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九章︰劍字符動長安

「國師你看!」

唐皇李仲易站在皇宮的高處,指著天空中的劍字符好奇的詢問著身旁的國師李青山道︰「如此龐大的一道符意,難不成是顏瑟大師又有突破了嗎?」

李青山拱手答道︰「回稟陛下,此符當中劍氣橫嘯,必定乃是一代劍道大家所寫,師兄雖然符道修為高深,但是絕對沒有這般強大的劍道修為。」

「哦,那寡人很好奇這道符究竟是誰寫出來的。」

正在此時一道鳴叫聲響徹長安城,原本安居于樓頂的朱雀雕像活了過來,只見朱雀展翅而飛,龐大炙熱的火焰從朱雀的身軀上發出,朱雀向著天空中的劍字符飛去。

而天空中的劍字符仿佛感應到了朱雀的‘挑釁’,一道道凌厲的劍氣自劍字符中飛出,直奔朱雀而去,剎那之間穿過朱雀的身體,朱雀悲痛的鳴叫著,每一道劍氣穿過朱雀身上的火焰便消散一分,眨眼之間,朱雀的火焰身軀便小了三分之一。

「還不快回去。」

一道身影出現在李仲易和李青山身後,手持一柄短小的青銅杵,上面充斥著強大的念力。

天空中的朱雀振翅鳴叫片刻後,在空中一轉,飛回了原先停息的樓頂變回青銅雕像,只是原本充滿光澤的雕像暗淡了不少。

「師兄。」

「那道符來自書院。」

李青山對出現在李仲易背後的身影喊道,而出現在此的顏瑟眯著眼楮望著天上的劍字符,嘴角撘聳著,「好一道神符啊!!!」

「來自書院,書院何時多了位符道大家,莫非是夫子剛收的十三弟子寧缺。」

李仲易听見顏瑟如此一說,心中的擔憂便消散而去,但是他卻是有些不解的問道,書院的弟子他都知道,未曾听說過有那位神符師,唯一不太了解的便是夫子剛剛所收下的十三弟子了。

見李青山也驚疑的看向他,顏瑟微微搖頭說道︰「寧缺那小子雖然有神符師的資質,但是要想達到這一步,沒有十年的功夫是到不了這一步的。」

「那」

李仲易皺起了眉頭,李青山在一旁說道︰「陛下忘了之前懲戒親王的事情了嗎!」

李青山的話讓李仲易想起來了,昨日他派自己的王弟和女兒去書院觀禮,但是他這位弟弟卻攔住了夫子的貴客。

「國師的意思是,這道符是那位夫子的貴客所發出來的。」

李青山笑道︰「應當是那位,畢竟書院的先生們沒有神符師。」

「可是寡人听說那位先生年紀不大,和寧缺差不多啊。」

昨日在呵斥李沛言時,李仲易也從李漁的口中知道了謝無憂的事情。

「這」李青山一時不知如何說了。一旁的顏瑟開口了,「應當就是他沒錯了,師弟你仔細看這道符的周圍。」

听顏瑟這般說,李青山才將注意力放在了劍字符周圍,他也是一位高深符師,在顏瑟提點之後,也看出來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的眼楮里滿是驚詫。

「這這這」

李青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指著天空中的劍字符說不出話來。

「國師!!!」

李仲易還是第一次見李青山如此,連忙關切的喊道。

李青山回過神來,也知道自己失態了,對著李仲易行了一禮,接著便滿是感慨的說道︰「原來這世間竟然真有如此的絕世之才。」

「這符雖然龐大無比,其中的劍意更是無比強大,但是從其周圍的那些並不順暢的元氣脈絡便能夠看的出來,寫出這道神符的人必然是一位剛踏入符道的修行者。」

顏瑟也很是感慨,如此傲世的天資,顏瑟從來沒見過,如此一般的驚世之舉恐怕也只有當年大先生朝入洞玄暮知命的行為才能比擬了。

然而顏瑟知道,大先生之所以能夠朝入洞玄暮入知命,是因為他龐大的底蘊與積累支持著他一日之間便跨越修行者當中的鴻溝,可是神符的修行並非光靠積累便能夠成功的,否則這世間也不會有那麼多只差一步便能夠成為神符師的修行者了。

即便是創立墨池苑的王書聖這麼多年以來也一直卡在神符師的境界不得寸進。

李青山和顏瑟的話驚到了李仲易,一個剛接觸符道的新人便跨入神符之境已經夠讓人驚訝的了,而李仲易雖然修為不高,但是他也明白,要寫出這道籠罩整個長安的神符究竟有多麼難了。

所幸的是,這道符來自書院,而且還是夫子的客人,只要是夫子的客人就不可能和大唐為敵,夫子便是大唐最大的底氣。

況且據漁兒所說,那位謝無憂和寧缺關系極為要好,而寧缺乃是他手下的暗衛,和他的兄弟朝小樹關系也不錯,這也是一重保證,只是這些也只是空想,具體如何,李仲易要見到謝無憂之後才能夠判斷。

想到這里,李仲易便準備抽個時間見一面謝無憂和寧缺。

此刻長安城當中的所有人都能夠見到這籠罩整個長安的龐大神符,只是整個大唐也只有李仲易一人能夠有顏瑟和李青山兩人在一旁解說,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清楚天空中的神符究竟來自何處。

一時之間,文官們齊齊向皇宮趕去,而軍部的動作遠比文官要快多了,懸立在天上的神符就如同一把利劍一般懸立在所有人的頭頂,特別是當他們看見驚神陣的朱雀被驚動之後的表現,內心更加不安,若非朱雀隨後便主動回去,只怕大唐的大將軍都忍不住調動大軍進皇城保衛唐皇了。

只是朱雀的主動回歸讓他們知道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畢竟主掌驚神陣的乃是顏瑟大師。

而普通的百姓雖然一開始也慌亂了片刻,但是沒有感受到劍字符的威脅之後,百姓們便放松了下來,好奇的談論著天空中的劍字符,當然百姓能夠如此快的放松下來,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知道只要夫子還在,這世上便不可能有人能夠對他們造成傷害。

這是夫子守護大唐千年以來,大唐百姓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共識。

而除去那大部分的人,剩下的那一小撮,也就是當初見過謝無憂出手的那些人,那些侍衛,昊天道南門的呂清臣,他們從劍字符當中感受到了和那日一模一樣的氣息。

當然還有李漁,她站在自己府中的池塘旁望著天空中的劍字符,眼神幽幽,既有炙熱,也有懊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