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句麗作戰計劃

看著在座的眾人在為加入科學的問題而爭論,孔志約默默的翻開了字典,低聲的說道。

「你們這麼自以為是,有沒有想過陛下如果一旦改了科舉考試會怎樣?」

此言一出,頓時在座的人面色大變。

如今想要做官通常有兩三個辦法。

有背景的舉薦或有名聲的自薦,這部分的人通常很少。

另外一個則是科舉考試做官。

雖然每年錄取的人非常的少,但是想要考取功名的窮書生佔了儒生群體的絕大多的部分,因為這是他們唯一能夠跨越階級的途徑。

一旦改變科舉考試的內容,那這部分以考取功名為目的的儒生還會讀儒學麼?

眾人不寒而。

答案是肯定不會的,畢竟他們的最終的目的就是考取功名,光耀門楣。

眾人這才意識到,主動權從來不在他們的手里。

儒學從來只是一個工具。

之所以能夠給他們這種錯覺,是因為儒、道、佛之中,只有儒家是以輔佐君王為目的學術。

而如今科學強勢的出現,所展現出來的潛力,帶來的變化以及影響從某個角度上來說已經超過儒家了。

這非常的致命,因為誰都喜歡更好更有用的工具。

想通了其中的要害之後,所有人都慌了起來。

或許如今他們的地位不會改變,但是他們的子孫後代呢?

「窮則變,變則通,同則達天下!」孔志約轉過頭,掃視了一圈眾人臉上的驚慌。

「如何變?如何達?」以為大儒急忙問道。

「當有人超越那太子,培養新聖!」

想要超越科學那就應該出一個和太子一樣的聖人,將儒學的魅力展現出來。

「難道是超越太子,培養出一位聖人?」

眾人听完之後頓時驚呼,看了看孔志約一臉認真表情,又看了看面前的雕版,露出了你仿佛在逗我笑的表情。

「不可能的,我等連報紙的印刷都弄不成功,還想超越他簡直是在痴心妄想。」

「是啊!無論是那字典,還是統計,又或者是印刷,單單一項都足以名垂千古,更別說其他的了。」

「是啊,還是想過另一個辦法吧!!」

「那別無他法了!」孔志約十分淡然的嘆了口氣表示自己沒辦法了。

孔穎達聞言頓時又些急了︰「這才過幾時,這便輕言放棄?」

孔志約輕嘆口這搖了搖頭。

「我等既不能培養新聖重震儒家,又自視甚高不肯加入科學,那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儒家沒落了。」

他口氣淡淡的說著儒家的結局。

「這~」

眾人頓時語塞,癱坐在椅子上,望著面前的雕版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事情還沒那麼糟,科學威力這麼大,陛下是不會輕易泄露出來的,還有一段時間可以慢慢想。」

孔志約搖著頭看著癱坐的眾人,心生無力。

——————

與此同時,武家酒樓,這里儼然已經成為了商會的總部。

盧承慶起身踱步活動了一下坐的酸麻的雙腿。

他已經拿著禮物等了一個多時辰了,心中無比的焦急,不經生出一絲絲的後悔。

早知道商會能夠成為這麼一個龐然大物,說什麼也不會惡了武媚娘,不然也不至于被人撂在這一個多時辰。

快到午時。

武媚娘不換不滿的終于從二樓下來了。

盧承慶連忙上前,面露笑容,姿態放的極低行禮道︰「盧家家主見過商會會長!」

「不敢,不敢,小女子不過以妾室,怎麼敢受盧家家主如此大禮?」武媚娘露出了一個禮貌笑容。

「哈•••哈」盧承慶動作一頓,尬笑的解釋道︰「誤會,都是誤會,會長大人有大量,就別跟我這個糟老頭子計較這些了。」

武媚娘面露玩味的笑容︰「誤會?有人說我手段見不得光你管著叫誤會?」

「咳•••是老夫的錯,是老夫的錯,老夫嘴笨。」說著盧承慶卑躬屈膝的說道︰「老夫說錯了,應當手段高明。」

「那我還听說你還說每年都要送出去好幾個小妾是麼?」武媚娘眉頭一挑看著盧承慶說道。

「哎~」盧承慶臉上的笑容一頓,面露苦色到︰「假的都是假的~我本就是一個十分忠情的人」

「是麼?」

盧承慶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極力的辯解道。

「當然,不然憑我的一個家主的身份怎麼也應該有好幾個兒子,但實際上我只有一個獨子,所以小妾什麼的都是假的,那都是造謠。」

「原來如此!」武媚娘恍然大悟,沒想到盧承慶這都能解釋得通,頓時為難他的理由全都沒了。

「那還真是誤會?」

「是啊,這不都是誤會麼!」盧承慶露出懊惱的神色到。

「都是這個誤會,這才讓我盧家沒能夠加入商會,這不我帶著禮物上門賠罪來了。」

武媚娘趕緊起身制止了他的行為︰「賠罪倒不用了,加入商會如今已經不是我說了算了,東西拿回去吧!」

「這~」盧承慶左右為難,沒想到武媚娘竟然還是不肯松口。

「找太子殿下或者找陛下,總之商會已經不是我說了算了。」武媚娘隨口提醒道。

「明白了!」盧承慶听完十分滿意趕忙跑了出去,心道這事成了。

只要貢獻一點東西,那李世民和李泰肯定會同意的,畢竟開戰誰會拒絕糧食呢?

