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良言難勸該死的鬼,林荀向來保持著這樣的態度,能勸就勸,不能勸拉倒。

至于說史蒂夫卡特的未來?

大家都是成年人,那就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沒道理你吃飯,卻讓別人買單。

之所以多勸一句, 純粹是他不看好史蒂夫卡特,一星半點都不看好。

真要能夠成事,這家伙也不會渾渾噩噩的混到四十歲。

的確有大器晚成的人,不過,並不是每一個中年混子都是大器。

至于說史蒂夫卡特,也就這樣吧!

林荀之所以和他合作, 純粹是這個人熟悉好萊塢, 而且是不會有太大的野心。

畢竟,他要經常往返華夏, 甚至在華夏待的時間更長久。

在這樣的情況下,把公司交給一個野心勃勃的人,那不是自找麻煩。

而且,史蒂夫卡特這個人小毛病不斷,真要對付他,顯然更簡單。

就比如現在,盲目自大。

他該不會真的以為,胖達影視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他史蒂夫卡特努力奮斗的結果。

林(深)荀(藍),加點!

且不說米國那些資本家,一個比一個野心大,一個比一個看不得利益。

面對阻攔他們獲取利益的小螞蟻, 這些人絕對會毫不客氣的踩死。

至于說希杰娛樂和東寶電影公司, 你還真以為人家都是蠢貨?

明明是大股東, 卻把自己的利益讓你掌握?

憑什麼?就憑你是米國人?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兩個公司不過是把史蒂夫卡特當成踏入胖達影視董事會的墊腳石。

可以想象, 接下來的內部競爭中, 無論是任何一方勝出,他們都會離開拋棄史蒂夫卡特。

……

「林荀退出胖達影視!」

「究竟是為何,創始人被迫出局?」

「從資本再次淪為電影人,林荀究竟做錯了什麼?」

……

如果說好萊塢那邊的新聞還正常,那麼來到國內,各種新聞就是五花八門。

只不過呢,其中都有一個共通點,似乎林荀是被迫離開,一無所有。

偏偏,這樣的新聞還非常有市場。

不得不說,普通人還真是被電視劇坑的不輕,似乎離開上市公司,就意味著一無所有。

失去了對上市公司的掌控權,並不意味著他手中的股權就歸屬別人。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林荀的確離開了荀遠影視,只不過呢,他的股份不是憑空消失,而是出售了。

說的簡單點,那就是拿錢走人。

不只是各大媒體關注,就連普羅大眾也非常關注這件事,畢竟林荀可是新晉富豪。

「看吧,我就說這樣的人不長久,辛辛苦苦創建的公司被人搶走了吧?」

「活該,我看林荀這家伙還怎麼得瑟,倒霉了吧?」

「一群蠢貨,人家就算放棄了胖達影視的股權,同樣還是富豪。」

「不會吧?不會吧?該不會真有人以為林荀是淨身出戶,一分錢沒有就離開?」

……

不愧是新世紀頭十年的網絡,還真是什麼話都敢說,什麼字都能打出來。

再過幾年試試看,頂多是一串星號。

只能說這網絡世界其實也是一個社會,形形色色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而林荀,又不是華夏幣,怎麼可能人人喜歡?

更何況,這家伙時不時和女明星傳點緋聞,經不經常的又和某個女星有點關系。

看得一眾男網友怒火中燒,如今被懟也是正常,誰讓那些女明星一個比一個漂亮。

雖然林荀完成了一眾宅男的美好願望,可這並不妨礙他們噴人。

對于這些事,林荀壓根沒有理會。

至于說周圍的人,倒是听林荀說過一些,反正是拿錢走人。

不過呢,大家也都明白,辛苦創建的公司,卻落到別人手上,誰又能高興?

估計都是這麼想的,所有大家很識趣的沒有在林荀身邊聊起這事。

事實上,林荀真不難過。

就因為胖達影視的事,又是上市前出售股份,又是這一次月兌身離開。

落到林荀手中的錢,不少于15億米金!

我的天,這是多少錢?

雖然早就知道正常做事業賺錢很難,只有進股市割韭菜才是賺快錢的王道。

可是他也沒想到,竟然這麼猛!

老實說,如今林荀手中的錢有點多,他都不知道該拿來干什麼?

拍電影?荀遠影視壓根不缺錢!

搞投資?似乎沒有什麼好項目,阿里、企鵝早就已經成立了。

留在銀行吃利息?對得起他穿越者的身份嗎?

……

沒辦法,他只好把錢拿到投資公司里,瞅準幾個比較好的項目。

比如說企鵝,比如說茅台……

如果有機會的話,他不介意當一個小股東。

主要是他也沒有太多精力放這里,如今的他,正忙著籌備《與神同行》。

事實上,籌備工作已經進行的差不多,就差選角,尤其是幾位主要演員。

黃博飾演的自然是主角耿浩,這是一個需要演技,也足夠接地氣的演員。

有演技的演員不少,可是接地氣的演員卻不多,半路出家的黃博算一個。

而且,黃博這家伙乍一看挺老實的,卻又透出一股子市儈的感覺。

他希望的男主角應該是這樣的才對!

像原時空高麗電影那樣,車太賢飾演的男主角過于老實,讓人覺得有些假。

這樣的劇情,在高麗這種狗血劇遍地的氛圍下,或許不算什麼。

不過呢,放到國內就有些不成立,雖然這些年國內也喜歡高麗的狗血劇。

除了黃博的男主角外,還有就是三位陰間使者,這名字不好,應該叫作陰差才對。

然後還有黃博弟弟這個角色,這也很重要,畢竟是第二部的重要角色。

其中,陰差三人組中的江林,也算是主角之一,戲份可不比男主角少。

然後就是解怨脈和李德春。

先不說選角,就這兩個角色的姓名就提奇怪的,解怨脈這是什麼鬼?

還有李德春,和春哥的名字有點像,可是比春哥更不像女人的名字。

這兩個名字肯定得改,也不用改的太負責,反正就是名字而已。

解桓,李靈春。

名字都是小事,演員的選擇才是關鍵。

解桓這個角色算是武力擔當,動作戲不少,長相要過得去,負責耍帥。

至于說李靈春,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女生比較適合,屬于調節氣氛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