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2章 新世紀經濟危機(五)

1904年1月8日。大周朝廷發布消息,從即日起,所有參與軍工生產的企業,訂單付款將走工部的賬戶。絕不延遲付款。

但這消息並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上海各私人錢莊都為了消化這次‘紅利’’,在金融波動里上躥下跳。最初的幾家錢莊目的只是為了多吸收些存款,然而這行動直接引發了擠兌。

到了1月11日。好幾家錢莊在擠兌的巨大壓力下,開始停止給儲戶支付現金。這下,關于銀行里面沒錢的消息不脛而走。民眾反倒焦慮起來,開始從各個錢莊不斷取款。

等大周總錢莊注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擠兌風潮已經在上海泛濫起來。氣的戶部與總錢莊的官員大罵吳家是王八蛋。

可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戶部與總錢莊也很清楚,民眾的反應是應激性的。屬于一種群體效應。的確,很多資金的調動目的明確。普通民眾們取錢的目的不難理解,他們听說錢莊沒錢了,又見到那麼多人跑到錢莊門口排著長隊取錢。當然擔心自己辛辛苦哭積累的存款會因為錢莊倒閉而化作烏有。自然要取出來,才能安心。

然而錢莊的錢,很大一部分都用在放貸上。銀庫里面並沒有那麼多現金。儲戶可以隨時取錢,錢莊放出去的貸款卻不是想收就收。

大周戶部這邊有人提出可以暫時借鈔票給這些錢莊。卻被兩個問題暫時擋住了。

第一個問題。借的錢收取利息麼?

第二個問題。該如何審核這些錢莊是否有資格獲得借款?

戶部的這些人官員們都遲疑不決。大家都是官員,做到現在的位置上,誰都不想讓自己的履歷上被涂抹上污跡、

第一個問題或許還好說,銀行間互相拆借的利息很高,這次可以找一個比較合理的利率。

第二個問題卻難以解決。上海那邊的錢莊出了不少事情,如果短期內借錢給那邊的錢莊,很那查清楚那些借到錢的錢莊會不會出事。

問題就交到戶部尚書的手里。戶部尚書四兩撥千斤,告知大周總錢莊那邊,‘既然這是錢莊事務,大周戶部願意支持大周總錢莊’。

這可把大周總錢莊的負責人弄到氣炸。沒錯,大周總錢莊的確名字听著好像管所有事情。大周總錢莊本身並不是大周所有錢莊的上司。

200年前,大周高祖請出蔡丞相之後,蔡丞相下令建立大周總錢莊。在那個時候,大周總錢莊是大周朝廷的總錢莊。

之後的200年中,大周總錢莊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先是將戶部鑄造官銀的工作接過去,之後又承接了發行金幣、銀幣、銅幣、輔幣的功能。

在這個階段,大周總錢莊為了完成差事,甚至雇佣過一賜樂業人。在了解世界各國的貨幣種類,以及世界各國貨幣中含有的貴金屬比例上,一賜樂業人是這個世界上的大行家。

大周在接觸了一賜樂業人三十年後,對這個民族里面從事金融業的家伙感受極差。從事金融業的一賜樂業人好像融入了天生的吸血鬼基因,就是樂于放債。尤其是那種暴利型的債務。通過債務逼得那些借債人換不起,再通過司法體系沒收借債人的財產。

這種做法與大周的傳統道德完全抵觸。

好在大周不缺乏聰明能干的人。學會了分辨金銀的技巧,記錄了足夠多的貨幣種類。大周就趕緊把這幫一賜樂業人送回他們前來的大周之前待著的國度。

而且大周錢莊此時也進入了另一個新階段。隨著制造紙幣的技術快速提升,大周總錢莊的職能又變成了發行紙幣。

到了這個時候,大周總錢莊的職能才勉強到了蔡丞相在開國之初指出的水平。

在蔡丞相的設想中,大周總錢莊並不執行如普通錢莊那樣的賺錢業務。大周總錢莊只是負責發行貨幣,負責制定貨幣政策。賺錢的事情是那幫商業銀行的工作,並非大周總錢莊的工作。

