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31章 朱清儀奇遇記

朱清儀等人從長江口出發之後,一開始還是順風順水的。兩艘海船都是新船,船上的水手和掌舵的老師傅都是在南京城新招募的。多年沒有出海,此番出海,所有人都很興奮,也很有干勁。

船往南行,一路風和日麗,海闊天青,人人心情都不錯。

然而,在出發半個月之後,抵達瓊州以南的海面的時候,一場颶風撲面而來。風高浪急,颶風之中的大海何等可怕,不言而喻。船上的所有人都驚恐不已,就連水手和駕船的老師傅們也慌了神。他們雖然是操舟駕船的老手,但是那是在長江之上,最多是在近海。大明朝已經海禁多年,能夠遠洋航海的水手可謂是鳳毛麟角。這種情況,也是他們沒有遭遇過的架勢。

不過好在事前做了些功夫,知道颶風來襲之時必須要找地方避風。所以當颶風襲來之時,他們第一時間轉向尋找避風之處。

于是兩艘商船為了躲避自南向北的颶風,不得不轉向東南方向,尋找避風港口。大風大雨大浪,其實到最後已經辨不清方向了,但好在大船是新造的,抗浪能力較強,倒也沒有翻覆破碎。在數日後,他們看到了陸地,于是忙抵近這片陸地避風浪。

他們找到了一處港口進入。岸上的人也很驚訝,他們也萬萬沒想到居然會有如此豪華的大船在風雨之中到達。看到岸上的人的服飾和長相不似大明人,朱清儀等人知道來到了一處海外番國。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只停在碼頭外不敢靠碼頭。

就這樣過了一日,次日碼頭上來了一隊兵馬,更是讓人緊張。朱清儀考慮了一下,決定命人升起大明的龍旗,看看這些人的反應。倘若是敵對之國,那麼立刻開船跑路。

結果沒想到的是,龍旗升起來之後,岸上居然有人發出了歡呼,興高采烈的樣子。不久後,更是有人朝著船上喊話,說的居然是大明官話。朱清儀派出護衛的衛隊長乘坐小船前往與之交涉。不久後,朱清儀得知了一個不知是好還是壞的消息。他們來到的是呂宋國的馬尼拉港口。

眾人都傻了眼。根據海圖所示,呂宋國在東南方向,嚴重偏離之前的既定航線。原本的路線是從瓊州島一路南下,過南海往滿剌加方向去。現在可好,為了躲避颶風,航道偏轉東南方向,謬之千里了。

不過好消息是,呂宋國和大明的關系很好,當年是大明藩屬之國。太祖時,呂宋國數次派使出訪大明,訂立友好盟約,是大明不攻之國之一。

永樂三年,鄭和船隊抵達呂宋,奉命宣旨,任命當地巨富許柴佬為呂宋總督,總領軍政財權。這位許柴佬其實是洪武年間來呂宋的大明人氏。他一直當呂宋總督當了二十年,在此期間,大明和呂宋國官民來往密切,呂宋島上至今尚有大量華裔百姓。

只能說不幸中之萬幸。他們抵達的是呂宋國。跟大明傳統友好的國度。若是再往南去,那便是蘇祿國和棉蘭國了。那幾處島國如今信奉西域綠教,極為排外。國中以教法治國,嚴厲無比。如果朱清儀等人抵達那里,憑著她們的穿著打扮,拋頭露面的女子形象,便要被當地人抓了砸石頭了。

得知來的是大明朝的船只,岸上的人也很興奮。不久後便有漢人領著呂宋國的相國和大臣們前來。朱清儀沒敢露面,讓請來的商行老掌櫃和他們說話。對方得知大明朝開放海禁,他們是大明來做生意的商船之後,都很高興。要知道他們和大明之間的海上貿易可是多年沒有進行了。

于是乎,對方官員要求看大明船上的貨物。當看到大量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大明商品時,呂宋國官員大喜過望,當即表示這些貨物他們都全部買下。這些都是他們國內最暢銷的大明商品,之前都是靠著走私獲得,國內奇缺。

于是乎,第一次做海貿生意的朱清儀,就這麼稀里糊涂的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呂宋國人為了得到這些貨物,以黃金作價,給出的價格竟然超出了之前出海前采購價格五倍之多。

兩船貨物,在大明采購價格,包涵運輸裝運費用,花了三萬六千七百兩。待得在呂宋國兩船貨物和當地商行交割完畢之後,得金一萬八千兩。以大明國內一兩黃金兌十一二兩白銀的價格,可換算所得白銀近二十萬兩。簡直堪稱暴利。

