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三十章 戰略上已經輸了

好看的電影時間過得更快,《流浪地球》充分的證明了這一點。

「……第三階段,為了避免地月相撞,利用氫氧爆燃將月球推離原有軌道……

隨後,萬座行星發動機同步啟動……地球以橢圓軌道繞行太陽,做為期十年的「引力彈弓」加速……

……2075 年,地球與木星軌道重疊之時,地球將利用木星引力做最後的加速沖刺……

……繼而月兌離太陽引力,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第四階段,地球逃離太陽系後……行星發動機全功率開啟……將用五百年時間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

第五階段,地球泊入目標恆星︰半人馬座α 星系軌道,抵達新家園,成為目標恆星系的新成員。」

微弱的光芒灑向一片白茫茫的大敵,行星發動機的轟鳴聲越來越大。

鏡頭從地面一路退至太空,掠過一座座雄偉壯觀的行星發動機。

小小的星球拖著重聚變發動機的藍色尾焰與被拋下的大氣,彷佛一顆彗星,向著茫茫的未知宇宙飛去。

熱烈的掌聲隨即響起,讓影廳彷佛變成了魔都電影節的頒獎晚會。

管琥有些感慨的對著身旁的梁晶道︰「我參加過好幾屆魔都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展映,但之前所有影片展映結束的掌聲比現在都差得遠。」

電影節這種影片展映,尤其是開幕影片展映,鼓掌歡呼是例行禮節,魔都電影節過往的開幕影片要麼是沒有入圍主競賽單元的「遺珠」,要麼是即將上映的電影。

大都是文藝片或中小型成本的影片,像《流浪地球》這種體量的商業大片作為開幕影片確實是頭一次。

當然,這並不算離經叛道,畢竟好來塢大片有的時候也會登陸戛納或威尼斯,作為開幕影片,給自己宣傳加為電影節增添關注度,這是雙贏的事。

梁晶既像是安慰自己,又像是安慰丈夫︰「這只能說明大多數人喜歡的還是商業大片。」

事實上別看魔都電影節的主菜都是國內外的文藝片,但出席紅毯、開幕儀式的人大多都是明星,甚至還有被品牌邀請的網紅,來看開幕影片的還有不少購買了電影節展影票的普通觀眾。

過往電影節開幕展映的文藝電影,說真的,這些明星和記者們還真有多少人愛看不成?

在電影節展映的所有影片中,《流浪地球》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也是最合大多數人胃口的。

「要是《八百啟示錄》作為開幕影片,我敢打賭掌聲不會比現在低。」

即便觀影過程數度被震撼,但梁晶完全沒有認輸的意思,她對《八百》的信心仍舊很堅定。

管琥搖了搖頭︰「不是這麼簡單啊。」

說實話,《流浪地球》中涉及到的背景——預測到太陽氦閃,地球上的全人類組建了一個地球聯合政府,異想天開的在赤道附近建造許多的反向推進器,把地球自轉的引力給抵消掉,然後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載著人類去流浪。

這個創意確實相當新穎,而且在浪漫的科學幻想中蘊藏著磅礡的氣勢。

這是前人所從未想過的科幻設定,稱得上是硬核與天馬行空共存。

之後的地下避難所,35億人類犧牲,在商業動作片中很少出現的飽和式救援概念——這會降低個人英雄主義的敘事強度——以及「點燃木星」從而將地球反推出被其俘獲的命運的科幻概念都很驚艷。

而且這個新穎的科幻故事講述的流暢至極,太空的驚險動作戲、地面的槍戰沖突、探險式營救,極端環境下的公路冒險,再加上最後時刻的爭分奪秒。

這根本是一鍋燴菜,一部科幻電影拍出了多種類型電影的劇情。

而郭凡這個大廚將這麼多不同原料和味道融合的相當完美。

但是這已經不是幾年前了,確切的說已經不是陳景行出現之前了。

國產科幻電影早已今非昔比。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宏大又浪漫的腦洞並不稀奇。

盡管每一次仍舊讓人驚嘆這種想象力從何而來,每一次都能收獲驚喜,但《流浪地球》的質量並沒有超出人們對夢工廠的想象與期待的上限。

只是需要承認,夢工廠又一次推出了一部上乘的科幻作品。

這個事實再一次讓人嘆息,讓人嫉妒,但並不顛覆。

對于管琥來說,這只是之前預測的一種不夠理想的情況應驗了。

盡管同行們都期盼著夢工廠這一次失手,或者哪怕不是爛片,但質量平庸,讓人失望也行。

可這是最樂觀的期待,通常樂觀的期待並不容易發生,尤其當你的對手是夢工廠。

作為最警惕《流浪地球》的利益攸關方京影來說,以最悲觀的態度預測《流浪地球》的質量才是正常的。

可能正是因為事前已經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所以管琥此時並沒有那種「對手竟然如此強大」的驚愕與悲觀的情緒。

