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柱兒,想個好辦法,務必讓王掞閉嘴。」老皇帝氣哼哼的,臉色很難看。

玉柱心里門兒清,王掞對老皇帝很有用。

內閣里的五位大學士,三滿兩漢,其中,王掞是老皇帝籠絡漢臣的一面大旗。

而且,王掞雖然是內閣大學士,卻從不管事,甘願給老皇帝當棋子。

老皇帝一向是既當且立的脾氣,玉柱轉了轉眼珠,隨即計上心頭。

「汗阿瑪,王掞就像是茅房里的鵝卵石,又臭又硬。」玉柱此言一出,不禁逗笑了老皇帝。

「不過,王掞的脾氣再臭,他也有短處。」玉柱眼眸微微一閃,故意說,「就和臣兒喜宦妻一般,有癮,根本就戒不掉。」

老皇帝啞然一笑,玉柱這個混球,確如所言,尤為偏愛漢官之妻。

這麼多年下來,這個壞毛病,從沒改過。

說實話,老皇帝要重用玉柱,這才包容了他的諸多壞毛病。

乾隆難道不知道和中堂的斑斑劣跡麼?

問題是,只有和中堂才肯舍下一切,幫著乾隆壓制嘉慶。

「王掞的諸子孫之中,尤為喜愛ど孫王暢。」玉柱故意停頓了一下,等老皇帝點頭示意之後,這才繼續說,「王暢很有才華,卻喜歡逛青樓。臣兒命人盯緊一點,只須尋個借口,便可將其擒下。」

老皇帝瞬間懂了玉柱的意思,不由輕聲笑道︰「柱兒啊,你不是一般的壞啊。」

見老皇帝的心情轉好,玉柱涎著臉,故意湊趣說︰「還不都是您老人家的教導有方麼?」

「哈哈,小混球,難道是我教你搶人家的娘子麼?」老皇帝忍不住哈哈大笑。

玉柱和老皇帝親密無間的互動場景,讓張鴻緒羨慕得要死。

在老皇帝的眼里,玉柱既是子佷,又是可以依賴的拐杖。

沒蛋的張鴻緒、王朝慶等等,這些人全是連狗都不如的賤人。

玉柱剛從乾清宮里出來,就見內務府總管董殿邦,站在台階下,眼巴巴的望著他。

董殿邦隸屬于正黃旗包衣漢軍,其父董得貴死後,他襲了二等輕車都尉的爵位。

值得一提的是,已歿的端嬪董氏,其實是他的堂姐。

正因為這層淵源,康熙五十五年,他由內務府慎刑司郎中,被提拔為署理內務府總管,並一直留任至今。

當時,接替董殿邦的新任慎刑司郎中,正是擅長養狗的輔國公馬佳•漢遠。

巧合的是,漢遠的親弟弟馬佳•章勝,現任勇銳營右翼協統(旅長)。

想當初,章勝擔任西寧駐防八旗防守尉的時候,主動投靠了時任靖西將軍的玉柱。

結果,章勝真的抱對了大腿,從此跟著玉柱節節高升。

章勝是地道的瓖黃旗滿洲旗人。實話說,這個身份一直到清朝滅亡之前,天然被朝廷所信任。

為了迷惑住老皇帝,玉柱故意保舉章勝,擔任勇銳營的右翼協統。

要知道,六千余人的勇銳營,編制為一鎮轄兩翼,每翼轄三標。

左右兩翼的協統,相當于旅長,標統相當于團長,玉柱自任鎮統(師長)。

果然不出所料,玉柱的折子剛遞上去,老皇帝當天就批了可。

用老皇帝自己的話說,兵權只有掌握在滿洲旗人的手心里,大清的江山,方能萬年永固。

「請相國安。」董殿邦知道玉柱的厲害,絲毫也不敢馬虎的扎千請了安。

「罷了。」玉柱擺了擺手,示意免禮。

董殿邦剛站直身子,便小聲說︰「稟相國,出大事了。」

「出了何事?」玉柱就知道,董殿邦找他,準沒好事兒。

「回相國的話,寧壽宮娘娘午膳後,竟然口吐白沫,不醒人事。據李御醫說,八成是中了毒。」

果然是夜貓子進宅啊,玉柱趕緊帶著董殿邦,去找老皇帝。

所謂寧壽宮娘娘,指的是宣妃娘娘。

宣妃,是科爾沁達爾汗親王博爾濟吉特•和塔之女。

和塔的阿瑪,不是別人,正是太皇太後的四哥,和碩達爾漢巴圖魯親王滿珠習禮。

也就是說,宣妃是太皇太後的佷孫女,老皇帝的表妹。

說起來也挺有意思的,從順治初年,到康熙初年,太皇太後往紫禁城里,硬塞了不少科爾沁蒙古的女人。

太皇太後的大哥吳克善,其嫡長女,正是被廢為靜妃的順治帝之第一任皇後。

順治帝的第二任皇後,也就是剛剛駕崩沒幾年的皇太後。

眾所周知,皇太後的瑪法察罕,是太皇太後的二哥。

科爾沁的孛兒只斤氏,也就是博爾濟吉特氏,在大清的正式旨意里,一般被稱為博爾濟錦氏。

听說宣妃突然昏迷不醒,老皇帝當即怒不可遏的吩咐玉柱︰「務必查清楚,毒物究竟從何而來?不管涉及到誰,一律滅其五……算了,只滅三族吧。」

見老皇帝並不是特別在意宣妃的死活,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毒物的上頭,董殿邦不由暗暗長松了口氣。

要知道,毒害宮妃,那可是株連五族的重罪啊!

領了旨意之後,玉柱點齊了御前帶刀侍衛,又叫來了慎刑司郎中漢遠,帶著大家浩浩蕩蕩的往寧壽宮而去。

因太年輕了,又早有「喜人婦」的惡名在外,玉柱為了避免瓜田李下的嫌疑,只要無旨,絕不主動踏入內宮半步。

一旦沾上了內宮的腥騷之事,肯定是黃泥巴掉進了褲襠內,即使不是屎,也必須是屎,還有苦說不清楚。

去寧壽宮的路上,玉柱問董殿邦︰「御茶膳房、御藥房、太醫院等地,都派人盯著了?」

沒有老皇帝的旨意,即使貴為內務府總管,董殿邦也無權擅自在內宮里抓人。

但是,只要董殿邦不是蠢蛋,肯定會派人盯上和毒物相關的各個要害部位。

董殿邦哈著腰說︰「稟相國,卑職剛一得知消息,就派了不少的人手,分別去盯著所有相關的地方,防止有人……」沒敢繼續說下去了。

玉柱點點頭,董殿邦還是比較謹慎的,不敢說出毒害老皇帝的話來。

不過,玉柱心里有數,和四面漏風的前明皇宮不同,清初時期的皇宮里,對藥物和食材的管理,異常之嚴苛。

不夸張的說,在滿清的皇宮里,制度化防備投毒的措施,已經做到了極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