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大漢光武皇帝建武十六年,交趾刺史部(交州)下屬的交趾郡、郁林郡、日南郡、蒼梧郡、合浦郡、南海郡、九真郡七郡叛亂。

十七年,光武皇帝以伏波將軍馬援為主帥,扶樂侯劉隆為副帥,率樓船將軍段志等南征交趾。

兩年以後,交趾刺史部平定。馬援在當地立下四根銅柱,銘文曰「銅柱折,交趾滅」。

馬援平定交州的進軍線路,被後世稱之為「馬援故道」。

之後馬援又上書朝廷,建議開通從成都到南中再到交州的交通和貿易線路,以強化對當地的管理。

這條路線中,成都至南中是原來就有的西南絲綢之路的一段,新開通的一段是從昆明至現在的越南河內的道路。

這段道路被稱之為「馬援古道」。

李遺等人去交州要走的,就是這條路。

歷史上,劉巴、許靖等人經由這條道路從交州去了益州,投奔劉璋。

步騭派人從這條路去了南中,挑唆雍叛亂。雍也從這條路給孫權送去了張裔。

後來霍弋也是從這里兵進交州。

這條路有水陸兩條路線,步騭派來的人是走的陸路。

而李遺等人走水路。

因為這條水路,可以從滇池附近一直走到交趾郡治的龍編縣。劉備手下既有劉巴和許靖這種在交州待了多年的人,又有賴恭這種直接做過交州刺史的人,李遺等人對交州的地理形勢的熟悉程度,不比作為對手的呂岱等人差。

而且這條水路還是順流而下的,很是便捷。最多在中游有一截水流稍微湍急一些。

而孫權要派人從交州攻打益州,就沒那麼簡單了。

首先他走水路是逆流而上。而最適合逆流而上的那一段,是賁古到滇池一帶的水路。而這一段又全部處于益州境內。

除非他走陸路,那又要經過進桑關。

而進桑關也在牂牁郡境內,屬于益州領地。

進桑關在劉璋時期就很受重視,許靖當初去益州就被擋在這里,直到劉璋主動邀請,他才能過去。

霍弋也是從這里出兵,才拿下了交州的一部分。

若是李遺等人沒有能及時滅掉藤甲兵,說不定還會給甘寧機會。

但是現在南中徹底平定,還有諸葛亮和法正親自坐鎮,以後還會有鄧方來。

所以就算是李遺等人不出擊,甘寧實際上也是難以帶著大批人手,打入南中的。

從現在的盤龍江坐船,匯入紅河。李遺等人一路走的都是荒涼之地,沿路基本沒有人煙。就算有,那也都是生產生活方式極為落後的小村落。

再順著紅河一路向東,一直走到麊泠縣的時候,人才算是多了起來。

李遺等人的大軍也才被敵軍發現。

這個地方的守軍倒是有一兩百人,由麊泠都尉全權治理。

當地的土著在這個時代看起來極為愚昧。

當初馬援南征交趾,對手就是在這個地方起兵反叛的征側和征貳兩人。

這里本來就荒涼落後、人煙稀少。

馬援一番強力鎮壓,斬首數千、俘虜上萬,把這里打的都沒留下多少人。

後來大漢朝廷派來的歷任官吏,都把這里當做重點防備對象,時時刻刻提防著。

士燮也不例外。

所以特地設置了麊泠都尉,主要任務就是在當地「拔刺兒」。

刺頭們被拔了一茬又一茬,本來當地人就被馬援給打得沒剩下多少了,這下子人口就更少了。

被重點針對的麊泠縣,與九真郡的都龐縣,都是僅次于日南郡的落後愚昧地帶。

所以這里根本就沒有打的必要。李遺等人也沒有興趣在這里下船打仗。

他們在當地土著迷茫的目光和士卒們驚慌失措的叫喊聲中,坐船一路往前沖。

紅河在西于縣有一個分叉,主干道一路往東南方向而去,流入北部灣。而分支則會往東北去往龍編縣。

龍編縣就是現在交趾郡的郡治所,也是如今交州西部最大的縣城,正是李遺要打第一仗的戰場。

西于縣因為東有龍編、西有麊泠,所以守軍更少。

在當地守軍不知道守衛紅河的哪一條分支的情況下,李遺等人再一次呼嘯而過,直奔龍編縣。

西于還好,有著木柵欄做城牆,麊泠縣則是為了鎮壓方便,連個城牆都沒有。

但是到了龍編縣,情況就不一樣了。

士燮在這里經營了這麼多年,也在龍編縣建設了夯土城牆。

但是很顯然,以當地的生產力加上士燮文人的風格,城牆並不高大。,而且結構極為簡單。

龍編縣與蒼梧郡的廣信縣、南海郡的番禺縣,是交州城牆最好的三個地方。

廣信縣和番禺縣分別是交州前後兩任的州治所在地。

而龍編縣則是因為士燮的存在。

下了船,李遺指揮大軍上岸包圍縣城,大家就看著城牆都忍俊不禁。

張嶷說道:「我听說士燮在這里經營了幾十年了,結果……就這?就這?」

馬忠笑道:「看這城牆上站著的士卒,大概一兩千人吧?只有一百多人拿著鐵質的刀劍,穿著最單薄的皮甲,這算是士燮手下的精銳了?」

其余的士卒別說鐵質刀劍了,能衣衫整齊,再提一根簡易的長矛就算是不錯的了。

整體上來說,這些人比雍和高定的叛軍還不如。

其實別說他們鐵質刀劍少,就算是全員鐵器,也入不了李遺等人的眼。

因為孫權手下的冶煉制造技術,實在是不過關。江東軍的戰斗力差勁,除了私兵制和缺少戰馬之外,這兵器制造技術的落後,也是一大因素。

三國演義說孫策被刺殺的時候,拿佩劍反抗,結果劍刃當場掉了。而在合肥城下,宋謙、賈華的兩支方天畫戟,被樂進一刀給齊齊砍斷。這兩件事情倒也不全是瞎編。

根本原因就是江東極度不重視工匠和科技發展。

舉個例子:江東沒有玉璽,這你敢信?

「吳時無能刻玉,故天子以金為璽」,堂堂大吳皇帝,連找個幫忙刻玉璽的匠人都找不到,只能用金璽。以至于吳國滅亡時,末代皇帝孫皓獻出來的那六枚皇帝專用璽,全都是金的。

鄧艾對李遺說道:「給我兩千人,一個時辰拿下這座城池!」

他自從口吃好了以後,連自信心都上來了。

李遺笑道:「抓鬮吧,誰抓到誰就主攻!」

城牆上,陳時看著下面突然出現的八千敵軍,卻只感到頭皮發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