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6章 戰場的好運(二)

分艦隊司令鄧世杰只是稍微想了一下發出‘自行決斷’電報的人是誰,就把這個念頭拋諸腦後。

眼前的戰斗已經明確,日軍五艘戰列艦分兩路進攻大周的即墨與金州。大周四大造船廠,從北往南分別是,金州造船廠,天津造船廠,即墨造船廠,上海造船廠。

即墨與金州就佔了其二。即墨造船廠在即墨灣中,入口有要塞防御。那可是連大周的戰列艦編隊都無法突破的重火力,日本海軍絕對殺不進去。如果是鄧世杰指揮日本海軍,大概會想辦法封鎖即墨灣,讓海灣內的戰艦暫時不能出戰。

金州可就不好說了,那里有要塞,但是要塞並非要防御造船廠。

此時唯一辦法就是趕到渤海入口,與那邊的艦隊匯合。否則的話,一旦渤海入口的艦隊通過水雷什麼的封鎖了渤海入口,以天津為母港的艦隊就只能作壁上觀。

海戰依舊在進行,但是日軍越來越不敢再繼續追。這也在鄧世杰意料之內。如果想封鎖即墨港,就非得在墨港內軍艦的鍋爐燒好前趕過去不可。

鄧世杰也有點慶幸。如果自己稍微保守些,率領艦隊南下回即墨港。那就會遭到日本海軍的一路追殺。

無線電往來傳遞消息。發出要鄧世杰‘自行決斷’的人坐在沙盤前,看著沙盤上不斷變化的軍艦模型沉思不語。參謀們也不敢大聲說話,都低聲的傳遞消息,根據最新消息在沙盤上移動艦艇位置,並且添加新發現的日本軍艦。

打破沉默的是海軍司令李琦元帥,「聖上,臣方才驚慌失措……」

「別說這些。我們都沒想到戰爭竟然會變成這樣。」大周聖上李長遠阻止了李琦元帥的請罪。

李琦趕緊說道︰「現在看,鄧世杰的選擇很對。」

李長遠陛下點點頭,「看來海軍選拔出不少人才。」

李琦元帥沒想到皇帝竟然會這麼說,愣了片刻,眼圈微微發紅。海軍巡邏船見到了日本艦隊直奔金州外海,立刻就發了電報。海軍參謀部第一時間把消息傳遞到宮里。

沒想到就在海軍參謀部剛得到日本不宣而戰的消息時,聖上就到了海軍參謀部。

听到參謀部要鄧世杰無論如何都要擊敗進攻即墨的日本艦隊,聖上下旨,‘讓鄧世杰自行決斷’。

李琦元帥當時是無比絕望與沮喪。光是這話,就幾乎是剝奪了李琦與參謀部的指揮權。

然而聖上在發布了那一條命令後就閉口不言,再開口的時候卻是對海軍參謀部的稱贊。依照陛下的性子,絕不是敷衍海軍參謀部與李琦。也就是說,海軍參謀部的確能想到日本竟然如此不顧一切,可陛下並不準備追究此事。

這樣的寬容對于海軍參謀部與李琦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

定了定神,李琦元帥專心看著沙盤上的變化。看著看著,眉頭不自覺的皺了起來。自己已經丟了臉,此時李琦也沒什麼顧忌,直接說道︰「陛下,臣以為,日本海軍不太像是要攻入渤海。要不要向朝鮮發電報問問?」

「嗯。問問也好。」大周皇帝答道。

李琦趕緊安排人。此時海軍參謀長董志申趕緊說道︰「陛下,日本難道是為了朝鮮?」

李長遠陛下沒有回答,反倒微微嘆息道︰「唉。若是前年就令朝鮮內附,大概就不用擔心這個。」

此言一出。大周海軍將令們都明白了聖上的判斷。因為,海軍將令中不少人都參加了兩年前的討論。

大周對朝鮮保持著從大明時代就開始的政策,維持華夏朝廷與朝鮮的宗主國與藩屬國的關系。並沒有兼並朝鮮的打算。

然而前去‘平叛’的平叛軍司令將朝鮮國內情況告知朝廷後,還是引發了一次討論。

朝鮮國內局面已經不是危殆,而是徹底糜爛。如此局面也讓經歷過30年之亂的大周群臣深有感觸。

大周之前國內糜爛,是因為170年的科舉制度養出了大量士紳階層。這批人乃是純粹的食利階層,不事生產,不懂經營。就是趴在佃戶身上吸血。又因為士紳的一定特權,維持著他們的地位。

而戰敗的苦果讓大周上下都明白了,非得徹底工業化不可。不管工業化進程多麼艱辛與苦澀,不管士紳階層對于工業化有多少怨言。這工業化都要堅定不移的推行下去。

食利階層是士紳,反對工業化的也是士紳。1870新政所指出的‘國家公敵’當然就由士紳制度給背了鍋。

大周聖上李長遠在國會發表過一個極為著名的演講,‘大周任何政策都決不能把百姓往死里逼……’

