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章 各自為政的朝堂,不要也罷

孫承宗,保定高陽人,天啟皇帝的帝師,沉毅而多謀。

在大明最危難之際,算是兩度力挽狂瀾,出鎮遼東,所提步步為營、削弱建奴之策,叫糜爛、危機四伏的遼東局勢,得以短暫穩定下來。

然孫承宗在遼東所行之策,對財政日漸枯竭的大明來講,見效慢,耗資嚴重,成了大明最沉重的負擔。

這也使得孫承宗的所作所為,飽受極大的爭議。

「老臣孫承宗,叩見陛下!」

在曹化淳的引領下,神情有些憔悴的孫承宗,緩步走進正殿,見到面露笑意的崇禎皇帝,恭敬的拱手作揖道。

「孫卿,一別京城數載,朕心里甚是想念啊!」

崇禎皇帝笑著走上前,伸手托住孫承宗的雙臂,說道︰「朕自登基以來,一直忙于國朝政務,直到今日,才得以召孫卿進京。」

「老臣惶恐!」

感受到崇禎皇帝的熱情,孫承宗一時有些不定,再度拱手作揖道︰「陛下,當今北直隸這邊,戰況如何了?」

實干派出身的孫承宗,心里很清楚,此次天子下詔,命他趕赴京城,到底是為了何事。

當初在天啟五年時,受朝堂局勢的影響,被迫發動柳河之戰,以檢驗自身于遼東成果。

卻出于種種緣由慘敗,這使得朝中彈劾、反對聲不絕,為穩朝堂局勢,孫承宗請辭遼東經略,賦閑在家。

然他的心,卻始終牽掛著遼東。

「孫卿你來。」

崇禎皇帝走上前,抓住孫承宗的手,便朝所掛地輿圖前走去,孫承宗有些錯愕,然心中卻生出感慨。

眼前這位天子,與熹宗皇帝一樣,不拘小節。

「孫卿,你來看看,此乃朕復盤的北直隸戰況輿圖。」

松開孫承宗的手,崇禎皇帝指著眼前的地輿圖,說道︰「這些標注紅色的區域,是我大明各部駐扎的兵馬。

那些標注藍色的地域,則是建虜所在。

至于藍線勾勒的箭頭,則是朕站在寇邊建虜的角度,思慮再三後,可能會展開攻勢的作戰意圖。」

「這……」

孫承宗听聞此言,心中大驚,皺眉盯著,眼前這副奇怪的地輿圖,腦海里開始浮現出,順天府、永平府一帶的地形地貌。

早先在遼西劇變之際,國朝震動,為保山海關一帶局勢穩定,孫承宗一路從京城要地出發,朝山海關巡視。

故對去往遼東之地,所途徑的山山水水,可謂是清楚至極。

「陛下,若按您所標注的這些,那建虜東西兩路大軍,已破龍井關、大安口,並且建虜兵馬,還在攻打喜峰口。」

孫承宗緊皺眉頭,順手抄起一旁放著的長棍,指著幾處地方,說道︰「那他們的意圖很是明確。

這建虜奴酋皇太極,想合圍攻打遵化,為不久後,揮師西進攻打京城,在謀取相應的退路。」

講到這里的時候,孫承宗陷入到沉思之中,顯然是在思考,率領建虜八旗的皇太極,接下來到底會做些什麼。

「孫卿,朕現在推測,喜峰口已被建虜實際的主力攻破。」見孫承宗沉思起來,崇禎皇帝遂講出自己所知真相。

「陛下,倘若是這樣的話,那局勢對我大明就會很不利!」

孫承宗皺眉說道︰「當前建虜八旗主力,已破掉龍井關、大安口,甚至連喜峰口這處要隘,也有很大的可能,被他們攻陷下來了。

那遵化、三屯營兩處要地,就暴露在建虜兵鋒之下。

擺在明面上的,正是陛下所預想的這種態勢。

建虜奪遵化、三屯營,後殺奔營州,再破三河,最後攻打通州,最後建虜主力,匯聚京城一帶。

真要是這般,那屆時京城必然大動。

在行此作戰部署期間,進犯的建虜主力,定會抓住我軍回援的心思,或許還會沿途進行設伏,以吃掉回援的各部援軍。

而老臣更擔心的是,殺進關內的建虜主力,在皇太極的統率下,到底是先東進,還是西進!!」

到底是孫承宗啊,真不愧是明末督師啊!

