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一章 純粹于當下

既然如此,那就勉為其難的講一些加密算法的進化方向吧,就當是為了國內的算法界做貢獻了。

一想到自己又將在國內的計算機專家面前驚艷全場,方舟抑制不住嘴里的笑,聲音正好被門外路過的魏萊听到。

「你看啥呢?笑得這麼猥瑣?」魏萊走了進來說道。

看著方舟桌面上的邀請函和尚未關閉的系統界面,愣了一下說道︰「他們這是想請賊來捉賊?」

「別亂說,我可不是賊,東西明明是你哥偷的,我只是順手復制了一份而已。」方舟回道。

「確實,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技術行竊,你只是剛好路過,順便看到了全過程而已,要不要下半生我雇人給你送牢飯?」魏萊調侃說道。

「就不能想點好的麼,萬一被收編了呢!再說了要不是你讓我一直追蹤下去,我還不一定會讓對方發現呢。」方舟倔強的說道。

「那作為共犯,我是不是應該提前滅口,反正即便查到我頭上,我哥也會選擇原諒我。」魏萊說道完微微笑了笑。

「」一陣沉默過後,魏萊主動說道︰「那個公司你是怎麼考慮的,是打算當做干一輩子的事業還是興趣上來了,就搞一陣子?」

「那是我當下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魯迅的同學就曾經說過執著于理想,純粹于當下。」方舟拍著胸脯說道。

「呵,那你的理想是什麼,一輩子搞數學嗎?」魏萊笑著說道。

「如今兩國科技競賽,而在純數學領域華國仍處于劣勢地位,正是我這種天才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累?只有對社會沒用的人才會喊累。」方舟瞭望著窗外說道。

「可是你現在干的事情,好像一件都不在數學上。」魏萊無語的說道。「一下又被你打岔混過去了,我來就是想問你,具體的商業模式你想要純技術設計類一點,還是生產和銷售一體化的集群產業?」

「有什麼區別?」方舟沉吟了片刻說道。

「因為你的產業是食品制造產業,我仔細分析了一下,如果是前者不需要負責生產環節,完全可以交給其他工廠代工,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和國企硬踫硬,後者的話就要麻煩一些了,開工廠的利潤率和所背負的社會責任,要遠遠小于金融和高新計算機產業,到時候拿地招人各個環節都需要你去打通,就會很累。」

方舟不清楚其中的環節,但本能還是讓他選擇了更為簡單的前者。

「接下來的一周,可能要麻煩你了,謝謝。」方舟看著眼前對他知根知底的魏萊,滿臉的歉意。

「誰要你的謝謝。」魏萊甩了一個白眼,轉身走出了房間里。

時間很快來到了啟程的日子。

方舟和王建業一老一少一同啟程從仙市高鐵站出發,一路趕赴帝都,參加專家組的面試。

這一行給方舟一種古代考生進京殿試的感覺。

只是不知道自己是此次中的是狀元還是榜眼,然後錦衣還鄉。

此次專家組面試,便是要在所有的國一獎項中選出最高的高教社杯和MATLAB創新獎,前者相當于狀元,後者相當于榜眼。

鑒于新華大學之前從沒有獲得過這兩個獎項的隊伍,學校大方的承諾給方舟報銷來往的動車票和所有的住宿費用,其他吃飯購物消費的錢,自然不會給報銷。

方舟這次帝都之行,大概要走五天的時間,按規定,答辯只需要一天,學校最多報銷不超過兩天的住宿,但王教授打了一通電話,數學系的薛主任便直接承諾,想住多久都報銷。

兩人坐在同一排的座位上,王教授拿著筆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方舟則拿出平板,邊听歌邊看著本次赴京準備的資料。

其實也並沒有做過多的準備,還是省級答辯時的那一套資料,只不過在對蒙特卡洛進行完善了之後,方舟對原有的模擬程序進行了相應的修改,使之更符合真實隨機的行車狀況,同時還準備了比復試更為詳細的解釋說辭。