而之所以來找武媚娘主要是擔心武媚娘在李泰身邊吹風。

「哼~」武媚娘眼中寒芒閃過,上一個這等羞辱我的人已經死了,若不是你還有用。

————————

御書房中。

李世民和一圈的重臣正圍坐成圈,中間放著的是一個巨大的沙盤。

一行人正在推演這一次的戰爭。

「要想開戰,無非是將,兵,錢、糧、計。」

說道這,李世民捋了捋胡須,目光掃過在場的人「這首要的便是要有幾員猛,可有那位愛卿隨診出征?」

此言一出,無數的武將踴躍的請戰。

尉遲恭率先站出來,大吼一聲︰「回陛下,臣尉遲恭願隨陛下出戰!!」

程咬金也不甘示弱︰「臣願意隨陛下出戰高句麗!」

「臣,牛進達願意隨陛下出戰高句麗!!」

李世民面露欣慰的點了點頭,欣喜的眼神中藏這深深的憂慮。

歲月催人老,不知不覺中不少文官武將年事以高,兩鬢斑白了,或許自己要增加一批年輕的武將了。

「好!朕心甚慰!牛進達,張亮,李道宗,李世勣•••隨朕出征!!」

被點到名字的武將當即面露喜色,高聲回應道︰「臣等遵命!!」

而一眾沒被選中的武將只能暗暗可惜,尉遲恭剛想說什麼,李世民目光就制止了他,安慰道。

「此番未曾選中的,是朕另有思慮,爾等便好好的輔佐太子。」

「臣等遵命!」程咬金等人也只能長嘆一口氣,這沒辦法了。

「既然將已經選好,那兵呢?」牛進達滿臉開心的說道。

「既然是海戰,那應當從江、淮、嶺、硤兵招水陸兩軍四萬,再從在長安,洛陽招募勇士三千。」

「無論是運輸還是開戰,都要不少的水軍,江、淮地區善水者多。」

「只不過這人是不是太少了?」

牛進達有些擔心的問道︰「陛下英明,不過四萬夠麼?前隋之時高句麗可是有六十萬大軍!」

「有一萬門大炮再四萬兵馬,朕覺得已經夠了!」李世民滿臉的自信。

如果但從數量上來看,四萬對上六十萬那恐怕沒得打,但是有了大炮那就不一樣了。

「你個老牛,都有一萬門大炮,還有什麼好擔心的,要事不行換俺老黑來!」

「就是,都說你牛氣哄哄的,我看還不如換俺老程咬上!」

「•••去去去。」牛進達一臉的黑線,推走了湊過來的程咬金。

「那陛下有何計劃呢?」

「進攻計劃,還請眾愛卿刻踴躍發言。」李世民掃過眾人說道。

張亮直接想了想道,用一根旗幟放在了洛陽的位置道。

「洛陽乃京杭運河重要一環,可以讓江淮征調的兵在洛陽集結,在用艦船運送。」

「嗯,洛陽有含嘉倉,存有從江南運來的糧食,可供天下幾年之久!」

李世民點了點頭認同道︰「那邊在洛陽集結錢糧和兵馬。」

「從洛陽出發可以順這運河北上到達京城,可以在京城修整一番。」牛進達拿過一面旗幟插在了京城的方位。

李泰眉頭皺了皺眉頭道︰「這條運河長兩千公里,艦船的續航能力恐怕到不了,途徑必須要補充燃料。」

李世民一听眉頭皺了起來,「補充燃料,非得用煤?用木頭木碳行麼?」

「可以!!」李泰點了點頭,蒸汽機的好處在于即便是缺少燃料用隨處可見的木頭支撐木炭也是可行的。

「那邊不成問題了!!」李世民擺了擺手,眉頭舒展開來,心中不由感嘆這東西可真好用。

「繼續繼續!」

「到達京城之後,稍作休整,就能通過河流到達山海關。」李世民在山海關這里插下一個旗幟

一旁的房玄齡拿起另一面的旗幟落在了萊州道。

「雖說山海關乃是天下大關,但走海路不一定要在山海關停留,可以以萊州為據點!!」

「萊州???」

「沒錯,萊州同百濟隔海相望不過一千里左右,三天便能有一個來回,同時距離高句麗的平壤不過兩千公里,只需六天便能有一個來回!