當然了,人員船只消耗折舊等費用算進去,賺的銀子也超過了十萬兩。上上下下簡直是欣喜若狂。誰能想到因禍得福,居然就這麼稀里糊涂的完成了這一大筆的生意。

在呂宋國耽擱了足有半個月多,朱清儀下令繼續南下。賺不賺銀子倒是無所謂,對朱清儀而言,此行的目的其實是去找張延齡的。于是兩艘船從原路返回,花了七八天才回到正確的航道上。

這之後一路南下,又經歷了兩場小的風暴,因為不熟悉海路,本來可以直接南下,結果又跑到佔城國海岸去。發現不對再折返回來,前前後後又耽擱了半個月。

本來從長江口出海抵達滿剌加,滿打滿算一個月的航程。結果朱清儀一行人彎來繞去,足足行了兩個半月才抵達滿剌加港口。

到了滿剌加港口,听港口大明守軍說,國公爺他們已經西渡大洋,前往錫蘭島作戰。听說在作戰,朱清儀等人自然不敢擅動。再加上根本不知道錫蘭島在那里。好在幾天後,遇到了張忠等人的官船。見他們往西而去,朱清儀判斷他們必是來找大明艦隊兵馬的,于是便跟在他們後面一起走。

期間張忠派人問過他們身份,掌櫃的過去送了點禮,說明了身份,張忠等人也就沒有再管他們。誰料到又遇風暴,在荒島躲了三日,再花了半個月才抵達錫蘭島的庫倫坡港。前前後後折騰了足足有三個月之多。

船廳中,張延齡听著朱清儀輕聲敘述著她這一路的遭遇,當真是又心疼又好笑。這糊涂膽大的女子,居然就這麼稀里糊涂的找到這里來了。路上吃了這麼多苦。令人無語的是,居然還做了筆大生意。

「我可真是無話可說,你們這是饒了多遠的路啊。哎,這可吃盡了苦頭了。颶風固然可怕,這麼亂闖,闖到敵對番國,可怎麼得了?海上之國,可並不都和我大明交好。听說還有的海國島上住著食人生番。簡直太危險了。」張延齡一半是憐惜,一般是玩笑的恐嚇著說道。

朱清儀道︰「你莫說這些,現在想起來我都害怕。這海貿還真是很危險,不過得利確實豐厚。我做成了大筆生意,賺了十萬兩銀子,你怎地不夸我?」

張延齡哈哈笑道︰「不錯,厲害,厲害。第一口吃的,總是最香的。」

朱清儀道︰「什麼意思?」

張延齡道︰「我大明海禁多年。各番國得到我大明貨物,都只能靠走私。路線又被佛郎機人控制,更是極難。所以番國需要的絲綢茶葉瓷器漆器等我大明商品,緊缺之極,價格也必是高的。貿易路線打通,開放海貿之後,第一批貨物抵達,必然是極為搶手且價格最高的。這便是第一口吃的,最為美味。之後貿易源源不斷,商品源源而來,便會趨于正常。想得這麼高的暴利,那便絕無可能了。能有七八成利,便已經很好了。你這五倍暴利,那是再也休想了。」

朱清儀恍然道︰「原來如此,我還當我會做生意呢。」

張延齡呵呵笑道︰「你是運氣好。這第一筆生意,我本來是要自己做的。我家商行是要跑這第一趟的,結果你卻先嘗了。」

朱清儀嗔道︰「我的難道不是你的麼?你把我當外人麼?」

張延齡忙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

朱清儀笑道︰「罷了罷了,我沾了你國公爺的光了。這十萬兩銀子,就當是你這個爹爹為你兒子攢的銀子。」

張延齡哈哈笑了起來道︰「說的很是。咱們其實不分你我,你可以繼續吃這第一口,多賺些。一方面當馳兒的女乃水錢,另一方面,給你自己攢嫁妝。」

朱清儀曼妙的橫了張延齡一眼,嗔道︰「你倒是做個空頭人情,將來都是你的是不是?」

張延齡大笑,摟著朱清儀又要親吻。朱清儀互道︰「照這麼說,番國貨物賣到我大明想必也是高價是不是?同樣的道理啊,我們大明朝的海貨也少的很,貴的很。」

張延齡道︰「那是當然,所以貿易要一來一回。收購本地的貨物回大明。這一來一回雙份賺。不然的話,冒著這麼大風險來海上貿易,一去便是幾個月半年的,誰肯干?」

朱清儀嘻嘻一笑道︰「還好我精明,我可真是個做生意的能手。我在呂宋島買了半船貨。他們還攔著我,不讓我買。現在看來,我做的對了。」

張延齡笑道︰「真是厲害。你買的什麼貨?」

朱清儀得意洋洋的領著張延齡去船艙看貨物。當張延齡看到那些貨物的時候,張延齡差點暈倒。

那是半倉呂宋島當地特產︰煙葉。而且,全部是煙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