對當前的戰局,洞察的很是到位,所提擔憂也很中肯。

西進京城,東進永平府,這是建虜所獲的戰場主動權,朝中的那幫大臣呢,也為此是爭論不休。

甚至還有一些大臣,提出朝廷放棄干預,叫遼東經略袁崇煥,來全權負責此戰。

對吹噓出五年平遼的圓嘟嘟,為樹立自己督師威儀,做出矯詔擅殺性情桀驁的毛文龍之舉,繼而導致大明于遼東一線,失去了一條側翼威脅建虜的要線。

崇禎皇帝是真的不敢,將所謂的希望,都寄托在袁崇煥身上。

「孫卿,你可知曉,當前的朝堂之上,就此事而爭論不休?」

知曉己巳之變詳情的崇禎皇帝,並沒有正面回應,孫承宗所提見解,而是平靜的說道︰

「東進、西進的本質,其實就是我大明的戰守之論,而這也成了爭吵的要點。」

「孫卿,你是輔佐過先帝的老臣,若是熹宗皇帝,遇到政出多門的朝堂,應該會做出怎樣的決斷?

還請孫卿,給朕解惑一二。」

「陛下,老臣……」

本只是探討當前戰局,可孫承宗在听聞崇禎皇帝所講,眉頭微蹙,臉上露出躊躇的神情,一時真不知該講些什麼。

雖說他賦閑多年,然這幾年間,朝中的局勢如何,孫承宗還是知曉一些的。

自眼前這位天子登基稱帝後,權傾朝野的魏忠賢死了,橫行一時的閹黨被清算,先前被打壓的東林黨,再度起復。

如今魏忠賢之罪,早已蓋棺定論,而借清算閹黨之義,起復的東林黨,把持著朝堂的局勢。

他一個白身,眼下還真沒資格妄議這些。

「孫卿,可是覺得無處可說?」

將孫承宗這般,崇禎皇帝面露笑意,眸中卻閃爍著冷芒,道︰「那朕來說吧,這次建虜寇邊,肆虐京畿要地。

叫朕突然明白一點,這政出多門的朝堂,不要也罷!」

轟!

孫承宗心中大驚,臉上露出驚駭之色,他萬沒有想到,崇禎皇帝會講出這些。

「眼下朝中的這幫大臣,都在自己心中,打著各自的算盤!」

崇禎皇帝有些激動,沉聲說道︰「想謀取相應的權勢,以滿足自己的私欲,好照應自己的派系!

嘴上仁義道德,背地里干的勾當,卻叫人極為憤慨!!

孫卿,你說朕要他們有何用!?」

「陛下……」

孫承宗難掩內心驚駭,對情緒激動的崇禎皇帝,垂首行禮道,想要說些什麼,但卻又說不出口。

像方才所講之言,真要傳出宮外,只怕朝堂之上,又該生出波動了。

「孫卿,你先別急著勸諫朕。」

崇禎皇帝走上前,拉起垂首行禮的孫承宗,淡笑道︰「朕下詔,將孫卿召回京城,是想叫你幫朕分擔子的。

朕先前太信任那幫文官了,以至于捅出這麼大的簍子,還想著相互推諉,力求麻煩不上身。

所以有些權柄,朕要集中收回來,孫卿,你先看看朕草擬的中旨,再想想,如何在朝中堅持自己的主張。」

說到這里,崇禎皇帝伸手示意,在旁候著的王承恩見狀,忙踱步朝御案走去,將那份打開的中旨捧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