雖然王教授一直說自己這套說辭,評委席上的老師不一定能听懂,但是該準備好的東西,方舟也要準備的盡量完美。

就怕對方覺得自己的算法用的太完美,然後故意給自己MATLAB創新獎,把高教社杯頒給別人。

無聊之際,方舟左右看了看窗外的風景,無意中瞟到了一些王教授手里的筆記。

對方或許是注意到了這一切,合上筆記本,笑著對方舟說︰「別亂偷看,上面的東西比你見過的所有資料保密程度都高。」

听到這句話,方舟頓時懷疑起了王老頭的真實身份。

作為一個快退休的,或者說已經退休又返聘回來的天文學教授,竟然能讓一群航天大佬無比尊敬。

就算是之前是一個純數學領域的大佬,那這地位也太過了吧,隨身攜帶的筆記都是絕密級別的資料,一定是在某些大國工程中身居要職。

聯想起之前工信部對于黑客的處置,方舟頓時坐直了身子,目視前方。

經過半天的車程,高鐵很快抵達了帝都,方舟全程都僵硬的坐在座位上,下了車之後感覺渾身都有些酸痛。

方舟進行答辯的地方在帝都大學,王教授前往的地點是帝都郵電大學,兩個地方相距並不算遠,所以兩人在北四環找到了一家地鐵站旁邊的高級酒店一人開了一間房。

全程王建業輕車熟路,似乎以前多次來到過帝都出差。

第二天早上八點整,方舟獨自一人來到帝都大學的東門,出示答辯通知後,來到了面試會場外的教學樓里。

相比起方舟這邊的冷冷清清,其他大部分隊伍都是三人一同來進行最終答辯,此時大部分隊伍都在一起踫頭溝通稍後答辯的細節。

除了參賽的隊伍以外,還有一些帝都的媒體記者或是帝都大學內部的校園記者,正在采訪入圍決賽的選手們。

從相貌的青澀程度便可以看的出來,更年輕的記者聚集在明顯是本校同學的身邊,正在進行采訪。

而年齡偏大一些的記者,則更多的是采訪從外省來的隊伍。

「據說咱們學校已經連續兩年包攬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的最高獎項高教社杯,請問你們對于拿下今年的最高獎項有信心嗎?」旁邊采訪的聲音傳來,從語氣中不免能听出來有些炫耀的成分。

「你這話說的有些不太嚴謹,其實除了三年前被隔壁的水木大學僥幸搶走以外,再往前那一屆的冠軍也是我們學校的。」接受采訪的學霸靠在椅子上,很是囂張的回應道。

「真不要臉,要不是這兩年李耀文那個變態橫空出世,最高獎項說不定花落誰家呢。」或許是引起了旁邊水木大學同學的不滿,方舟听見對方小聲的議論說道。

「听說今年那個變態不參加了。」三人小組里另一個人說道。

「哪還有時間參加啊,算下來已經是本科發的第四篇SCI了吧,實驗的時間都不夠了,哪還有時間來參加這次建模比賽?」

「說的也是,那咱們這次比賽獲獎的希望非常大啊。」只見三人露出喜悅的表情。

專家組答辯九點才開始,負責評審的教授們還沒有到場,方舟一時有些後悔自己為什麼來的這麼早。

來到這里的學霸至少都是各個學校妥妥的學霸階級,對自己的作品充滿了自信,所有人都認為自己能夠獲得代表至高的兩個獎項。

也有嘴上說著自己實力不濟,恐怕很難奪冠的隊伍,誰知道心里是怎麼想的。

按照周會長的答辯經驗來看,恐怕說自己不行的是這批人,等比賽結果出來質疑聲最大的也是這批人。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方舟只覺得他們吵鬧。

坐在學霸雲集的教室角落,听著不同的參賽隊伍之間開始交流建模方法和思路,考完聚在一起交流答案果然是國內學霸最流行的文化,方舟只感覺有些不自在。

對他來說,如果是以前的方舟或許會因為知識的貧瘠和能力的匱乏,和學神們感到格格不入,但現在他的數學能力和眼界從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眾人許多。

