」

崇禎皇帝剛來文華殿沒多久,這還沒有坐熱,韓爌就拿著一封奏疏,向自己匯報情況了。

「拿來朕看看。」

崇禎皇帝見韓爌眉宇間透著憂色,直覺告訴他,事情沒那麼簡單,依著朝中一些大臣的德性,肯定沒憋什麼好屁。

只看了一眼,崇禎皇帝就直呼好家伙。

要錢糧的啊。

更有意思的,這些韓爌整理的公函,都是先前堆積的,有九邊拖欠部分糧餉的,有山陝賑災後續索要的,有平流寇反叛所需的。

關鍵這些轉遞的公函,沒經戶部尚書畢自嚴,沒經兵部尚書王洽,沒經兵部侍郎李邦華,就轉移到內閣這邊。

可真細想下來,這些都是經辦此事的戶部、兵部官員,還有六科那邊,用合理合法的途徑,在為國朝‘盡忠職守’啊。

直覺告訴崇禎皇帝,先前安靜下來的朝臣,定然是有不少私下踫面了,向以此表達內心的不滿情緒。

想想也對,錦衣衛督辦袁桉一事,惹得朝中不少大臣人心惶惶,內閣次輔李標,已然‘主動’上疏請辭,離開了內閣。

面對這等撲朔迷離的局面,又不能搶奪走會審袁崇煥之權,那就只能拿朝堂上的朝政,來進行博弈了。

‘韓爌啊韓爌,你這被兩邊夾著烤的境遇,也不是很好受吧。’

這一刻,崇禎皇帝心里有些明白,方才韓爌流露出那樣的神態,到底是為了什麼了。

「這些事情,韓卿去找畢卿他們研討,不就行了?」崇禎皇帝放下手里的奏疏,看向韓爌說道︰「等你們內閣票擬出意見,呈遞到朕這里就行,具體該怎麼解決,照章辦事就行了。」

說起來大明現有的朝廷運轉機制,有不少都是挺不錯的,比如內閣,從先前扮演皇帝秘書角色,只有建議權,沒有任何別的權力,逐步演變成協助皇帝治理天下,幫助皇帝分憂的重要角色。

只是這再好的機制,也是人與人配合完成的,現階段的大明,壞就壞在受黨爭影響,官場風氣日漸敗壞,許多時候暗中下絆子、行掣肘之事,那可謂是數不勝數。

縱使是大明天子,敢做出違背總體意願的事情,同樣敢做陽奉陰違之事。

遙想萬歷皇帝外派鎮守太監,想通過征收礦稅,以此來緩解缺銀窘境,這一設想初衷是好的,但壞就壞在用錯了人,用錯了方法,導致江南一帶抗稅風氣,最後鬧了個虎頭蛇尾的狼狽局面。

「陛下…國庫這邊,恐拿不出那麼多錢糧出來。」

韓爌躊躇再三,硬著頭皮說道︰「原先許多定下的政務,就支出了不少錢糧,國庫剩下的銀子,不多了。

若是挪用那些銀子的話,萬一國朝再遇到個突發狀況,拿不出來銀子救急,只怕到時問題會……」

「韓卿,你不用說這些了。」

崇禎皇帝擺擺手說道︰「先按照朕的意思辦吧,有什麼具體問題,有什麼具體難處,等跟畢卿他們研討後,一並向朕稟明就是了。」

既然是想向朕示威,那就按照他們的想法來唄,一塊拿出這些公函,轉遞給內閣,那不就是擺明想把手伸到內帑唄。

崇禎皇帝想要看看,究竟是哪些官員,參與到這件事情之中,也想看看韓爌,畢自嚴、王洽、李邦華他們,能否頂住大的壓力。

畢竟按照崇禎皇帝的謀劃,等袁崇煥一桉落下帷幕後,這內閣也好,軍機處也罷,包括都察院、六部等,都是要換一批官員的。

日後外朝這邊,除非是自己掀起的權力斗爭,會罷免掉一批不听話的官員,剩下的都要叫他們好好當差,自己專心搞好內帑經濟,順帶解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崇禎皇帝不可能把寶貴的精力,全都浪費到處理眾多奏疏上去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