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一章 防區劃分,鐵三角聚首

戰利品劃分完之後,獨立游擊支隊、386旅18團的同志們先行離開了。

剩下的這幾個家伙說話更是沒邊了。

「這中央軍就是富的流油啊,多好的裝備啊,給他們用就是糟蹋了!」李雲龍開口說道。

「得了吧,老李,現在可不是和國軍掰手腕的時候,小鬼子可是在一旁虎視眈眈看著呢!以打促和的目的已經達到,在這之後就要保持克制!」丁偉在一旁說道。

「說一千,道一萬,工業是戰爭的基礎,還是咱們八路軍工業基礎薄弱,只能生產復裝子彈,就連手榴彈的威力也是大大不足!不說別的,咱們八路軍要是能生產出和小鬼子一樣的武器裝備,小鬼子早滾蛋了!」孔捷煞有其事的說道。

「喲,老孔,這話可不像是你能說出的,現在都研究起工業基礎來了?」李雲龍在一旁嘲諷道。

「怎麼著,我還不能自學上進啊,我現在閑著的時候就喜歡看書,主席的《論持久戰》真是博大精深,雖然有些內容我沒看懂,但是戰爭的走向分析的明明白白!」

幾人正說著,指揮部的電報員急匆匆的走進來。

「報告,總部發來電報!」電報員將電報遞給周維漢。

周維漢快速瀏覽一番, 李雲龍幾人都在旁邊伸著脖子,往周維漢身邊湊。

周維漢順手將電報遞給他們, 同時對著電報員說道︰「給總部回電, 我部已知悉, 馬上按要求布置部隊!」

「嘿嘿,老丁, 這回咱們三是又湊到一起了,以後一塊打鬼子!」李雲龍摟著丁偉的肩膀,高興的沒邊了。

總部的電報上是關于各團防區的劃分。

386旅18團返回沁源, 歸建太岳軍區。

孔捷獨立團防區為屯留縣西部。

李雲龍新一團防區為長治以北地區。

丁偉的28團防區為潞城與長治交界地帶。

至于周維漢的獨立支隊,電報上提到暫時分布在漳河以北,同時向涉縣,武安、武義延伸。

獨立游擊支隊在漳河以南、平順以北,同時向東部的林縣延伸。

周維漢招呼和尚將地圖鋪在桌子上, 幾人研究了起來。

「咱們這幾個團聚在一起可夠擠得, 總部這是對國軍還是不放心啊!」丁偉說道。

「你們28團, 獨立支隊完全是沿著邯長公路布置的, 總部的意思是想隨時對日軍的公路線發起攻擊?」李雲龍疑惑道。

「而且獨立支隊原先是在邯長公路以北的武安、武義, 按照現在的兵力分配已經被日軍的公路線分割成兩半了」李雲龍說著不由得有些擔心。

「老李, 你這話完全是多慮了,兵力少是被分割, 以我獨立支隊的兵力,那叫對小鬼子的公路線實施包圍, 邯長公路就是擺在我獨立支隊眼前的一塊肉, 小鬼子但凡要在這過, 得留下買路錢!」周維漢自信的說道。

「這話說的對, 現在小鬼子也學精了,小股部隊龜縮在據點里不出來, 出來則是大部隊,油水撈不著, 邯長公路是給布置在中條山的小鬼子運輸物資的補給線之一,守著它, 以後吃喝不愁啊!」孔捷頗有一些羨慕的說道。

「就整個山西而言,晉東南一直是日軍兵力薄弱的地方,咱們八路軍,國軍的大量兵力盤踞于此。

而在晉北從太 到大同沿線,一直是日軍的防守要地,即使是咱們八路軍的也活動較少。

晉南的中條山沿線自不必說, 是日軍一直想要突破的防線, 總部這是要有大動作。」周維漢緩緩說道。

「這話怎麼說?」李雲龍眼光一直放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現在的戰略眼光還比不上孔捷呢。

「唇亡齒寒,總部是想長期封鎖其日軍邯長公路的補給線,在其交戰的關鍵時刻切斷其補給線,支援中條山的第一戰區。」周維漢說道。

周維漢不知道的是,這一戰略的實施,還來自副總參謀長與衛立煌的兩人對目前局勢的私下交流。

周維漢他們這些部隊防區如此布置,一來可防備南邊的國軍,二來正如周維漢所說可隨時盯著日軍的公路線。

如此一來,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李雲龍幾人听周維漢一說,頓時來了興趣,不再是只想著在日軍公路線上發財。

「你們看,中條山,西起晉南永濟與陝西相望,東迄豫北濟源、孟縣同太行山相連,北靠素有山西糧倉的運城盆地,南瀕一瀉千里的滾滾黃河。

更重要的是中條山,與太行、呂梁、太岳三山互為犄角,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日軍三個師團的兵力盯著中條山都不敢輕舉妄動,一不小心就得崩了牙!」

「對國軍來說,佔據中條山,即可以此為根據地,瞰制豫北、晉南,屏蔽洛陽、潼關。進能擾亂敵後,牽制日軍兵力;退可憑險據守, 積極防御,配合整個抗日戰場。」

「對日軍而言, 得之,即佔據了南進北侵的重要「橋頭堡」, 既可渡河南下, 問津隴海, 侵奪中原;又可北上與其在山西的主要佔領地相連接,解除心月復之患,改善華北佔領區的治安狀況。」

「中條山不能丟啊,丟了中條山,小鬼子騰出手來,第一個就要收拾咱們八路軍!」丁偉這時候醒過味來,憂心忡忡的說道。

「就這麼看,咱們也只能是敲敲邊鼓,起不到決定性作用,關鍵還得看中條山的國軍啊。不是我背後說人不是,戰斗力先不提,僅是太南之戰就可以看出其內部並不統一,行動力遲緩。

中條山雖有十幾萬國軍部隊,但是難不保到時候有保存實力,內部拖後腿的現象。」孔捷一針見血的說道。

孔捷所說正是周維漢所擔心的,衛立煌擔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期間,組織部隊多次撲滅日軍進攻。

但是國軍在中條山直接潰敗的原因,就是時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因拒絕反共摩擦,受胡宗南等人排擠,被常凱申猜忌,于1941年春到重慶述職後,被軟禁在峨嵋山未歸。

因戰區主帥缺位,國軍各部未能得到有效組織施行,致使「會戰開始第二日,因情況劇變,敵之來勢極猛。當嚴令各部應力保現態勢,粉碎敵蝕食中條山企圖,誘敵于有利地帶,轉取攻勢,而夾殄之」。

各部倉促應變,分別與各路日軍交戰,中條山戰役正式打響。

歷史上,中條山失守,日軍轉頭就調集重兵對我八路軍根據地進行封鎖與掃蕩。

以至在41年-42年,我軍被迫精兵簡政,再加上糧食欠收,好多戰士連飯都吃不飽,這段時間是八路軍東渡黃河以來最艱難的時間。

周維漢暗暗想到,中條山不能失,失則山西乃至華北的大好局勢都會喪失。

既然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就應該讓歷史的車輪發生轉變,自己是變數,原本歷史上八路軍沒有獨立支隊這支部隊。

既然自已已經做出改變,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守住中條山,將來反攻日軍的時間也許就會提前。

第二百一十一章 防區劃分,鐵三角聚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