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13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

朱厚熜雖然年少,但胸懷大志,熟讀史書。興王府中請了不少當世著名的名士,朱厚熜跟著他們讀史論古,學了不少他這個年紀的少年人學不到的東西。

正因如此,朱厚熜比別人確實要對歷史上的掌故和事件要多知道一些。

當楊廷和等三人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在短暫的迷糊之後,朱厚熜立刻想到了史書上經常讀到的橋段和場面,那便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自己並非皇上,自己甚至連那寶座都沒坐上去。登基大典被叫停,自己其實是天下人的一個笑柄。至于太後說的那些話,不過是一種寬慰。楊廷和等人的恭敬,不過是一種態度罷了。

朱厚熜其實很清楚一件事,張延齡的態度是自己能否登基的關鍵。因為那日張延齡拿出了皇上的詔書,詔書上清清楚楚的賦予了張延齡決定朝政大事的權力。當然也包括新皇人選的權力。

張延齡本身又是朝中重臣,在軍民之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是近年來為大明立下巨大功勛的人物。不久前收回河套,扭轉大軍頹勢,一雪前番戰敗之恥,更是振奮了大明天下百姓的民心。在大明朝,張延齡已經是神一般的人物。否則皇上怎會立刻給北征軍的兩位公爺封王?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這樣的人物,就算他沒有皇上的詔書在手,他的意見也是不可忽視的。

朱厚熜也已經看明白了許多事情,比如皇上駕崩之事,楊廷和他們故意隱瞞消息沒有通知張延齡。比如,自己成為皇位繼承人選的事情,其實是太後和楊廷和他們的決定,也並沒有和張延齡商量。

這說明,楊廷和等人壓根就沒打算讓張延齡參與朝廷大事,甚至有意隱瞞,將張延齡排斥在決策之外。利用張延齡率軍征戰在外的契機,來個木已成舟米已成炊。這更說明,楊廷和等人同張延齡之間並非一路人,他們之間是有著極深的矛盾的。

朱厚熜讀過太多歷史上王朝之中的傾軋和爭斗,他明白是怎麼一回事。現在的情形無非便是,楊廷和等人瞞著張延齡做決策,張延齡得到消息趕回京城,所以直接攪黃了登基大典。說白了,這兩幫人只是為了權勢互相的爭斗罷了。

而自己其實只是他們爭斗的一個工具。對于張延齡而言,他對自己倒並非是有什麼惡意,而是因為自己是楊廷和他們選定的人選,所以才會不分青紅皂白的反對。說白了,即便不是自己,而是任何一人。只要是楊廷和他們瞞著張延齡提出的人選,結果都是一樣。

本來若真能生米煮成熟飯倒也罷了。張延齡就算知道了,也不能將已經即位的皇帝趕下台。壞就壞在被張延齡給趕回來了,才有眼下的僵局。

楊廷和等人跑來要自己下旨,對張延齡采取強力措施。這听起來似乎是合理的行為。但是朱厚熜卻明白,這是楊廷和他們拿自己出來替他們清除政敵做擋箭牌。楊廷和他們要借自己的命令對張延齡動手,事後所有的黑鍋都得自己來背。

張延齡不光身份地位高,在大明軍民之中更是威望極高。他又有朱厚照的遺詔在手,皇上又遺命他為大都督。楊廷和他們根本不敢對張延齡采取行動,因為他們沒有任何的正當理由。若強行動手,那將激起天下人的眾怒,對他們是極為不利的。

正因如此,他們才跑來要自己下旨。拿自己的這旨意當令牌去行動,將來引起的一切麻煩都得自己來背鍋。

自己一個新即位的皇帝,即位一開始便殺了朝中最大的功臣,在大明聲望極高的張延齡。自己這個皇帝還能做的下去?

那張延齡是太後的親弟弟,自己下了這樣的旨意,若是張延齡被楊廷和他們殺了,太後會饒得了自己?

張延齡更是在朝中軍中勢力盤根錯節,就算自己要動他,也要起碼等羽翼豐滿之後才有可能。剛剛即位便動手,自己這個皇帝還能做的安穩?

楊廷和他們倒是打的好主意,將來所有的後果和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一切跟他們無關。甚至他們還可能會落井下石,和太後聯手直接廢了自己。到那時自己一無所憑,沒有一個人會替自己說話,落得個狼狽被廢的下場。被趕下皇位之後能否活命都未可知了。

短短片刻時間,朱厚熜腦子里轉了九九八十一道彎彎繞,迅速的明白了這當中的厲害關系。楊廷和他們在要利用自己,朱厚熜豈會當這個傻瓜。

「皇上,還請速速做出決斷。為了皇上能夠順利登基,皇上必須要下定決心。那張延齡阻撓皇上登基,實乃大逆不道。皇上只需下旨,臣等便將張延齡及其同黨擒獲,還朝廷以清明。皇上既可順利登基,也可借此讓天下人知曉皇上殺伐果斷英明神武,大張皇上威望,令天下人欽服!」

