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80章 決戰(四)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京城南城門永定門外兩里之地的開闊曠野之上,三十多門火炮錯落排開,正在對永定門城樓展開炮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延齡組建的水軍共有五個營,分別為‘忠誠勇毅信’五營兵馬。兵力總計三萬人。其中忠字營和誠字營的大部常駐海外,作為保護大明佔領的重要的滿剌加海峽海港以及印度大陸的古里和果阿等重要港口的軍事力量,保證海貿的暢通。

信字營作為海外駐軍輪換兵馬之用,是保證駐外兵馬戰斗力的替補力量,也可讓駐外將士每年有輪休回國,同家人團聚的福利。

所以,事實上留在大明的水軍只有兩個營,勇字營駐扎南京府,保證的是從遼東到江浙沿海以及內陸大江的湖海護衛之責。毅字營是從福建到廣東直至瓊海一帶的水面保衛力量。

雖然除了這五個營之外,水軍親衛營還有三千兵馬,那是張延齡身邊的親衛兵馬。但這三千人跟隨張延齡北征,此次只有一千人隨著張延齡回到京城。那是因為張延齡不想抽調太多的火器離開大軍,讓張侖感到恐慌。留下兩千攜帶火器的水軍親衛兵馬在北征大軍之中,張侖也有底氣完成對韃靼人老巢忽蘭忽失溫即後世所謂烏蘭巴托城的最後圍剿,徹底將韃靼人趕到漠北。達到最終的北征的軍事目的。

抵達京城之前,張延齡便派人去傳達命令,令勇字營和毅字營兵馬北上馳援京城。勇字營大部分兵力在南京,毅字營大部分兵馬戰船在福建廣東一帶,距離遙遠。接到命令之後,勇字營提督彭克難立刻行動,調集一艘鐵甲戰船和六艘高桅木戰船北上。這已經是勇字營全部的家當了。

彭克難原來是團營耀武營的指揮使,是小公爺徐延德的副手。組建水軍時,在團營之中選拔將士時,徐延德舉薦了此人。雖然非張延齡嫡系,但是張延齡對他頗為賞識。當初耀武營參與平息劉六劉七叛亂之時,彭克難給張延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黃河北岸阻斷叛軍南下的時候,彭克南立下了大功,輔助徐延德將數萬叛軍趕回了大名府,完成了最後的圍剿。

水軍提督的人選需要將才,振威營的班底之中已經各有重用,所以彭克難等于是憑空空降進入水軍營,任勇字營提督之職。彭克難自己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任職之後謹慎勤勉,不敢有半點疏忽,倒也中規中矩。

但彭克難自己一直在等待一個表現的機會,他要讓張延齡知道,他彭克難是稱職的,不是靠著關系進入水軍的。所以此次接到命令之後,彭克難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刻率領幾乎全部勇字營兵馬北上而來。

然而,即便是勇字營已經大部分北上,也只有四千兵力。因為其中兩千兵馬分為兩批分別在不久前護送了從南京府出航的三批大型的海貿商船船隊出海南洋。

護航水軍的慣例是,要將商船護送出南海,和滿剌加港的護航水軍進行交接之後才能回轉。等待他們回來是不可能的,雖然護航的兵馬有六艘木戰船,戰斗力不容小覷。

而且,毅字營大部分兵馬遠在廣州港口,那是來不及的。所以,彭克難只來得及通知位于福建沿海的毅字營泉州千戶所的水軍,讓他們派出能夠派出的所有兵馬北上,跟隨自己馳援京城。

因為這種種的緣故,所以實際上此次北上的水軍兵馬雖然來自于兩個水軍營,但只有四千八百余名官兵,乘坐兩艘鐵甲戰船,六艘木戰船以及兩艘保障運輸船前往京城。

從南京出海北上,從海河入永濟渠進入通州河,自南往北行程數千里,水軍兵馬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其實已經是神速了。

但即便如此,他們三天前邊趕到通州,還是花了三天時間才抵達京城。因為通州河雖然連接北京的漕河,漕運船只可抵達京城,鐵甲戰船可根本過不來。

事實上抵達通州河碼頭的時候,鐵甲戰船便已經遭遇了幾次擱淺。若不是木帆船拉拽前行,根本不可能抵達通州碼頭。

鐵甲船開不到京城,這是個大麻煩。鐵甲戰船的火力最為強大,張延齡派人下令的時候明確告知,要攜強大火器前來,確保馳援已有余力。無奈之下,彭克難只能下令拆卸鐵甲戰船上的火器,隨同兵馬從陸路運往京城。

工程自然是浩大的,重達千斤的虎嘯炮和更重的龍吟重炮從船上搬下來便是個大工程。如何運輸,相關零部件的攜帶,大量各種炮彈火藥的攜帶運輸,都是個大問題。

不光是鐵甲戰船上的火炮需要拆卸下來,木戰船也需要減重,確保能夠進入漕河抵達京城。這麼一番折騰,耽擱了三天時間。所以,水軍兵馬才在今日清晨趕到。

這便是水軍兵馬馳援的全過程。好歹算是來的正是時候。過程艱難,但還算沒有耽誤事。正趕在楊廷和驅趕百姓進攻的當口抵達了京城。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