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零七章 以小見大

「陛下,臣有話要說。」

孫傳庭拱手作揖道︰「崇文門稅關是京城的稅收總地,京城內外各門所設稅局,皆由崇文門稅關管轄。

按理來講,歷年來崇文門稅關,所征的各類稅收,確屬我大明治下所設稅關之首,為國庫收的不少稅收。

然在近幾日的暗查中,臣通過各種記錄的文書比對,卻發現崇文門稅關,存在著嚴重的中飽私囊,公器私用,偷稅漏稅的現象。」

畢自嚴眉頭緊蹙,神情變得格外凝重,听著孫傳庭所說的這些,此次錯非是孫傳庭來找的話,他還真沒有發現這些問題。

畢竟在大明治下所設的稅關中,崇文門稅關排列頭籌,為國庫上繳不少賦稅,但按照孫傳庭的盤算,這崇文門稅關所征稅收,至少能翻上兩番才對。

「孫卿所說的這些,其實是客觀存在的問題。」

崇禎皇帝拿著手里的奏疏,看向孫傳庭說道︰「然簡單的更換稅關官吏,懲處那批貪官污吏,雖說能叫稅收提升至少兩番,但是這在朕看來,卻也只是治標不治本之策。

甚至經此一事後,你順天府衙這邊,還將背負橫征暴斂的罵名,畢竟兩位卿家心里也都清楚,能涉足其中的人,非富即貴。」

孫傳庭、畢自嚴相視一眼,便知天子很重視崇文門稅關一事,甚至還想好了相應的對策,以改變崇文門稅關現狀。

「陛下,哪怕是背負所謂的罵名,然崇文門稅關的亂象,也必須要出手整治。」畢自嚴走上前,拱手作揖道︰「當前國庫這邊,所存銀子不足,若崇文門稅關一地,每年能增十幾萬兩銀子,這對國朝都是有好處的。

此次臣願和孫府尹一道,負責整治崇文門稅關一事,還望陛下恩準。」

怎麼會不去恩準呢。

只是你們的心,所想的太小了。

堂堂大明國都所在,居住著百余萬眾人口,僅僅是這京城一地,便超過建虜八旗核心人丁了,哪怕大明重農抑商,二十幾萬兩銀子,未免也太少了些。

崇禎皇帝收斂心神,看向畢自嚴說道︰「畢卿,整治崇文門稅關一事,是肯定要去做的,這點母庸置疑。

事關國朝的稅收,誰敢偷稅漏稅、中飽私囊,那便是跟朝廷作對,跟大明法紀作對,朕必然嚴懲不貸。

然兩位卿家所呈奏疏,上面所寫的整治措施,朕覺得還不夠完善,存在較大的紕漏,韓贊周,將這份文書,還有繳稅報表,交給兩位卿家看看。」

說罷,崇禎皇帝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整改文書,及制作的繳稅報單,在畢自嚴、孫傳庭的疑惑下,韓贊周恭敬的接過後,便轉身遞到二人面前。

「京城乃我大明國都要地,居住著眾多的人口,單單是每日的吃喝拉撒、各項用度,那都是一筆龐大的數目。」

在畢自嚴、孫傳庭二人,看著自己所寫整改文書時,崇禎皇帝澹然道︰「崇文門稅關所轄之事,所存在的最大問題。

就在于運輸這些所需的車隊,真要細細盤查下來,會造成京城內外各門的堵塞,耽誤百姓出行。

但是不進行盤查吧,就難免出現混淆之事,這也是所謂中飽私囊、偷稅漏稅的根源。

制度出現了問題,就算再怎麼更換官吏,也解決不了實際弊政。

或許是剛開始的時候,在更換完一應官吏後,這崇文門稅關所征稅收,能有小幅度的回彈。

然要不了多久,隨著人的惰性,加之私下存在的拉攏收買,一切又都會回到原點。

想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實現人和物的錯峰進城,給盤查運進京城的各類所需,留下相應的盤查時限。」

畢自嚴、孫傳庭翻看著手里的文書,听著崇禎皇帝所講,眸中皆閃爍著精芒,露出恍然的神情來。

對啊。

之所以有中飽私囊、偷稅漏稅的情況,那根源不就在于此嗎?