楊廷和見朱厚熜沉吟不語,以為朱厚熜心動了,于是趕忙再補上幾句,趁熱打鐵。

卻听朱厚熜吁了口氣,沉聲道︰「楊首輔,費大人,曹大人,我不能下旨。其一,我還沒有登基,即便太後有懿旨昭告天下了,但登基大典沒有進行,我便還不是皇帝。所以我沒有資格下達旨意去讓你們替我做些什麼。其二,張延齡乃大明重臣,最近又立大功,受先皇加封異姓王,曾為大明屢立功勛。如此功臣,豈會是大逆不道之臣。不能因為他阻止了登基大典,便說他是大逆不道的奸臣,便要下旨拿他。這種做法是絕對不成的。我就算不當這個皇上,也不能這麼做。況且,張延齡並非因為對我不滿,他今日說的是,先皇駕崩之事當查清楚,即位之事要重新議定。幾位大人該去和他多溝通多交流才是。而不是要用強力手段行事。」

楊廷和費宏曹元三人呆呆發愣,他們萬萬沒想到,朱厚熜居然說出這麼一番話來。本來以為,朱厚熜這種時候還不是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的順桿子往上爬,毫不猶豫的答應下旨。誰能想到,他居然會拒絕。

「皇上,您說什麼?我們沒有听錯吧。皇上是說,你不願意下旨是麼?」費宏沉聲道。

朱厚熜點頭道︰「正是,這個旨意我不能下,我也沒資格下。」

「呵呵呵呵呵。」楊廷和撫須笑了起來,緩緩點頭道︰「看來臣等一番苦心,卻是剃頭挑子一頭熱。皇上自己都不上心,臣等還能說什麼?既然如此,這件事便作罷便是。明日朝會,我等按照張延齡的想法,商討新皇人選便是。皇上……不不不,該稱您為興王府世子才是。世子,明日之後,我便安排人送你回安陸興王府。你不是想家麼?稍安勿躁,明日便可以回家了。」

朱厚熜不為所動,沉聲道︰「那便多謝楊首輔了,無論如何,也要感謝楊首輔和諸位大人這段時間的照顧。明日若朝會上議定新的人選,那我自然是回安陸去。那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楊廷和皺眉瞪著朱厚熜,忽然冷笑道︰「興王世子,莫以為老夫不知道你的心思。你心里想當這個皇上想的要命,故意裝著滿不在乎作甚?你想當皇上,卻又不肯付出代價,天下哪有這個道理?你也不想想,那麼多皇族血脈,繼承皇位的人選多的是,並非非你不可。太後確實宣布了懿旨,但現在情形不同了,懿旨可以作廢。責任全在張延齡身上。朝廷已經亂成一團,沒有了體統。再換個新皇人選,無非便是更加沒有體統罷了。你可千萬莫要打錯了算盤,以為非你不可。」

朱厚熜昂著頭冷笑道︰「楊首輔這話,我不是很明白。讓我來即位的是你們,現在弄出一團糟,也不是我的錯。你們怎麼怪起我來了?」

曹元沉聲道︰「世子可真是糊涂,我等這一切都是為了你能順利登基,世子怎好像把我們視為仇人一般。阻撓你登基的人是張延齡啊。你是昏了頭麼?」

曹元的話已經毫不客氣了,這還那里是對未來皇上說的話,當面斥責未來皇上昏了頭,這可是死罪。足見在曹元心中,朱厚熜根本算不得什麼。

朱厚熜笑了起來,輕聲道︰「你們為了我?那可不敢當。咱們也不必說這些空話,我心里也清楚的很。你們要我下旨去對付張延齡,那是拿我的話當令牌,去替你們鏟除異己。這叫挾天子以令諸侯。將來自然是我來背這個黑鍋。我動了張延齡還能當皇上?豈非是千夫所指?你們自己斗不過他,便想要借我之口來用強,我可不是傻子,豈會上你們的當。三位大人,這些心機還是不用耍了,都是明眼人,都知道對方心里想的是什麼。我便是不做這個皇上,也不能按你們說的那麼做。否則我不但皇上當不了,還要身敗名裂,被人唾罵、當了你們手里的刀子。哼哼。休想!」

楊廷和臉色劇變,面色鐵青。朱厚熜如此聰明,完全洞悉了自己的詭計,這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之前雖然感覺似乎選錯了人,朱厚熜在良鄉鬧騰的時候確實讓人頭疼,但那只是小麻煩,還以為只是十幾歲的少年單純的想念父母家人,所以才鬧騰起來。

但現在,朱厚熜這番話說出口來,等于當面扒了眾人的底褲,露出了丑惡的真相來。這說明,朱厚熜完全明白其中的關竅,那也說明,朱厚熜這個人選是徹底選錯了。

楊廷和心中雖然惱怒,但卻也有些慶幸。如今知道朱厚熜不是自己希望的任人擺布的皇帝人選或許不是什麼壞事。或許還得感謝張延齡叫停了登基大典。否則,將來還指望控制朱厚熜?恐怕這是第二個朱厚照了。

本文.首發站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