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太陽系篇 第2章 初窺木星

飛船以亞光速飛行,沒有使用耗費能量的蟲洞技術,不到2小時,我們就到達了木星軌道,接下來恢復正常速度,土星號要逐漸滑入木星軌道近60萬公里處,在木衛二登錄。

等飛船速度慢下來後,我們三個新人都爬到窗口,貪婪的看著眼前的星空景色,天空中逐漸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木星。

「真的太巨大了!「我們內心一起發出了感嘆。

真的,你沒有真實見過木星,不知道什麼是大,木星可以容納1000個地球。

從進入木星圈開始,展現給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個巨大的,迷人的氣態星球,那種震懾力是無法形容的,張保爾看的嘴巴都合不攏。

我們第一次近距離觀看到木星,整個木星是由氫氣和氦氣組成,擁有非常厚實的大氣層。

木星的兩級呈現出迷人的藍色,上面布滿了大型的風旋,每個風旋都比地球還大,都處于快速的變化中,上面的風速超過每小時400公里,地球上12級的風速是120公里每小時。

這風速帶動著每分每秒不停變幻的畫面,讓我想起了達芬奇的一句名言,沒有兩個雞蛋是一模一樣的,而呈現在面前的木星的景色,也沒有一秒鐘是一模一樣的,宇宙萬物真的是太神奇了!

木星的兩級不斷的向外噴射出氣體沖擊波,同時在風旋中不斷的閃現著覆蓋著兩級的巨大的極光,極光的區域都是相當于好幾個地球的面積,雄偉壯觀。

隨著我們不斷靠近木星軌道,這個龐然大物的身影越來越清晰,2091年的科技已經可以讓宇宙飛船無限接近木星,但是這次我們只進入木星60萬公里處。

木星的身體中部呈淺紅色,我一眼就看見了著名的大紅斑,大紅斑已經在木星上肆虐了400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面積縮小到了原來的一半,但是速度提高了3倍。

我們在飛船上可以清晰的看見大紅斑在高速旋轉,猶如一個巨大的汽車輪子,那里的風速超過了1200公里每小時,大到可以吹動地球。

我想即使土星號靠近木星風圈,自身的變形系統經過長時間的壓力,也會被撕得粉碎,燃料和科技的能量再大,也經不住大自然自身系統無窮的力量。

飛船逐漸駛入木星近身軌道,木星身上的雲層呈線條分布,遠處看非常美麗,但是隨著距離拉近,恐怖的場景展現的一覽無余。

每個雲層都在高速翻滾,每朵雲層都是一個地球般大小的巨無霸,在厚厚的雲層下面,超過地球1000倍威力的巨型閃電若隱若現。

我和保爾偷偷的試了一下遠程的聲音傳輸系統,我們把音量調到了合適階度,風聲,爆炸聲,電閃雷鳴聲,震耳不絕。

你一定不會希望生活在這種環境當中,太恐怖了,盡快逃離,這是我這輩子目前听過的最難听的聲音和最殘酷的環境。

路過著充滿著大小風旋,變幻莫測的木星主體,在木星的68個衛星穿越過程中,迎面而來的出現一個光滑的白色世界,木衛二赫然出現在我們眼前!