所以看到朝鮮的真實局面,大周朝廷對朝鮮李朝徹底絕望了。

李朝的基石並非百姓,而是‘兩班’。所謂兩班,亦稱士大夫,是古代高麗和朝鮮的貴族階級。上朝時,君王坐北向南,以君王為中心,文官排列在東邊,武官排列在西邊,即「文武兩班」。朝鮮的兩班專指上朝會的官員延伸到兩班官員的家族及家門。

士大夫,自然是士紳。大周文武們所看到的就是一個任由士紳當權,完全不改變國家制度,更不搞工業的國家。

尤其是看了東學黨領袖給大周聖上的奏折中所寫,彼之生存,全仗百姓,何故置吾民于死地?故百姓日夜盼國亡,有言必稱亡國,曰︰‘此朝必亡,非亡不可,何不早亡?’

當即就有以前佃戶出身的官員請求大周聖上立刻宣朝鮮國王入朝覲見,當面斥責。若是朝鮮國王有悔改的能力,派大周官員前往朝鮮監督執行。若是無力悔改,就另立新王。

然而立刻有人提出了更激進的政策,就是令朝鮮國王內附。

發表這般激進觀點的大臣認為,大周內亂中,朝中不乏良臣。而朝廷只是遭遇困難,並沒有到政令不出燕京的局面。

而朝鮮國局面完全不同。內無法家拂士,外無敵國外患者。而大周又只能斥責,不能直接管理朝鮮。1870新政在大周推行中尚且遇到無數阻力,單以大周與朝鮮的傳統關系。絕無風行草偃的可能。

與其讓大周聖上的聖旨毫無用處,還不如直接將朝鮮變為郡縣。那樣方可一勞永逸的解救朝鮮百姓。

之後的討論就變了方向。大周武將們本就不干政,更對于藩屬國沒啥興趣。只能在旁邊听著。

文官們卻討論起如果這麼做的話,之後怎麼辦?

大周的藩屬國與大周比,都是窮的要死。如果兼並了朝鮮,其他藩屬國怎麼辦?

朝鮮還算好,兩邊除了語言不一樣,文字都一樣。可有很多藩國,譬如尼泊爾,那就是完全不同。如果尼泊爾等國要是求內附,要不要接納。而且尼泊爾如果沒有想內附,而是被大周兼並了朝鮮的行動給嚇到了,那又該如何?

總之,文官們考慮的事情與朝鮮百姓的死活毫無關系。雖然不少武將因為出身前佃戶家庭,知道被士紳欺壓剝削到底有多苦,對朝鮮百姓的生活很同情。可武將們也不方便表態。

最後這件事就暫時沒了下文。

此時听聖上感嘆如果當時就該兼並朝鮮,出身富裕家庭的武將們很認同,紛紛表示‘日本或許敢進攻朝鮮國,卻不敢進攻朝鮮郡。’

出身窮苦家庭的武將們則表示,‘當仁不讓,古人誠不我欺。’

到了傍晚,新消息傳到了海軍參謀部。日本海軍已經對釜山港發動了猛攻,朝鮮守軍一觸即潰。日本海軍陸戰隊已經登陸釜山港。

海軍將令們都緊張起來。卻見大周皇帝李長遠陛下松了口氣,竟然起身離開了。離開前丟下一句話,「海軍趕緊根據最新情況制定計劃。」

海軍參謀部的4月5日整晚燈火通明。同樣忙碌的還有陸軍參謀部,以及總參謀部。

海軍司令李琦與陸軍司令林鳳山都到了總參謀部,與大周兵部尚書李岩元帥,總參謀長何繼光元帥一起分析著戰況。

依靠著大周完備的通訊體系,雖然頭半天被打的有些懵,可接下來很快就基本理清楚了日本的大概計劃。

畢竟,日本能夠執行的軍事行動就那麼點選擇。大周這些年也做了不少推演,理出許多方案。

從表面上看,已經完成了總動員的日本擁有48萬陸軍。海軍不太好有個確切數字,只能估算出,包括臨時征召的水手船員,總數有6-8萬人。

這麼多兵力若是想進攻大周首都燕京也不是全然沒有可能。但是燕京重地,除了作為御林軍的83軍十萬人,緊挨著的蘇魯軍鎮,遼陽軍鎮就能調集20萬部隊。稍遠一點點的海參崴軍鎮以及漠北軍鎮更有30萬人馬。

48萬日軍沒可能全部登陸。就算是登陸了,也打到了燕京城下。不過是來送死而已。

日軍合理的目的就是佔領整個朝鮮,守住鴨綠江,要求大周接受日本吞並朝鮮的實事。

先不說大周會不會接受日本的異想天開。當前在朝鮮平壤就駐扎著以71為主力的十萬大周陸軍。能否解決登陸朝鮮的日軍,就要看這支部隊了。

大周總參謀部感覺有些幸運。出于威脅日本的動作,好歹派了71軍前往朝鮮。總不至于被打個措手不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