就像是一個高中生听著初中生在交流中考的答案一樣,一個漏洞百出的模型也能被眾人不斷吹捧,一條割裂的論證過程也能在相互之間引為神作。

就在方舟閉目養神之際,一名年輕的女記者帶著攝影師從門外走了進來。

環顧了一眼四周之後,徑直的朝著角落的方舟走了過來,身後的攝影師想拉都拉不住。

「嗨,你好,我是帝都大學校園牆的記者,請問我可以采訪下您嗎?」

方舟睜開眼,看了一眼對著自己的話筒,先是疑惑為什麼會有記者會選擇自己這個沒有隊友且明顯是從外省來的人,隨後抬頭一看,便明白了一切。

眼前脖子上掛著記者證朝著方舟微笑的那個人,正是之前一起在河洛市體驗救援工作的高閣。

「你怎麼會在這里」似乎是感覺到問了句廢話,方舟很快改口說道︰「可以,你要問什麼?」

「感謝您的配合,請問您是一個人來參加本次數學建模大賽的決賽答辯嗎?您的隊友是有什麼急事沒能過來嗎?」高閣抿嘴笑了笑,說道。

「他們倒也沒什麼事,就是我一個人來就夠了吧。」方舟看著高閣身後高舉手機的攝影師,想了想說道。

高閣尷尬而不是禮貌的笑了笑接著問道︰「那您和您的隊伍成員一定是對本次拿獎勢在必得了,請問您對于本次數學建模大賽的題目,是怎麼看的呢?」

「坐著看吧,站著也挺累的。」方舟見是熟人,又只會在校內牆上傳,一時采訪有些放飛自我。

高閣愣在了原地,身後的攝像師瘋狂的憋笑,連端手機的手也止不住的顫抖。

「最後一個問題,你來帝都大學為什麼不提前通知我?」說到這里,高閣的語氣有些幽怨。

「通知你干嗎?你能安排我獲獎?」方舟疑惑的說道。

「我」高閣無語的從教室里離開。

答辯,開始了。

會場響起經典的卡農鈴聲之後,所有的媒體、記者有序的離開了教室內,就連本校的記者們也不例外,對于這樣的答辯現場,向來只錄像不公開。

評委席上的評委們正襟危坐,方舟看了看時間,此時已經來到了九點一刻,離規定的開場時間遲到了十五分鐘之久。

賽前無聊之際,方舟抽空看了看評委們的頭餃,甚至沒有省賽時那般隆重。

多是掛的各種數學工會或者教育部的頭餃,從學術角度來說,成果並不算多,但從職務角度來說,卻排場十足。

焦急的等待過後,終于輪到方舟登場。

獨自一人走上了講台,按照一貫的流程先放PPT,與之前一樣的說辭,只見評委席上的眾人听著方舟嘴里的各種用詞,不住的點頭示意。

PPT講完之後,就是評委提問的環節。

因為不知道他們能提出什麼奇葩問題,所以這算是方舟最緊張的時刻。

問的簡單了,感覺有些乏味,問的難了,方舟反而更加興奮。

如果能再出一個王教授一樣能問一個直達靈魂深處的提問,那方舟將會感激不盡。

一時間,方舟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受虐傾向。

一位坐在中間的老先生,緩緩開口說道︰「你對帝都的交通怎麼看?」

emmmmm這個問題問的不可謂不寬泛。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帝都的交通很堵,但這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和身處其中的打工人交通習慣、出行方式等因素有著很大的關聯。

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如同帝都一般人口密度極高,建模比賽B題設立的模型其實並不一定能適用于這里。

「不太樂觀。」

「那你覺得你的論文對帝都的交通網絡建設有幫助嗎?」老先生笑著問道。

方舟有些無語的看著眼前的這位評委,這已經不再是數學模型問題,而是更深層次的社會學問題。

花費大價錢的改良帝都的立體交通網絡只能說是治標不治本。

路網結構先天不足,缺乏南北干道。

教育、醫療、優質企業資源過于集中,學生不在學校周圍,打工人也不在公司的周圍,導致交通基礎設施佔用率大這些都是最根本的問題。

不解決這些,在來帝都打工人員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市區內部依舊是寸步難行的局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