木衛二,地球人稱之為歐羅巴,在1610年被伽利略發現,是木星的第六顆已知衛星,是木星的第四大衛星,在伽利略發現的衛星中離木星第二近。

木衛二直徑達3100公里,是太陽系天體系統中的第六大衛星和第十五大天體。

3100公里是什麼概念呢,月球直徑3476公里,木衛二略小于月球。

木衛二空氣中有稀薄的大氣,大氣的成分是氧氣,是由于太陽光中的電荷粒子撞擊木衛二的冰質表面而產生水蒸氣,然後分成氫氣和氧氣,氫氣月兌離留下了氧氣形成了大氣層。

這是一個看似光滑無比的世界,木衛二懷疑只有不到兩億年的壽命。

由于離木星主體較近,上面的隕石坑少之又少,只有不到10個隕石坑,木星主體承受了大部分來自外太空的撞擊,很好的保護了木衛二的完整。

在光滑的行星上布滿了紅色條紋,疑是金屬礦物質通過壓力噴射後落在冰面上,紅色是鐵的象征,這就是格利澤人優先選擇來此的原因。

對于格利澤人來說,一顆衛星的消失無關緊要,能量才是第一位。

土星號逐漸接近木衛二軌道,先對木衛二進行環繞觀察,檢測著陸點。安其拉艦長根據技術評估報告,將登錄地點選擇在木衛二的北極點。

眾所周知,木衛二周身被冰雪覆蓋,要想取得冰下世界的樣本就必須開鑿

穿其本體的冰蓋。

但是在外星球作業開鑿星球外殼的工作,這可能會帶來不可預知的後果,有可能引發類似于地球火山爆發的冰雪風暴,畢竟沒有人明白冰蓋底下到底隱藏了什麼。

自從2012年起,通過衛星以及通過哈勃望遠鏡等手段,人類早已發現了在木衛二的兩級存在著間歇性羽流噴射活動,疑是海底冰泉爆發。

那麼從木衛二北極登錄不僅可以直接獲取水樣本,找到入海洞口,也可以探測紅色條紋的金屬成分,分析Fe的含量。

根據命令,選擇登錄時間在第二天上午,全員進入休息狀態,大家興奮了一整天,也都松懈下來,只有我和張保爾,老杜三天仍然沉浸在興奮當中。

用過晚餐,我們在宿舍的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都在期待著明天的任務能否被選中成為登錄木衛二的第一批探險者。

我靜靜的通過床邊的窗戶緊盯著這顆白色的星球,通過木星反射的太陽光,這顆安靜的星球默默的自轉著。

技術報告分析木衛二的中間可能存在液體物質,其外殼和內核分別以不同速度自轉著。

中間層由于受到木星引力的牽扯處于液體狀態,那邊也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

自從格利澤人出現後,地外生命已經被證明是真實的,對于地外生命的發現雖然沒有以前那麼興奮,但是渴望新事物的興奮感永遠存在于地球人的內心深處。

默默地,看著這顆白色的星球,我漸漸睡著了。

「滴滴滴!!!「尖銳的警報聲叫醒了我們,緊急會議!

我們幾個人馬上從床上蹦了起來,我掃了一眼窗外,我的天,眼前這是什麼怪物,溝壑縱橫,表面高低不平,我們來到了木衛二不到1萬米的地方。

我甚至可以看到噴射氣流沖著我迎面而來,在很近的地方跌落回去。

來不及多想,我們幾個人迅速來到了土星艦的作戰會議室。

安其拉站在會議室中間的地圖前方,對全體成員做登陸部署。

「從目前發現的信息數據來看,木衛二並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平靜,我們準備登陸的北極地區雖然有噴射氣流,可以清晰的看到巨型噴射口,但是噴射口處于24小時不停噴射狀態。」安其拉說道。

「噴射口又不怕,我們的防護不都是一等一的水平了嘛。」我心里想道。

「噴出的冰柱馬上結冰猶如子彈一般落向地面,由于北極溫度低于-300度,因此整個登陸的難度極高,能量損耗極大。」安其拉說道︰「除噴射口外,整個北極地點還充滿了齒列冰錐。」

地理學上齒列冰錐是由成片尖刺狀冰組成的陣列,由冰經歷升華,亦即直接由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後形成。

地球上的「齒列冰錐」分布在寒冷干燥的地區,首例觀測記錄當歸于查爾斯•達爾文名下。

1830年代,達爾文在觀測記錄中提到了安第斯山脈的「齒列冰錐」,但他當時錯認它們為風蝕的產物,說白了就是一座座如山峰般尖銳的高山。

但是眼前的木衛二的這些高山之間根本沒有路,只有一個個大大小小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24小時噴射冰狀物質的噴射口,同時不停落向地面的冰粒子彈。

負300攝氏度的低溫以及每小時300多公里的風速,冰錐隨時都存在被風刮斷掉落的情形,登陸車沒法直接登陸。

而人體穿戴的變形設備能量僅僅能維持36小時,即使能落地,但是也無法穿過不停歇噴射口。

「木衛二兩級的地質活動過于劇烈,從噴射洞口進入是不現實了,在這里的冰錐交界處打洞無疑是選擇在最危險的冰面進行操作,極為不科學,加上冰面底部算式分析結果也是活動非常劇烈。經過技術總監評估,我建議放棄北極登陸計劃,改為尋找中部平原地帶低窪地開鑿冰面進去木衛二內部!」安其拉艦長直接命令道。

听到艦長的命令,底下人一陣議論紛紛。

因為我知道,出發前,大本營是反對冰面開鑿計劃的,因為害怕引起星體的地質變化。

你想想一個光滑的氣球,你用針戳個洞試試,會產生爆炸連鎖反應,有可能會引爆整個星球。

可是目前安其拉的態度非常堅決,就是打算不白來一趟,作為一個地球人的艦長,她非常渴望獲得更高的榮譽和爵位,因此堅決要采用冒險的方式進行。

說實話,一個木衛二的爆炸,在2091年的今天,對于已經實現宇宙大跳躍的人類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但是關鍵是星球爆炸,咱們這一船人的小命,最起碼登陸人員的小命,就有可能送在這里。

