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對于自己的第三部電影,林荀還是特別重視的,畢竟他太差錢。

為什麼是第三部,而不是第四部。

老實說,《百萬美元寶貝》的制作中,林荀就只是一個單純的鏡頭工具人。

沒錯,堂堂穿越者,竟然也做了一會工具人。

當然,你非要說《百萬美元寶貝》算是林荀的作品,那也不是不行。

沒有和史蒂夫聊太久,長時間的飛行讓他身心俱疲,更何況,還要倒時差。

「老板,祝你有一個美好的夜晚。」

「你也一樣!」

林荀本能的回了一句,然後走進自己的房間,打著哈欠便月兌衣服。

燈光亮起,衣服月兌到一半的他直接愣住,房間里竟然有人!

突如其來的一幕,著實把林荀嚇到了,走錯房間?不可能啊!

而且,更要命的是眼前之人的樣子,一身薄如蟬翼的真絲睡衣緊貼著身子,勾勒出玲瓏有致的曲線。

嬌美的面容在微黃的燈光下,顯得越發的美艷,隱隱還有一絲魅惑。

少女似乎也有點緊張,別問林荀怎麼知道,純粹就是看出來的。

眨了眨眼楮,一副要放電的樣子,可在林荀看來,分明是眼皮抽筋。

「導演先生,有一段戲我還不是很理解,所以特意來和你請教一下。

就是拍賣會那場戲,我所飾演的女兒,被迫穿著性感暴露的衣服,被拍賣那場戲,你覺得這樣子怎麼樣?」

林荀有些無語,有你這樣請教問題的嗎?連劇本都沒拿,太不專業了。

「艾米莉布朗特?」

「是的,導演先生!」

林荀看著有些熟悉的面孔,終于明白怎麼回事,心中不禁大罵史蒂夫卡特。

不是,這種事你難道不應該提前告訴他?差點讓他出了丑。

「你表演的還不錯,只不過呢,還有一點小缺憾,尤其是形體上,應該這樣……」

林荀覺得,這種事光靠嘴是說不清的,必須上手親自指導才行。

不愧是真絲,嗯,很滑、很軟、很潤!

和風細雨、呼風喚雨、狂風暴雨、槍林彈雨,終于雨過天晴!

————

「多謝你,皮埃爾。」

「林,這是應該的,我們可是合作伙伴,希望將來能夠進一步深化合作。」

「這是應該的。」

……

為了拉上歐羅巴影業,林荀可是特意讓出去了10%的投資份額。

要知道,就算是華納,也不過得到了颶風營救20%的投資份額。

當然,如果再算上發行費用,華納兄弟方面的賺頭一點不小。

當然,這個時候,大家的目標都還放在建立合作上,而不是賺錢。

只不過,等到他們看到《颶風營救》爆發出的實力,就不會這麼想。

到時候,說不定雙方都要後悔投資份額太少,只不過,讓出30%的投資份額,已經是林荀極限。

沒辦法,不分享利益,想要在好萊塢混下去,那是不可能的。

至于說像小說里的那樣,直接自己搞發行,老實說,壓根不可能。

無論是七大影視公司的壓迫,還是米國政府的政策,都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米國是資本主義社會,那些資本家,誰又肯放棄自己到嘴的利益?

林荀在胡思亂想,皮埃爾同樣如此。

要知道,一年前,好吧,其實還沒有一年,那時候他剛認識林荀。

剛認識林荀那會,皮埃爾只是對這個年輕人感興趣,很有自信的年輕人。

還有就是《海邊的琴島》這部電影,雙方因此達成了第一次合作。

他萬萬沒想到,不到一年的時候,雙方竟然會第二度展開合作。

而這個時候,曾經請求幫忙的弱者,已經能夠和他們站在了平等的地位。

「林,希望你今天能有一個愉快的聚會。」

「當然,我也非常期待見到呂克貝松先生。」

……

米國人喜歡搞聚會,歐洲人也不差,只不過呢,相較于米國人的鬧騰,歐洲人的聚會更加克制。

大家相互交談,卻不會有米國人那種喧鬧,林荀更喜歡這種氣氛。

這是歐羅巴影業的一次聚會,就連正在忙著拍攝《天使A》的呂克貝松也來了。

要知道,自從1999年的《聖女貞德》之後,呂克貝松便封了導筒。

直到五年以後,再拍攝《天使A》這部電影,他才再次回歸導演行列。

對于呂克貝松,大家對于他的認知,大多數集中在《這個殺手不太冷》。

只不過呢,除此之外,無論是在編劇、制片人上,他都是一位巨大的成功者。

除此之外,還有他的前妻米拉喬沃維奇,也就是《生化危機》中的艾利斯。

在皮埃爾的介紹下,林荀終于見到呂克貝松,這位歐洲的頂尖商業導演。

「呂克,你好,終于見到你了,你的《這個殺手不太冷》,絕對是電影史上的經典。」

「嗨,林,你也很不錯,年輕的導演,我已經看到了你遠大的未來。」

作為自己的成名作,呂克貝松對于《這個殺手不太冷》有著別樣的情懷。

雖然已經被人稱贊過無數次,可再次听到的時候,依舊讓他滿足。

林荀這才稱贊了一句,立刻就得到了呂克貝松表達的善意。

「我看過你的電影,雖然是文藝片,可是很有趣,這非常不錯。

別學那些蠢貨,枯燥、昂長,這不應該是電影的特質。」

作為歐洲著名的商業導演,呂克貝松沒少被那些文藝片導演狂噴。

要知道,在歐洲的電影圈,文藝片的地位可不是一般高。

作為其中特立獨行的一位,呂克貝松自然收到了諸多的照顧。

這不,有機會的情況下,他同樣不會對那些文藝片導演客氣。

作為今天的主角,呂克貝松和林荀聊了一會,便又去招呼其他人。

對于歐洲的導演和電影人,老實說,林荀認識的並不多。

好在有史蒂夫卡特,這家伙雖然能力一般,卻是個萬事通。

作為好萊塢的制片人,對于歐洲電影人,他認識的也不少。

難怪這家伙會從米國來到歐洲找機會,分明也是另一條路子。

听到史蒂夫的介紹,林荀倒是看出來,這里大多數都是歐洲的商業片導演。

看來,歐洲的商業片導演和文藝片導演之間,同樣有著不淺的隔閡。

雖然很多人都不認識,可是一听到他們的作品,你肯定能聯想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