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七章 崇禎論兵(1)

賢達們,崇禎皇帝需要支持!求推薦票,求月票,求打賞!

……

在沒有便捷的傳訊設施前,一味地將兵權死死攥在手里,那無疑是取死之道,崇禎皇帝很清楚這一點。

但給哪些人放權,給哪些人收權,又是一門極深的學問,甚至往往一個決斷,都能引發全線的崩盤。

「有孫卿在薊州坐鎮,朕相信周遇吉他們,一定能掌握前線戰況的。」崇禎皇帝神情堅定的說道。

「勇衛營,是朕一手締造的,他們的本領如何,徐卿跟周卿,先前在安化寺那邊,也都瞧見了。

現在朕想說的,是袁崇煥那邊,兩位卿家是怎麼看的,又是怎樣想的?」

處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下,遼東督師袁崇煥這個人,是不管怎樣都繞不開的,其在大明朝野間,有著極深的影響力。

在崇禎皇帝的眼中,袁崇煥就是個大老虎!

上到內閣,下到遼前,都有跟他關系匪淺的人,靠著他的那套平遼理念,還真有一幫堅定的支持者。

王洽猶豫再三,對崇禎皇帝拱手道︰「這…陛下,臣以為,若袁崇煥此時抵達山海關,定會積極向遷安城一帶,譴派斥候了解實況。

臣此時心中推測,袁崇煥應該掌握不少情況,有趙率教所領軍機處上諭,在關錦寧援軍抵達山海關後,所部會緊急趕赴遷安城,以補強永平府一線防務。

只要東西兩側防務,我大明能牢牢掌握住,就算在此期間,建虜攻破遵化、三屯營兩地,那我大明還是佔據著一定優勢的。」

王洽的這番講述,在崇禎皇帝的眼中,算是最樂觀的一種情況,現在他心里擔憂,袁崇煥在知曉當前局勢後,會為了自己心中所生的一些想法,做出激進的舉措。

「王尚書,本官倒是有些不同的看法。」

徐光啟皺眉說道︰「有一處要點,你始終沒有弄明白,造成當前國朝震蕩的起源,是袁崇煥錯誤預判,建虜對待遼前的態度。

再加上袁崇煥所提削減薊密永三協防務,導致我大明在關內一帶,沒有多余的兵馬,外派到長城防線之外,做出相應的預警。

那麼我們就不得不重視一件事情,在袁崇煥緊急從寧遠城那邊,趕赴到山海關一線後,掌握了當前的一種情況,其是否會過度揣摩,陛下為安穩關內各處秩序,而做出的相應調整部署,其實是針對他的這件事情。」

「……」

王洽沉默了,眉宇間透著幾分憂色,其實徐光啟所講之言,在他心中也想過,只是不敢細想下去。

當前朝堂上誰不清楚,天子對于袁崇煥的態度,到底是怎樣的,若是信任的話,又怎會頻頻以軍機處之名,對沿線做出相應部署呢?

叫孫承宗以欽差之名,坐鎮薊州,總攬臨設前中後三衛防務,這擺明就是分袁崇煥的權嘛。

「徐卿所言甚是!」

崇禎皇帝正色道︰「朕對袁卿,絕無任何怪罪之意,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過多的追責已無濟于事。

當前對我大明來講,當務之急,是解決建虜進犯一事,確保關內安定,所以我們不得不慎重考慮,袁卿若對朕有誤解,該怎麼辦。」

對于袁崇煥的處置,崇禎皇帝定是要處置的,叫這樣一位剛愎自用,把名聲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還攜勢以迫皇權的封疆大吏,就算是不殺,也不能再放他回遼東了。

更不要去說,袁崇煥與皇太極之間,極有可能私底下存在聯系,就算是皇太極的離間,亦或者真的這般,崇禎皇帝對袁崇煥的信任,已然是破滅掉了。

「陛下,若臣是袁崇煥的話,那定會先率部進駐遷安城。」徐光啟想了想,指著眼前的地輿圖,說道。

「到時再分兵往豐潤、三屯營兩地進發,繼而給建虜造成一種假象,我大明以形成完整的包圍圈,只等著他們建虜進圈子了。

甚至為了做足誘敵的假象,袁崇煥會以遼東督師之名,強令玉田、豐潤等地兵馬,配合他的這次行動。

如此一來的話,勢必會對東線駐防情況,造成部分地域兵力空虛的態勢,倘若建虜了解到情況,不再以進犯神京為主,反調轉馬頭,一路南下,那天津三衛這處通衢要地,必然會在建虜的打擊下!

天津這處通衢要地,向來是朝廷督餉重地,倘若被建虜劫掠,那對我大明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啊!」

徐光啟的這番話,叫崇禎皇帝陷入到深思之中,受自己的影響,己巳之變的時間線,其實已然發生偏轉。

一味地拿先知先覺那點優勢,來套用到現有局勢中,必然是要吃大虧的,所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通盤的考慮問題,才是最關重要的。

「天津那邊馳援的兵馬,當前行進到什麼位置了?」

崇禎皇帝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地輿圖,說道︰「還有登萊那邊馳援的兵馬,是否已乘坐海船抵達天津大沽一帶?」

王洽道︰「回陛下,據前日所收軍報,天津馳援的兩萬兵馬,由天津總兵官王洪親率,行進至河西務一帶。

另登萊方面的援軍,尚不清楚具體情況,不過依臣之見,登萊總兵官張可大,聞戡亂救國之詔,定會親率援軍趕來京畿。」

「太慢了!」

崇禎皇帝沉聲道︰「這王洪是干什麼吃的,天津背靠漕運,過去這麼長時間,才趕到河西務一帶。

軍機處這邊,即刻明發上諭,叫王洪率部趕赴玉田,三日內必須趕到,若逾期為止軍法從事!

另派人,趕赴天津三衛,若登萊援軍抵津,即刻北上,暫駐寶坻,歸營州臨設中衛管轄。

還有,鎮江那邊的援軍,若抵津,則命他們即刻北上,趕赴通州,歸通州臨設後衛管轄。」

「臣領旨!」

王洽聞言,當即拱手應道,隨後便前去一旁,招輪值的軍機參贊,即刻擬定上諭,並安排人手,準備前去宣讀上諭。

設立軍機處的好處,在與不必糾纏于群臣所議,崇禎皇帝所想之事,能第一時間傳報出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