外引發爆炸失敗而歸,將來史書會怎麼記載?李殘月率領木衛二探險艦隊,探索新行星引發爆炸星毀人亡……

「不妥不妥,極為不妥。」我心里想道。

可惜啊,哈哈,我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兵。

這時候技術總監格利澤人戶爵馬爾多出來支持安其拉艦長了︰「我們可以派遣一支先遣隊進行登陸,這支先遣隊擔負了創造歷史的使命,在木衛二上鑿洞探索衛星內部。」

「說得真的冠冕堂皇啊。」我內心想道︰「看來做領導是會傳染人的,格利澤人在地球呆久了,也學會了官場那一套。」

馬爾多繼續喃喃說道︰「目前的情況是,宇宙大穿越是勢在必行,宇宙中無數的星球等著我們去穿越,一個木星的小衛星在宇宙中根本無足輕重,我們需要的是科學,是技術,是真相,是能量,是未來!」

安其拉艦長听了不停得點頭,高度認同馬爾多的說法。

「所以我支持安其拉艦長的建議,將母艦撤到安全距離,組織先遣隊登陸木衛二,開鑿冰面,進入內部采樣分析,我們經得起失去木衛二的損失。」馬爾多繼續說道。

「其實就是經得起失去我李殘月的損失嘛,」我心里咕嚕道。

「總部已經批準計劃,大家為了格利澤人和地球人類的未來,各自準備,接下來安其拉艦長會安排登陸人員,同時也歡迎探索隊員踴躍報名!」馬爾多很有激情的發言完畢。

馬爾多的宣講結束後,大家都沉默不語,這時候突然不知道內勤人員隊伍中誰帶頭鼓掌,所有人不知所以,也跟著鼓掌。

安其拉艦長非常開心,這是屬于她的歷史時刻,她知道,她的方案得到了通過,可以執行了。

一切準備選人工作就此安排進行中。

我先介紹一下探險先遣隊構成,加上我們三個新兵瓜子,整個土星號先遣隊一共有20名隊員,5個智能機器人,屬于又有智商又能干活那種,當然外形還是鋼鐵機器人,非常憨厚。

探險隊長陳強,32歲,是一個非常富有經驗和傳統責任精神的男人。

「你覺得會選什麼人做第一梯隊?」老杜問道。

「我覺得肯定選有經驗的隊員先行登陸,效率最高!」張保爾回答道。

「你錯了!」我直接打斷了張保爾的分析。

「怎麼說?你來解釋解釋」張保爾回復道。

「22世紀都快來了,現在的聯盟世界講究的是什麼?是最優選擇!艦隊不會因為我們是新人而照顧我們,所有的知識都是復制黏貼而已,而初次探險,對于每個隊員來說風險都一樣,但是不會讓有戰績和爵位的老探險隊員去冒險,一定是讓我們新人去打頭陣。」我說道。

老杜听了不斷點頭。

「即使出了事情,對于艦隊和聯盟來說,損失也是最低的,一切以等級排名為主,不信你們看。」我一口氣表述了我的觀點。

我這一席話說得張保爾和老杜紛紛表示認同。

其實對于初次登陸,我和張保爾,老杜都是非常期待的,我們很希望被選中,因為這是屬于我們的時間。

我們知道,全艦隊,甚至全球有部分熱愛天文學的人都在關注著我們,這個時候,風險和榮譽往往是共存的。

新的會議通知聲音響起,我們飛速的奔向了會議中心。

會議中心的大屏幕上打出了探險隊員名字︰陳強,馬爾多,李殘月,張保爾,小明,機器人多多和佳佳。

「哈哈哈。」我內心笑出了聲,果然如我所料啊。

所有的人員中只有馬爾多我沒想到,看來格利澤人也是重視榮譽啊,不想完全被地球人搶了風頭。

至于老杜沒選上,我倒是既意外也在意料之中,畢竟他父親是地球上的戶爵,第一次就出什麼問題,確實也不好交待。

這支隊伍,算是老中青結合了。

「組合不錯!」我心里念叨道。

就在大家都在默認這次結果的時候。

「我反對!」一個聲音騰空而出。

只見老杜跳了起來︰「我要參加第一批探險隊,我的兩個戰友都參加了,我也要參加!」

「看不出這個小子和別的格利澤人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我心里想道。

22世紀即將到來,我說了都是最優主義,在老杜自己跳出來後,安其拉和艦長決策層商量了幾分鐘,果斷做出了老杜替代小明的決定!小明搞技術的,確實也不適合第一次就派他去。

最終,登陸人員就這麼決定了,三個地球人,兩個格利澤人,兩個機器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