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天色已經透亮,黑夜已經過去。

若是在往常,此刻正是北京城醒來的時刻。是街頭店鋪伙計打著阿欠開木板門的時候,是街頭點心小攤熱氣騰騰客人絡繹不絕的時候,也是百姓們紛紛出門討一天生計的時候。

塔讀@告^在線免。費閱&讀!

但對于張延齡等人而言,這是必須通行的道路。也幸虧大火燃起的時間還不太久,所以中間的地面還能夠通行。若是再遲半個時辰,地面也會被炙烤的滾燙,到時候別說走路,便是長著翅膀的鳥也休想從正陽門南側東西飛躍了。

士兵們雙手抱著頭,用手臂遮擋著兩側大火的炙烤。用濕布緊緊捂著口鼻,排成十人一排的緊密隊形,從大火的間隙之間飛奔而過。從正陽門東街到西街,不過只需要奔跑過不過五六百步的距離的一片開闊廣場。這在平時簡直不值一提。但在此刻,對于每一名士兵而言都是一種煎熬和考驗。

不是誰都敢于沖入火焰之間的煙塵和熱浪之中去的,那需要膽魄和勇氣,也需要有對領軍者的絕對的信心。所以,張延齡給眾人做了示範。他帶頭沖入了煙塵之中,沖過了這數百步的距離。

不用做過多的動員,張延齡以行動告訴所有人,他的決策是正確的,他身為王爺,和他們一樣,沒有任何特殊,也不會讓他們去送死。

辰時時分,張延齡率軍穿越正陽門南門廣場,成功突破煙火的封鎖抵達宣武門外。宣武門作為內外城南城牆三大城門之一,雖然非正門。但此刻卻是快速進入內城的通道。

守城的兵馬並不多,大多數兵馬都已經被集結參與圍剿。這數天時間以來,楊廷和已經將京城之中能用的兵馬全部集結起來,進行最後的作戰在。所以宣武門只有數百人防守城樓。

面對突然冒出來的張延齡的兵馬,他們毫無抵抗之力,甚至沒來及關上城門,城門便被佔領。

張延齡並沒有和佔領正陽門一樣佔領宣武門據守,這里可沒有正陽門的地利。沒有甕城和箭樓,不太適合據守。更何況疲憊饑餓的兵士們不能再據守城牆這般狹小之處。張延齡的目標是皇宮。

進入皇宮,據守皇宮宮門,這可比據守城樓要好的多。皇宮的宮牆高達三丈,雖然和正陽門城牆比寬度和高度要低一些,但其堅固不言而喻。那可是宮牆。且宮牆上角樓箭樓多處,兩丈寬的城牆頂端甚為平整,兵馬調度防守極為方便。護城河寬達十七八丈,除了幾處宮門處和橋梁之處,想要攻擊宮牆幾乎不可能。

只要進入皇宮,守住幾處宮門要害,再以少量兵力防止敵人突破護城河。絕對是絕佳的據守之處。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更何況,皇宮之中補給充足,吃喝不愁。還有許多武備庫房,有箭支兵器等物資,極利于防守。在沒有重型武器攻城的情形下,想要突破防守難度之大,不言而喻。

雖然包括徐延德在內的上下人等對于張延齡突然改變計劃,放棄往南進攻永定門的計劃而感到困惑。因為在目前這種情形下,似乎攻下永定門突圍出京城是最佳選擇。然而張延齡卻選擇了轉進內城,這似乎不可情理。

但張延齡心里本來就沒打算離開京城。自己想要逃命的話,之前便已經逃了。留在京城之中,便是要控制局勢,挫敗楊廷和的陰謀。自己留在京城一天,楊廷和他們便無法操控朝廷,官員們便不會完全被楊廷和控制。勝負未定之時,他們便會觀望躊躇。

倘若自己離開京城,楊廷和便可為所欲為。他會立刻在留京皇族之中找個人來立新皇,再玩他那套挾天子令諸侯的把戲。他掌控了局面之後,官員們也只能全部依附于他,讓他站在道德的高地以朝廷的名義去做各種事,而且是理所當然。這是張延齡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況且,一旦離開京城,再想進來,恐怕便需要攻城了。楊廷和可能會逼著京城數十萬百姓防守,自己的炮火將不得不落在他們頭上。到時候一切都將不可收拾。

即便成功攻入京城,屠殺了太多百姓,也會在道義人心上失分。自己會成為許多百姓心目中的魔鬼和仇敵。普通百姓可不會去在意什麼大局,失去親人的切骨之痛才是他們的真正的感受。

而張延齡當然也是不願意去屠戮百姓的,那絕不是他想看到的結果。從一開始,張延齡其實都想著將事態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內的,否則他大可率北征軍歸來,正面攻入京城,而不必冒險回京了。

只能說,隨著地位的提高,隨著和大明朝深度的融入,隨著個人命運和大明朝的深度捆綁,張延齡所考慮的事情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

匹夫一怒,可以血濺十步,不計後果。但張延齡卻不能那麼做,他要為這個國家的未來和百姓做更多的考慮。盡量以最少的代價來達到目的。而非簡單粗暴,不計後果。

不久後,防御空虛的皇宮正門午門,迎來了張延齡率領的兵馬的正面攻擊。留守的少量錦衣衛大漢將軍營校尉根本無力防衛。下方攻擊尚未開始,守門的千戶便打開宮門率領百余名校尉投降。半個時辰後,張延齡的兵馬迅速控制了皇宮東南西北所有宮門。部分兵馬在張忠的率領下開始在皇宮之中進行了地毯式的清理,控制宮中所有人等,以防有變。

事實證明,張延齡這一手掉頭轉進是及時且正確的。在他們離開正東坊半個時辰之後。草場大街南北方向同時遭到了兩路兵馬的夾擊。

從御道西側趕到正東坊增援的朱震和霸州二衛兵馬自南往北發動進攻。從崇文門進入內城的周昂的西大營兵馬自草場北街往南進攻。兩支兵馬在草場中街見了面,卻發現敵人已經無影無蹤。

而且,在得知張延齡等人突圍的消息,以及獲知突圍兵馬在正東坊的消息之後。曹元第一時間分派三千兵馬增援永定門,做好了防守準備。

倘若張延齡當時下令往南進攻,即便突破曹亮的兵馬的防守,抵達永定門內進攻的話,也絕對無法在短時間內攻戰城門。而後續會被圍殲在城門之下。

在混亂平息之後,當事之人如霍世鑒等人在回想此事時都紛紛咂舌贊嘆王爺突然轉進內城的決策之英明。這讓楊廷和的兵馬徹底喪失了取勝的可能。

東方一輪紅日噴薄而出,當得知圍殺撲了個空的楊廷和氣急敗壞下令兵馬即刻圍攻皇宮的時候,張延齡已經站在午門上方的城樓上眯著眼看著初升的朝陽了。

陽光雖然刺眼,但張延齡依舊看著升起的秋陽。多日以來,這是張延齡第一次沐浴陽光,感受到陽光的溫度。他知道,今日定是個秋高氣爽的天氣,陰雨天氣結束了,而眼前的混亂也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