隨著金融業的發展,大周也出現了‘央行’的明確理念。負責制定貨幣政策,負責制定利率的央行。

但是央行的權力這麼大,讓各地錢莊相當抵觸。畢竟掌握了靈活的利率制定權,就意味著那些錢莊能夠自行面對各種盈利機會。

現在戶部把這麼重要的事情扔給大周總錢莊。總錢莊當然要罵娘了。

在會議上,總錢莊的副頭笑道︰「若是我等再看看,會不會有人先提出由央行管理基準利率的要求?」

此言一出,總錢莊的與會人員有人驚訝,有人歡喜。但全都來了精神。

1月13日。日本國內報紙上刊登《大周上海股市動蕩,錢莊都陷入危機》的消息。日本百姓們並不明白大周發生了什麼,更不可能理解大周發生的事情是被什麼所驅動。

現在的日本國民只要看到大周的經濟不好,就感覺開心。

比較有知識的日本國民議論紛紛,表示這樣的局面下,大周應該知道日本的厲害。

沒知識的日本國民完全搞不清楚這些事情代表了什麼。

處于有知識與沒知識之間的國民,已經吆喝著要膺懲暴周。大周不僅要放棄朝鮮,更要割地賠款。

這樣的情緒在日本主要城市內傳播擴散著。甚至驚動了日本明治政府。

與民間的歡樂氣氛相比,明治政府內部可以說喜憂參半。日軍並沒有能完成戰前制定的目標,的確引發了憂慮。憂慮的內容是,日本積攢的錢花光了,又背上一債務。這些錢該怎麼辦呢。

除了憂慮之外,日本都是歡喜。到現在為止,日本內部評價,認為日軍已經拿出了最大的能力。在運氣上也非常不錯。

日本高層並非自欺欺人之輩,他們很清楚日本與大周之間的實力差距。如果沒有出現大周與英國進行海軍大戰,日本挑戰大周只有死路一條。

所謂賭國運,賭的就是極低的幾率。日本到現在為止,已經不可能實現賭國運的目的。即便如此,英國與美國的介入,已經足夠讓日本感受到了驚喜。

美國態度相當直白,決不能讓大周干翻日本。只要日本還在,美國在太平洋就不會完全受制于大周。

英國更是努力讓日本清楚,只要日本肯當做**的排頭兵,英國就不會讓大周干掉日本。

包括那些債務,英國也表示,會通過強化貿易,包括強化英日貿易以及美日貿易來解決。

這可是把日本高興壞了。英國是當今世界上的海軍霸主,美國經濟十分發達。有這兩個國家的介入,大周完全拿日本沒辦法。而日本也有機會徹底擺月兌大周的經濟影響。這是戰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至于日本與大周為敵這件事。從開戰前,日本就很清楚自己沒有別的選擇。如果不能擺月兌大周經濟影響,日本就只能蜷縮在大周手下。

所以當日本政府內有人覺得國民中過度樂觀的態度或許會影響之後得日本政府聲望,明治政府內的高官雖然知道這指的是什麼,卻也沒有特別在意。

所謂的落差,指的是日本必然要與大周議和。一旦議和,日本肯定啥也得不到。這樣的現實與日本國民認為可以獲得許多戰利品的認知會沖突。

但是當下的非得讓日本感受到一種勝利的認知。一旦讓日本國民感受到失敗的可能,就會出失敗主義言論。那可就得不償失。

1月15日。一支英國商船隊抵達了港口,運來了大量日本需要的機械設備。16日,美國商船隊抵達日本,運來了各種廢鋼鐵。同時把日本堆積的生絲等貨物運走。兩國不僅沒有欺騙日本,更是運來了日本急需的東西。這讓日本更放下心來。

而且在歐洲的市場上,日本債券也變得出乎意料之外的好賣。

日本在歐洲的專員發回了熱情激烈的報告。歐洲各國看日本打到現在局面,完全相信日本乃是有能力挑戰大周這個頂級列強的二流列強。

日本專員也有密電。密電中把一些更深層次的消息報告給日本明治政府。此次日本的確削了大周的面子,影響了大周的形象。

英國的形象同樣遭受很大影響。大周與英國進行的南海大戰,展現出與英國勢均力敵的戰斗力。如果是以前,英國大艦隊肯定要前往南海,重創大周艦隊。以維護英國這個海洋霸主的臉面。

然而英國卻沒做到。因為俄國海軍在黑海的行動,就將遭受很大損失的英國大艦隊釘在地中海。所以英國的海洋霸權同樣遭受到了影響。

為了能夠挽回顏面,英國選擇與日本拉近關系。除了日本是太平洋上唯一能夠牽制大周的國家,讓英國離岸均衡政策有發揮空間之外。英國也急需一個盟友,來強化英國的力量。

歐洲各國對于英國這根幾百年的攪屎棍非常了解,自然也看好日本。

局面如此大好,日本明治政府心情愉快。甚至考慮該怎麼才能獲取更多的好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