而山海關還需要更長的距離,正所謂兵貴神速,以萊州為據點會比山海關更好!!」

眾人看著思索了衡量了起來。

「兵貴神速,海上氣候無常,變幻莫測,再加上風浪極大,所以拖一天都是危險,臣覺得萊州更近理應以萊州為據點。」

「可山海關乃天下大關,兵力,糧草,等等作為補給都是最好的,並且萊州距離百濟太近,容易收到百濟的偷襲。」

李世民听完之後仔細的分析了一番道︰「兵貴神速,朕覺得還是以萊州為據點,至于偷襲可以從京城招一批人。」

「陛下聖明!」

「好,繼續!!」

「以萊州據點,將兵馬運送到平壤城附近的海岸,直接奪下平壤城!!」

房玄齡在高句麗的平壤城落下來一面旗幟開口道。

「佔據平壤城之後,往北能夠是扶余和遼東失地。往南可以攻打百濟,陛下應當如何選擇?」

李世民看著遼東失土道︰「遼東失地是絕對要奪回來的,不可在苦了朕的漢家男兒。」

眾臣面面相覷,房玄齡站出來問道︰「那高句麗怎麼辦?」

「四萬人馬一分為二,一路北上進攻收復遼東,朕親自領著進平壤城。」

此言一出,頓時就驚呆了,四萬的兵馬本來就少,還一分為二,這稍微搞不好就能把自己給送走的節奏啊!

「這恐怕不妥啊!這只有四萬兵馬•••」

「有何不妥!朕都不怕,你們怕什麼!!」李世民一臉鄙夷的說道。

所有人都不說話了,而李泰則是相當的無語,兩萬兵馬對戰六十萬高句麗士卒,你要是玩月兌了怎麼辦?

「咳~」李泰看不下去了,這個李二也太飄了。

「父皇,此去從洛陽到長安,一路皆是水路,定會有人水土不服,暈船•••

戰力本就不如那守以逸待勞的高句麗士卒,若是遭到夜襲,恐怕危矣!」

「嗯,確實!!」

經過這麼一提醒,李世民也注意到了這麼一個弱點——晚上容易被夜襲。

「皇兒可有防止夜襲的東西?」

「暫時沒有•••還需要在等一段時間。」

李泰想了想,白磷自己有了,玻璃自己也有了,電池也不是問題,但是漆包線應該怎麼弄?燈泡的鎢絲從哪弄?

完全不具備制造燈泡和發電機的條件!!

沒有,那就沒辦法了,李世民只能放棄兵分兩路的打算。

如果增兵,那給內政的負擔更重,並且大炮會交給別人手上,這讓李世民有些不放心。

「哎,先拿下平壤,一路北上先收回失土遼東,在打到高句麗的王城。」

「如此甚好!!」文武百官紛紛行禮。

「好,親征高句麗計劃便是如此,從江、淮、嶺、硤等地招四萬的兵馬,然後在洛陽匯集,從洛陽一路北上到達京城,在從京城一路到達萊州。

以萊州為據點,直接進攻平壤,佔據之後兵分兩路,一路北上收復遼東失地,隨後在南下將高句麗給打下來。

眾人心中盤算了一番,覺得這個計劃幾乎完美無缺。

長孫無忌起身目光在李世民和李泰兩人只見游離。

「運河從洛陽到京城,大約有2000公里,艦船若是滿載貨物時速不知道能夠行駛多快,幾時能夠達到。」

隨著長孫無忌的開口,無數的問題被提了出來。

「應該備多少糧草?」

「不知道陛下如今有多少只艦船!?」

「•••」

看著眾人的問題,李世民感覺頭大︰「直到春耕後,那艦船最多只有三條•••」

路上行軍即便是慢,那糧草物資什麼的都可以由士卒一起背著帶走,只不過這幾千公里要走上大半年的時間。

艦船雖然快,但是人要佔空間,物資糧草也得佔空間,燃料什麼的也要佔空間,炮彈火藥同樣要佔據大量的空間。

經過一晚上的計算,眾人得出了一個無比郁悶的結論,艦船來往一次大概要一個多月。

光靠這三條運輸糧草、兵馬、彈藥,不知道要運送到什麼時候去。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在途中額外給艦船補充煤炭燃料。

雖然糧草的耗費雖然大大的比陸行軍少,但是時間沒少多少。

至少要有十條艦船,不然和陸行軍沒什麼差別•••

這個結果讓眾人感到無比郁悶。

「艦船此事,朕會催促那國院,至于具體交付恐怕要等上一段時間,大不了朕在加派一些人手去建造艦船。」

李世民也很頭疼,揉了揉太陽穴開口道︰「繼續商議其他事宜吧!!」

「若是有十艘的,得往返兩次才行,也就是最少兩個月的糧草,再加上出征所需糧草,很可能需要往返三次到四次。

也就是最少是四個月以上,而今是二月,那麼至少是六月之後了,還得加上造艦船的時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