而且就算他在心里不斷贊嘆著郭凡的敘事手法,在某一段劇情的鏡頭,處理某一段劇情的方法有多精妙,但管琥對郭凡並沒有仰視的心態。

管琥是一個極其自信的人,他也曾被媒體譽為鬼才導演,而且自認才華超過國內的大部分導演,包括郭凡。

如果說他和郭凡在名氣和成就上真的有什麼差距的話,那也是陳景行造成的差距。

因此即便在觀影過程中數度被震撼,但並沒有讓管琥對自己,對《八百啟示錄》信心稍失。

可即便早有準備,他仍舊不可避免生出了一絲挫敗和沮喪。

這是管琥到了今時今日的地位才能感受到的。

《流浪地球》讓他最驚駭的不是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不是緊張刺激的劇情,不是三線敘事的完美相融,而是他真的建立起了一個足夠有延展性和想象空間的電影宇宙!

剎車時代、逃逸時代、加速流浪時代、減速流浪時代以及新太陽時代。

這個歷時2500年,一百代人的帶球流浪過程,這樣史詩般的科幻背景已經在這部電影浪漫又宏大的刻畫中,平靜的敘述了出來,並且直逼人心。

一個超乎想象的世界觀已經被建立起來了。

只要《流浪地球》取得票房上的成功——從此時此刻的掌聲來看應該不會有什麼意外了——那麼這將意味著什麼呢?

一部系列電影的框架已經被建立起來了。

陳景行的《矩陣》系列和陳四成的《唐探》系列是公認的華國最成功的系列電影,也讓所有電影人都充分意識到了這種成功的系列電影有多麼強大。

不說最後的結果,《矩陣Ⅱ》和《唐探》Ⅱ、Ⅲ上映的時候堪稱諸邪闢易。

雖然《八百啟示錄》是暑期檔的開幕大片,相比《流浪地球》天時地勢佔優,而且包括管琥在內的京影高層都對《八百》有信心。

但此時管琥已經意識到了從戰略上,《八百》和《流浪地球》就已經不是一個層面的競爭了。

他們擔心的是《流浪地球》到底質量如何,票房後勁大不大,對緊隨《流浪地球》公映兩周後首映的《八百》能造成多大的干擾,會不會讓《八百》無法取得理想的票房。

以及埋藏在內心的出于某種義氣的執念。

不僅是京影對夢工廠這個後起之秀的不甘,還有管琥對後輩電影人的示威。

夢工廠這個不講武德的年輕同志,幾乎沒有傳統制片廠不曾吃過他的苦頭。

京影更是做過好幾次苦主。

作為老牌制片廠,甚至曾經的老大,面對近幾年的頹勢和夢工廠的沖擊,《八百啟示錄》也被當成了重振雄風的標志。

《流浪地球》到底和《八百》在定檔上隔了半個月,談不上正面競爭,京影從上到下對《流浪地球》的重視和競爭意識除了「搶奪電影節開幕影片之仇」外,也包含著幾年積怨產生的意氣之爭。

在聲勢和票房成績上都壓過《流浪地球》的想法足以讓京影上下不少人念頭通達。

但在管琥看來,夢工廠已經跳出這局棋了。

人家現在在做的已經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了,而是在打造一個電影系列,一個電影宇宙。

哪怕之前夢工廠露出過這樣的口風,但听夢工廠的「吹噓」和事實就在眼前顯然是兩碼事。

就算《八百》的票房成績能壓過《流浪地球》又如何呢?

《八百》就這一部,《流浪地球》則很有可能是繼《矩陣》之後的金母雞,甚至是比《矩陣》還大的金母雞,是搖錢樹,畢竟2500年的宏大史詩歷程作為背景,這其中可延展的想象力讓人咋舌。

他和京影上下隱晦的意氣之爭此時就顯得有些可笑了。

他若是幾年前的管琥,感受自然沒有這麼強烈,但如今成為京影頭牌導演的他也算是晉升為資本家了——導演做的大了就不可能是單純的導演了,大導演無一例外都是商人。

到了這個地位,才能的在《流浪地球》這樣一部電影面前如此真切的感受到這種無力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