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38章 賭桌上的籌碼們(三)

日本陸軍元帥大山岩高亢的聲音在御前會議中被听得清清楚楚,「陛下。我們在東海岸不斷進軍。大周軍為了解決遼東半島的危機,已經開始抽調兵力。要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利用海軍在日本海運輸更多軍隊,直接在北部港口登陸。在朝鮮東部的戰局已經接近勝利!」

也難怪大山岩如此激動。此次對大周作戰的計劃從十年前就開始制定,中間數次進行了大改。能走到今日的確很不容易。

大周那邊有句話,叫做‘計劃趕不上變化。’日本這邊為了推行日本中心論,所以沒全部照搬。而是用了日語進行了套用。不過本意完全一樣。

或許是當時計劃修改的太多,所以各種情況反倒都有所商討與爭執。等日軍從英國那邊得知大周軍南洋艦隊損失大量主力艦之後,很快就拼湊出了現在的計劃。

大山岩自己就提出過不少修改意見,也有他自己的整個戰役發展期待。所以在大山岩看來,現在的這份計劃實屬面目全非的殘次品。

可現實就是這樣冷酷無情。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戰術因為勝利而正確。

不管是之前的哪一種版本的對大周作戰計劃,都是建立在奪取制海權的基礎之上。

這不是當前這批日本軍人想出來的。而是對于300年前壬辰戰爭經驗的總結。

豐臣秀吉指揮日軍殺入朝鮮,就是在豐臣秀吉的水軍擊破了朝鮮水軍後,獲得完全的制海權後展開。

當露梁海戰後,日本水軍遭到重創。日本從海上撤走了各路部隊後,就結束了戰爭。

再之後,豐臣秀吉病死。關原之戰爆發,摧毀了豐臣家的德川家建立起德川幕府。隨即選擇了與華夏和平政策的三百年時光。

大山岩說完了日軍佔據全面優勢的朝鮮東線戰場。明治並沒有讓其他大臣說話,而是觀看著沙盤。

朝鮮多山,非常不利于大兵團作戰。北部多山,南部則是一種丘陵與盆地。南北之間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局面。

而且這麼一道狹長的半島,中間又隆起一座中央山脈。這座中央山脈讓朝鮮半島西海岸與東海岸構成了兩個大的戰場。

日軍的計劃中,就是分成南部、東部、西部,三大塊戰區。優先順序也是南部、東部、西部依次排序。

最優先的當然是南部戰區。如果連朝鮮南部都無法佔領,就完全談不上之後的戰斗。日本的目的是佔領整個朝鮮,而不是拼盡全力去消耗大周。為了佔領整個朝鮮,就必須先佔據朝鮮南部。

大周71軍1師曾經是大周最靠南的一支軍隊。這支軍隊雖然沖出了包圍圈,最後從瑞山那邊月兌逃。但是大周軍在朝鮮南部的據點也已經龜縮在漢城。而且漢城守軍也遭受重創,能否堅持下去都是個問題。

整個朝鮮南部已經被日軍奪取,算是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核心目的。

接下來日軍要解決的就是朝鮮東部。根據大山岩所說,這個目的也即將達成。日軍利用朝鮮北部中央山脈隔斷東西的地理形態,發揮出吃苦耐勞的本質。正通過崎嶇的中央山脈一路北上,對大周軍在東線的部隊發動進攻。

如果大周軍不繼續撤退,日軍很可能將東線的大周軍包圍殲滅。然後一路推到大周與朝鮮的東部邊界圖們江口。達成東線目的。

確定了自己對戰局的理解沒錯之後,明治才看向了軍中另外一名重鎮,山縣有朋。

山縣有朋趕緊敬禮,然後指著遼東半島上一眾日軍小旗,「陛下,有了全新的運輸登陸艦,大日本帝國的陸軍已經順利在遼東半島展開。」

在此前,山縣有朋的口風可是非常緊。根本沒有向日軍軍部完全公開他的計劃。這個計劃只有極少數的幾個人才知道,其中就包括明治、大山岩,伊東祐亨。

畢竟在明治政府里面並非只有主戰派。其中也有不少是看著並不可靠的懷疑派。山縣有朋甚至懷疑有些人只怕與大周暗通款曲,或者與被推翻的德川幕府私下溝通的家伙。

此時山縣有朋終于能夠把整個戰爭計劃里面最凶險,也最大膽的部分講出來。

「既然要交戰,那就一定要把戰爭打到大周的土地上去!」山縣有朋大聲說道。

明治當然知道這個計劃,但是他只是靜靜的听著,並沒有因為山縣有朋的大嗓門而表達不滿。

倒是那些第一次全盤了解戰爭的不少將官們被這麼堅定的態度弄得頗為緊張。

山縣有朋繼續講述這場賭局里面最大的,也最危險的一部分。

豐臣秀吉進攻朝鮮,海軍只能在對馬海峽這一代維持優勢。

日本水軍在開戰時,擁有1000余艘艦船,到戰爭末期已發展到3000艘左右,其中體型較小的關船居多,另有一部分體型較大的安宅船。數量雖然可觀,但構造簡單,性能較差。裝備的武器為銃(即原始的滑膛槍炮)、槍、弓矢、倭刀等。

而明朝在朝鮮戰場投入的兵力約4.5萬人。其中水師1.3萬人,戰船500余艘。戰船的種類繁多,有福船、樓船、槽、沙船、蒼船、銅絞艄、海舫、八喇虎等。戰船的武器精良,除弓、弩、刀槍、矛等冷兵器外,還有大量火器,如佛郎機、虎蹲炮等。據史料記載,明軍火炮的射程最遠可達3000米,而日軍的只有100—200米。

這樣的戰斗力對比,讓大明與朝鮮聯軍能夠以少勝多。在露梁海戰之後被迫全面撤退。

即便如此,在島津與立花家軍(共一萬七千)受毀滅打擊的同時,困守在順天城的小西行長部一萬三千人則從南海島另一端跑掉了,同時日方主將島津立花也得以全身而退,則參戰的島津立花軍應當還有殘部月兌離戰場。沖破封鎖線的日軍又與早在釜山等待的加藤清正一萬人,黑田長政與毛利吉成各五千人會合,撤回日本。

這次戰爭前,山縣有朋一系經過認真研究,最終確定,如果日軍繼續豐臣秀吉的那種戰略態勢,只是進攻朝鮮,注定無法成功。

成功的唯一可能,就是在遼東地區給與大周軍以沉重打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