倘若不會造成京城各門閉塞,耽誤百姓出入的話,那利用這一情況,去打掩護,湖弄了事的現象,豈不就從根源解決了?

「只是陛下,要叫運進京城的各類所需,在宵禁後進城,是否會出現一些隱患?」畢自嚴開口說道。

「能有什麼隱患?」

崇禎皇帝面露笑意道︰「此事叫順天府衙跟九門提督府,提前做好交涉,針對此事定下相應規矩,各司其職不就行了?

九門提督府負責各門守備,針對稅收之事,可賦臨時抽查的權力,事後可遞交到順天府衙這邊。

若是沒有問題就一切照舊,倘若出現問題,順天府衙這邊,可以根據九門提督府所遞公函,對涉及到的人員進行懲處。

與此同時,崇文門稅關下設稅丁隊伍,專司盤查所運貨物,收繳進城稅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轄職權。

孫卿所拿的那份繳稅報單,是需進城的運貨車隊,提前根據所運之物的數量,如實的填報上去,倘若存在所遞報單與所查不符,那就是偷稅漏稅,按章辦事就是了。」

「陛下英明!」

孫傳庭眼前一亮,拱手作揖道︰「陛下所定整改措施,是重設了崇文門稅關制度,從根本解決了問題,還引入九門提督府、順天府衙交叉監督。

如此一來,即便某一衙署的人被拉攏收買,但其他衙署的人,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就能第一時間進行處置,對涉事之人進行嚴查嚴懲!」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說道︰「若是不進行這樣的整改,難免會受到所謂利益牽扯、人情往來的影響,繼而導致中飽私囊、偷稅漏稅的情況發生。

所以只有從源頭著手整改,才能解決實際問題,這個繳稅報單,是減輕崇文門稅關的關鍵,可大批進行刊印,一切照章辦事。

朕前兩日算了一筆賬,若是照此進行整改,僅崇文門稅關一地,每年所征稅收,可破百萬兩稅收大關,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本該國朝收繳的稅收,絕不能再落入個人腰包,對先前在崇文門稅關的官吏,都必須嚴厲追查。

還有這整改崇文門稅關一事,你二人必須要負責好,畢卿分管,孫卿主抓,遇到問題可踫頭研討,若遇不能決之事,可向朕稟明情況。

九門提督府那邊,朕會下一道口諭,叫孫祖壽配合好。」

畢自嚴、孫傳庭此時的心思,全集中到每年可破百萬兩稅關上,倘若真是那樣的話,這對國庫而言,無疑是件大好事啊。

從先前不到十萬兩,到破百萬兩,這中間的跨度太大了,以至于畢自嚴的心里,多少有些難以置信。

然對孫傳庭來講,他卻相信崇禎皇帝所講,畢竟此次崇文門稅關一事,是天子事先給他指的方向。

若是沒有天子的指點,孫傳庭絕不會注意到崇文門稅關,大明對商稅一事,歷來都不是很重視的。

不過孫傳庭也清楚,真要做整改崇文門稅關一事,必然會牽扯到很多人,也將觸踫到眾多群體的利益。

「兩位卿家,放心大膽的去做。」

崇禎皇帝站起身來,朝孫、畢二人走來,面露肯定的說道︰「這件事情能否做好,將關系到我大明所設稅關,後續推動整改一事,一個崇文門稅關,都牽扯到這麼多利益,那別的稅關呢?

若是國庫每年能增收幾百萬兩稅收,朝廷又何須拆東牆補西牆,行攤派之事?

此乃國本所在,望兩位卿家能明曉其中利害,不必擔心其他,朕會給你們撐腰的,涉及到誰,該懲罰懲罰,該處置處置。」

「臣等定不負陛下厚望!」

畢自嚴、孫傳庭忙拱手作揖道。

叫肯干實事的人,多做實事,給予他們相應的特權和底氣,是崇禎皇帝定下的標準,這樣出現任何問題,他也能從容的去應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