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三章︰齊蘊博︰你的詩不算七律!

劉龍梁給予了最直接且肯定的評價,且詳細解析道︰

「首先我們來說首聯和頷聯。」

「昔人已乘青鶴去,此地空余青鶴樓;青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這兩聯是從歷史的角度和風景的角度來出發的。翻譯過來意思就是︰昔日的仙人已乘著青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青鶴樓;青鶴一去再也沒有返回這里,千萬年來只有白雲飄飄悠悠。」

「這算是一種寫景,但它寫的又極其巧妙。」

「將年份拉到了千萬年之前,以仙人的名義為這青鶴樓賦予了美妙象征,使得這兩段詩整體大氣磅礡,有種沉重的歷史感;而頷聯說的白雲飄飄悠悠,卻又把這種沉重歷史感拉回了現實。」

「神話與虛擬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結合。」

「所以當我听到這兩段時,便已經對方平小兄弟的作詩水平,有了極高的認可和大致的了解。僅僅這兩段,其水準已經可見一斑了!」

「但是我沒想到的是,方平小兄弟的水平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們再說後邊的兩聯。先說頸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它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

「這段話也是寫景,但景變得更加具化了。」

「漢陽晴川閣,之前來過安市或者登過青鶴樓的人應該都知道,在青鶴樓東邊有一個內湖,內湖中央有一個亭閣名字就叫晴川閣,而亭閣旁邊有兩顆碧樹。如果是白天來到青鶴樓的話,放眼眺望而去歷歷在目,清晰可辨。不信的話大家朝那邊看,現在時間晚了,雖然也能看的到但卻不太清晰了。」

「而在內湖旁邊還有一個湖中島,當地人都稱它為鸚鵡洲,州上長滿青草,繁茂旺盛。」

「所以這一聯詩,貴在寫實!」

「從縱觀歷史的詩句,再到遠處天邊的雲煙,再到近處的碧樹和綠草。」

「這前三聯共四十二字,從大格局出發回到現實,其給人的感覺氣勢恢宏,色彩繽紛,一氣旋轉,順勢而下,絕無半點滯礙。」

所有人靜靜听著劉龍梁老先生的解析,甚至在劉龍梁老先生說那亭閣和鸚鵡洲時,還借著月光往那邊看了過去。確實和劉龍梁先生所說一致,更和方平所作的詩詞一致!

解析完了前三聯,劉龍梁老先生的臉色和表情變得更加興奮且高漲了起來。

「當然,最重要最重要畫龍點楮之筆,還是第四聯尾聯!」

「我們听。」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翻譯過來便是︰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看江面煙波渺渺更使人煩愁!」

「這一下子,便從寫景轉為了抒情,從第一聯的神話到第二聯天邊的景,再到第三聯近處的景,再到第四聯詩人自己的內心!不知何處是自己的家鄉,那煙波渺渺使人煩愁。」

「整首詩,氣象恢弘意境豐富且直入人心!」

「所以不得不說,至少在我劉龍梁看來,這是一首絕佳且上等的好詩!」

劉龍梁說罷,整個樓台上有一半的詩人都面容鄭重的微微點頭,表示對劉龍梁的認同,表示對該詩詞的認同。

站在攝影位置上的幾個對詩詞不太懂的人,此刻看向方平的目光里帶著盡數的驚嘆之情。

他們驚嘆的不是方平的詩詞多好,因為他們不太懂;但他們感覺能讓一個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六十歲老頭,說出如此肯定的話,這本就值得驚嘆了!

少女方憐雪的眼神早已經呆了,她本就是喜愛詩詞之人,更何況方平曾救過她一命,如今又親耳听聞方平作出這種佳作,她的心此刻怦怦直跳,胸腔之中涌現而出了連她自己也說不上的復雜情愫。

直播客小齊的直播間里此刻直接炸裂了。

「我草,方平寫詩也太叼了吧!」

「一直以為方平只是作現代詩牛,沒想到寫古代詩也這麼吊。」

「剛才是誰說方平作不出來好的古詩的?剛才是誰說齊蘊博有肚量的?是誰說方平應該順著台階下來著?怎麼現在感覺真可笑。」

「人方平需要順著台階下嗎?人家既然接受了挑戰那自然是有信心的,不然還來這兒干毛線。」

「樓上說的對,就是就是。」

「好玩!有趣!你們看齊蘊博現在的表情,跟吃了屎一樣。」

直播間沸騰成了一片,而由于矛盾的沖突,直播間的人氣也迎來了水漲船高,如今小齊直播間的觀看人數便達到了二十萬之多,恐怖如斯。

不過現在直播間的彈幕全部都是在說方平的好話。

至于支持齊蘊博的?不好意思,現在人都不見了。

直播間在熱鬧沸騰著,而青鶴樓的樓台之上,眾多詩人們神色各異。

有一半的人默默點頭,表示支持劉龍梁的話和態度;但同樣,還有一半的詩人目光里帶著復雜的情緒。

他們並不是認為這首詩不好,而是他們早在心中給方平下過結論了,覺得方平是一個對古詩詞文化了解不那麼好的人,甚至他們在之前的一個小時里還輪流對方平進行了批判。

而如今,這個被批判的人卻作出這麼美妙絕倫的詩,他們內心當然復雜了!

要說心中最復雜的人是誰?那絕對是齊蘊博,沒有之一。

齊蘊博扭頭看了眼方平,他的眉頭狠狠皺起,那眯起來的眼楮縫里透著幾分嫉恨的目光。

旋即,齊蘊博開口了︰「真沒想到,方平小兄弟在古詩詞方面倒也有不淺的造詣呢!剛才劉龍梁先生已經評析過了,不得不說,方平小兄弟這首《青鶴樓》確實好,無論是在意境還是在其它各個方面。」

「只不過。」

齊蘊博看向方平的目光中,那嫉恨的目光緩緩消失,變得仍然像之前一樣尖薄︰

「如果嚴格按照七言律詩的平仄與韻律來看的話,方平小兄弟這首《青鶴樓》,似乎還是有那麼些不太達標的。」

「七言律詩,為何會被稱之為七言律詩?就是因為它的一個‘律’字。」

「七言律詩的律是有固定套路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但是反觀方平小兄弟這首詩,它的首聯︰昔人已乘青鶴去,此地空余青鶴樓。這一段的平仄規律是中平中仄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平。顯然,它與七言律詩的律調所不同。」

「不僅是第一聯,包括第二聯也出現了同樣的錯誤。」

「頷聯的青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它的調律卻是中仄中平仄仄仄,中平中仄平平平,顯然也與七言律詩的律調不為相同。」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首詩雖然有時空的縱向延伸,且不管是寫景還是抒情都非常到位。」

「但是,它卻連最基本的格律都沒做到,它根本不能稱得上是一首七言律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