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六十四章 光電效應與林可方程!

林可的聲音振聾發聵。

他在突破十五級的之前,安德魯確實和他說過。

他在突破前,無眠大帝、銳文、奧夫、麗卡等,都和他說過怎麼突破十五級。

他能確定,每一個人確實都是為他著想的。

只不過當時的他反了一個前世經常犯的錯誤,那就是太過相信自己的長輩。

在前世,不管是親人還是師長,很多時候都是以自己主觀視角所形成的經驗和判斷來教導後人。

有些時候是對的,因為他們的經驗確實有用。

但是有些時候無疑是錯的。

總歸要有自我的判斷和實踐方法,不能被那一句「為了你好」而禁錮自己的眼界和報復,或是直接否定自己的所見所聞。

拒絕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

而此時,林可要教導眾人的也是如此。

不得不說,很多學生其實也頗為盲從。

為什麼說盲從?

不是說他們在實驗中沒有思考,而是沒有自己的思考。

別人說這個實驗可以證明光是粒子,然後他們就判斷一下實驗有沒有錯,沒錯,那就相信了。

別人說另一個實驗可以證明光是波,結果他們判斷一下,也覺得確實沒錯。

但是他們忽視了一個點。

光是粒子還是波,作為【學者】,難道不是應該自己思考怎麼去觀測、怎麼去判斷嗎?

世間並不是說只有一種實驗可以來證明光是粒子或是波的。

自己作為【學者】,在看到了別人的實驗後難道不應該有所啟發,然後思索另一條可以證明的實驗方法嗎?

就像當初的安德魯所說。

林可作為一個【學者】側的強者,難道不能自己去試驗一下,看一看怎麼突破十五級才是最好的嗎?

別人的始終是別人的。

所以,林可此時的話非常讓眾人受益。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校長的話,果然是那麼令人深思啊!」

「我……我突破了!」

「我也是!」

「我不遠了!以往的一些實驗,果然存疑太多啊……」

「太令人震驚了,太令人敬佩了,令我茅塞頓開啊!」

別說學生了,此時的老師們、教職工們,以及各種來訪人員,都覺得恍然大悟。

而此時,林可也終于說出了他今天的最後一個實驗︰「……最後,我再做最後一個實驗,也就是證明光是粒子還是波的實驗。」

「但是,諸位。」

說到這里,林可語氣略微嚴肅了一些︰「我做這個實驗,只是為了驗證心中所想,並不是權威,也不意味著我做出來的東西就一定是真理!」

「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這才是真正的【學者】!」

說著,林可揮了揮手,開始了研究。

他要做的實驗是什麼?

雙縫干涉實驗!

林可背後那些儀器開始了變換。

要證明波粒二象性,主要是楊氏雙縫實驗。

也就是把一支蠟燭放在一張開了一個小孔的紙前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點光源。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從一個點發出的光源,在紙後面再放一張紙,不同的是第二張紙上開了兩道平行的狹縫。

從小孔中射出的光穿過兩道狹縫投到屏幕上,就會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條紋,這就是眾人皆知的雙縫干涉條紋。

上一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科學家們發現了波粒二象性的?

這就是逃不過一個人物——阿爾伯特•愛因斯!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對于光電效應用光子的概念來解釋,物理學者開始意識到光波具有波動和粒子的雙重性質。

而在之後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假說,他主張「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具有波動和粒子的雙重性質。

根據德布羅意假說,電子是應該會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動現象。

而後戴維森與革末設計與完成的戴維森-革末實驗成功證實了德布羅意假說。

也就是說,光確確實實呈現兩種性質。

而此時,看著林可身後各種器材的實驗,下面兩個學派的人漸漸有些坐不住了。

「這……這不可能!」

「這怎麼可能,光明明就是電磁波啊!」

「為什麼是粒子?!不對!也有波長……」

「這種觀測結果……這種觀測結果……」

學生們沸騰,特別是物理學生們。

而林可,此時不僅僅做了雙縫實驗,還同時在進行其他實驗。

光電效應……物質波……

于是,林可講解的聲音直接壓倒了一切︰

「……來自左上方的光子沖撞到金屬表面,將電子逐出金屬表面,並且向右上方移去。」

「我認為,照射光束于金屬表面會使其發射出電子的效應,發射出的電子稱為光電子。」

「當然了,為了產生光電效應,光頻率必須超過金屬物質的特征頻率,也就是‘底限頻率’。

舉例而言,照射輻照度很微弱的藍光束于鉀金屬表面,只要頻率大于其底限頻率,就能使其發射出光電子,但是無論輻照度多麼強烈的紅光束,一旦頻率小于鉀金屬的極限頻率,就無法促使其發射出光電子。」

「而根據光的波動說,光波的輻照度或波幅對應于所攜帶的能量,因而輻照度很強烈的光束一定能提供更多能量將電子逐出,然而事實與經典理論預期恰巧相反。」

林可頓了頓,說了愛因斯坦光電效應理論後繼續道︰

「我認為,光束是一群離散的量子,現稱為光子,它連續性波動。從黑體輻射定律看,我推論,組成光束的每一個光子所擁有的能量E等于頻率ν乘以一個常數,即林可常數,最終我作出‘林可光電方程’……」

林可的聲音依舊在穩定發力。

一直以來,從未有智慧生命直接觀測到粒子在同一時刻表現出波和粒子的形態,最多是有人的理論推導和猜想。

而這一刻,隨著林可的講述,整個納森格星球的晶壁系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轟隆隆……」

就在不久前才發生過變化的晶壁系,在林可說話時開始了恐怖的震顫。

一連好幾條法則若隱若現,甚至其中有法則直接連通起來,仿佛要更進一步形成規則。

甚至似乎隱隱還影響到了根本法則。

納森格,變天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