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七章 藝術天賦

在夢工廠開啟了《源代碼》的宣發後,陳景行便全身心投入到了《地心引力》的拍攝中。

雷嘉音正好也拍完了《繡春刀》第二部的戲份,他畢竟不是男主角,戲份結束的也早。

雷嘉音坐在相當有科幻色彩的機械設備上,置身于一個空心的光盒中,這個光盒的內壁都是由LED面板組成,顯示著太空、空間站和地球的畫面。

「說真的,這種拍攝方式我還是第一次體驗,難度也太高了吧。」雷嘉音有些尷尬地呵呵笑道,他剛才的一段表演被陳景行毫不留情的打斷。

坐在旁邊休息的同樣穿著笨重宇航服的吳越深有同感的點頭。

雖然《地心引力》是個重工業電影,但是對于兩位演員來說,表演難度比他們之前拍過的戲大得多。

華國的大部分演員都是方法派和體驗派,這倆其實大體上算是一個流派,需要參照物,需要錨點,更需要互動,所以演員會強調對手。

然而《地心引力》的拍攝過程就讓演員完全失去了「對手」,對手不僅是演員,還包括場地,還包括演員大腦中對場景的想象。

對手的存在能讓演員的表演更加真實,並且不顯尷尬。

這樣演員能精準地把握住自己的反應和情緒,自己的表演幅度是夸張了還是不夠。

而且通常比較有經驗的演員在拍完一段戲後,就能直接判斷出這段戲的效果如何,他甚至能想象出鏡頭呈現的效果。

而雷嘉音和吳越在《地心引力》的拍攝中卻根本無法想象自己這段表演最後呈現的是什麼樣的效果,這讓他們失去了對自己表演幅度分寸的把握,經常陷入了尷尬而滑稽的地步。

《地心引力》的拍攝是完全的虛擬拍攝,說的再直白一點,跟制作3D動畫已經沒有了本質的區別。

當然這樣做的好處是陳景行可以隨心所欲地制作出非常有震撼力的鏡頭,尤其是長鏡頭。

電影原版就有幾個長鏡頭非常驚艷,當然這其實不算攝影師的功勞,而陳景行也認為卡隆設計的幾個鏡頭已經完美到無可挑剔——雖然《地心引力》的長鏡頭實現不需要攝影師的超神發揮,也不需要考驗導演對劇組的精密調度,但能設計出這樣的長鏡頭本身就體現了導演極高的藝術水平。

所以陳景行在讓墨制作這幾個長鏡頭的CG預演時,當時在場的徐盛和特效動畫組組長項軒都用驚訝和欽佩的眼光看著陳景行,按照項軒的原話就是︰「陳導,你就算轉行當動畫導演,也絕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動畫導演也要畫分鏡圖,甚至由于動畫沒有了現實拍攝條件的限制,在分鏡頭表現力上可以達到更高的上限,甚至沒有上限,這樣反而對于動畫導演的藝術設計水平要求更高——能限制一部動畫分鏡頭表現力的,只有導演的藝術審美水平和想象力。

陳景行在《地心引力》「設計」的幾組長鏡頭和很多分鏡都讓項軒這樣的資深動畫人感到極其驚艷。

要知道陳景行至今拍攝的幾部電影中,光影表現與鏡頭的藝術水平都不是太突出,完全是靠故事和敘事取勝的。

包括徐盛和項軒在內,墨的很多員工都對電影有較高的欣賞水準,尤其是動畫部門,這些人在見識了陳景行在《地心引力》上的驚人藝術天賦後,對陳景行的評價很快就從「他擅長講故事,不擅長玩弄鏡頭和光影」變成了「他只是不想讓光影和鏡頭喧賓奪主而已」。

《彗星》《致命身份》和《信號》這樣的電影最精彩的是他的故事和敘事,陳景行作為導演,不想讓觀眾的注意力從故事本身被引向別處,所以采用了樸實無華的拍攝手法,所謂大巧若拙。

而到了《地心引力》這個故事極其簡單的電影中,陳景行就開始盡情展現他的藝術天賦了,準備用驚艷至極的鏡頭讓觀眾目瞪口呆。

腦補了這一圈後,徐盛滿臉贊嘆地感嘆道︰「陳導,這部電影出來,我不敢說票房怎麼樣,但絕對能讓影評人震驚。」

畢竟影評人跟他們原來對陳景行的看法也是差不多的——長于故事,拙于光影,是個純粹的商業導演,沒有太多藝術天賦。

雖然虛擬拍攝能讓陳景行「大展才華」,對于演員自然就比較坑爹了,他們大部分的拍攝場景都是在搭建好的光盒中,事實上陳景行為了讓演員能更加容易帶入,已經在光盒內壁鋪滿了LED屏,顯示出了CG預演的圖像,幫助演員表演。

對于雷嘉音來說還好,畢竟他的戲分不多,人物弧光也並不豐滿,吳越的表演難度才叫大,不過陳景行覺得只是華國演員很少接觸這樣的拍攝方式而已,等適應一段時間後,應該就沒有太大問題了。

而每拍攝完一段鏡頭後都會被送去拍攝大鵬另一端搭建起的Legacy前期預制處理中心,處理完後再發回美國的總部進行一幀一幀的渲染,然後再發給墨進行3D轉制。

《地心引力》當然是3D電影,這也是其畫面震撼度的一大來源,這和另一部經典科幻電影《星際穿越》采用2D並沒有孰高孰劣的區別。

《星際穿越》是用電影膠片拍攝的,這部電影中其實根本沒有太多特效,飛船是模型,連五維空間都是搭建的模型,2D才能真正體現出他的鏡頭質感。

而《地心引力》壓根就是一部3D動畫片,轉制成3D效果只會增強其鏡頭表現力。

不過《地心引力》並不是使用3D攝影機來拍攝,而是後期轉制成3D,之所以如此,首先光盒里塞不下3D攝影機——拍電影用的3D攝影機大的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其次本身就是虛擬拍攝,使用3D攝影機根本沒有什麼必要。

一部3D動畫轉制成3D不會出現大部分真人電影做3D轉制的劣質感,或者只有字幕和子彈3D,所以陳景行有信心《地心引力》的3D效果在所有3D電影中都是數一數二的。

在本位面使用3D攝影機拍攝的影片大多都是好萊塢的漫改電影,幾乎都是使用3D攝影機拍攝的,所以3D效果肯定遠勝于其他轉制3D的電影,但超英電影本身場景的限制導致其3D效果帶給觀眾的震撼程度絕對比不上《地心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