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燕大的“老農民”

趙剛沒有多說話,放下手頭的公務就帶著周維漢在駐地轉了起來。

養殖場建在山腳下,邊界是用柵欄圈起來的,里面是一大片空地,幾棟黃土房。

「這里就是養殖場,東邊是雞舍,目前有四五百只雞,大部分都是人工孵化出來的,再過一陣子就可以下蛋了,西邊是豬舍,現在有二十六頭小豬崽。」趙剛介紹道。

此時,幾個戰士正站在雞圈里,清理雞糞。

一個腿腳有些不利索的戰士看見周維漢兩人︰「報告團長,政委,輜重連一班正在清理養殖場,請指示。」

「張二有?」周維漢說道。

「嘿嘿,團長,您還記得我?」張二有激動地說道。

「我怎麼會不記得,你是原先尖刀連的,攻打柳堡據點的時候,右腿負了傷,當時成天尋死覓活的,好小子,現在又支稜起來了。」周維漢說道。

張二有拍了拍右腿,笑著說道︰「團長,你別看我這條腿現在瘸了,但是現在管的可不少,養殖場都歸我管。」

周維漢拍著張二有肩膀說道︰「好樣的,不管是不是在戰斗崗位,但是養殖場搞好了,也是為革命做貢獻,你現在的任務一點也不輕松,咱們新二團以後能不能吃上肉,全看你的了。」

幾人邊走邊說:「這些雞和豬崽平時都吃什麼,糧食消耗肯定不少吧?」

「這些家畜都是雜食性的,平時主要是吃麥麩子、菜葉子、玉米,還有從老鄉家里換來的紅薯。家畜產生的糞便會有專門進行堆肥,然後給莊稼用上,用鄭老的話說,這已經形成一個閉合的產業鏈!」張二有激動的說道。

「鄭老?哪個鄭老?」周維漢問道。

「轉完了,我就帶你去見他。」趙剛說道。

幾人走到豬圈,豬圈里幾頭白豬異常顯眼,明顯要比其他的黑豬個頭要大,周維漢一眼就看見夾雜在黑豬中的白豬。

「這幾頭白豬是哪來的?我記得附近的老鄉家養的可都是黑豬!」周維漢驚喜的問道。

「這都是鄭老帶來的,說是國外引進的品種。」趙剛說道。

「團長,這六頭白豬明顯要比黑豬好養活,膘長得可快了。」張二有說道。

現在人們吃的豬肉大多數白皮豬,這讓不少人認為豬都就是長這樣的,特別是一些小孩,問他豬是什麼顏色的,他肯定毫不猶豫的說是白色的,因為無論是在農村老家還是電視上,他們在只見過白皮豬。

但實際上白皮豬並不是我們國家原有的,而是從外國引進的,我們國家馴化的本土豬實際上是一身黑,有人不信,說起黑豬就只能想起野豬,這種想法已經在不少人心里根生蒂固,然而老一輩人必定不會對黑豬陌生,因為這是他們那個年代難忘的記憶,可以說那時候的黑豬才是他們養豬主流,就像如今的白豬一樣。

土豬肉味道好是眾所周知的,而且本土黑豬的繁殖力強,又不容易生病,養起來比較省心,可是它千好百好卻敵不過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飼養周期太長了。

一般來說白豬4~5個月就能出欄了,可以長到200斤-300斤,但是黑豬最起碼也要一年左右才能出欄,並且只能長到150斤左右。

「老趙,我現在對你口中的鄭老越來越好奇了,多大的本事啊,連這好東西都能搞到。」周維漢說道。

「二有,鄭老現在在哪?怎麼沒看見他啊?」趙剛問道。

「鄭老現在應該在他的研究所。」張二有說道。

研究所在一處山間的一處小平原上,這里有著七八畝麥子地,一位身穿汗衫,頭頂草帽的老者正在田間鋤草。

「鄭老,你看看誰來了?」趙剛在田間的地頭大喊道。

老者听到趙剛的招呼,把鋤頭往肩上一扛,向著兩人走來。

「小周子,回來了?」老者離大老遠喊道。

周維漢臉上一黑,好久沒人叫他小周子了,旅長都不敢這麼叫他。

「鄭老,原來是您啊,我說誰有這麼大本事呢!」周維漢激動的說道。

周維漢口中的鄭老是燕大的「老農民」,鄭老是燕大農學系的老師,被燕大的學生親切的稱之為「老農民」。

原因是因為這位老師就連上課都帶著學生在田間勞作,平時也是一副「老農民」打扮。

當年燕大有段時間經費緊張,學生們都吃不起飯,一個個面帶菜色,就是鄭老帶著人開荒地,養家畜,才度過的難關。

民國時期,農學是徹徹底底的冷門專業,熱門的文學系,有陳、周幾個金字招牌在,旁听的學生都擠到教室門口了。

農學的生源連工科都比不上,招不上人來,周維漢記得跟他一屆的只有十幾個男生。

「鄭老,真沒想到,我新二團能把您這大能人請過來,我還以為您隨學校南遷了呢!」周維漢高興的說道。

「歲數大了,不想動地方了,我就回了遵化老家,結果讓趙剛把我喊來了。」鄭老說道。

「你不是跟我說過要發展農副業嗎?我一尋思咱們都是外行,看看能不能把鄭老找來,就讓王英同志聯系河北遵化的同志,沒想到還真把鄭老找到了。」趙剛說道。

「我還得感謝你們,能給我找個安生的地方專心搞研究,小鬼子是到處霍霍人,日子是真過不下去了。」鄭老說道。

「是應該我們新二團感謝您才是,給我們解決了大難題,建立了養雞場,連洋白豬都搞來了。」周維漢激動的說道。

「只要有受精蛋,雞蛋人工孵化沒什麼難度,洋白豬是我當初從學校的農場帶出來的,是和本地的土豬雜交後的品種,我也是慷他人之慨。」鄭老還是如同往日般高風亮節。

「你們新二團選了一個風水寶地,雖然根據地內大多數都是山區,但是山間不乏河流長期沖刷出來的小平原,土質很肥沃,水源充足,這里的老鄉們沒有充分開發出啦,倒是讓你們撿了個便宜。」鄭老說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正如鄭老所說,新二團的根據地大部分都是山區,有的小一點的村子里的村民只有七八戶,人口數量稀少,開墾荒地力不從心。

好在周維漢下令開荒後,新二團全員出動,開墾的荒地小的有幾分地,大的有兩三畝,向眼前七八畝的寥寥可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