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05章 收益和代價

「皇上,楊廷和無憑無據,信口開河,隨意攻訐內廷掌印太監,詆毀朝廷既定的清屯之策。臣以為,當予嚴懲。我大明近來詆毀之風盛行,去年外廷彈劾內廷以及建昌候一案已然鬧得沸沸揚揚,社稷動蕩。現如今又有人跳出來故技重施,這是絕對不能姑息的。如今邊鎮叛亂剛剛平息,楊廷和此舉是乘亂擾亂超綱,不顧社稷安危的做法。臣以為,楊廷和不適合留在內閣,當予黜退。」焦芳冷聲開口道。

「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這樣認為。」

許進張彩以及兵部侍郎劉宇等劉瑾黨羽紛紛跳了出來,齊齊發難。

楊廷和臉色發白站在那里沉默著,面對眾多人的指責,顯得有些孤立無援。其實他並非不知道今日之事的後果,他也知道手里的證據不足,不足以讓劉瑾擔責,但是他實在不能容忍自己碌碌無為。

今日一切行為,是楊廷和經過細細考量而算計過的。可以說目前這種局面,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楊廷和入閣已經有近一年時間了,李東陽是他的恩師,又是李東陽全力將自己拱入內閣之中的,甚至不惜和張延齡做了一些私底下的交易。他知道恩師對自己期望甚高,所以他一直遵照李東陽的意思行事,和他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但其實,楊廷和對于李東陽的一些事情的處理手段是很不以為然的。恩師確實善于謀劃,確實考慮問題全面,確實有政治智慧,善于化解危機。李東陽在,外廷便不會徹底崩塌,他便是外廷文官的主心骨,擎天柱。

然而,他太謹慎了,太保守了。外廷永遠在被動挨打的狀態,永遠看不到翻身的希望。也許在目前這種狀況下,這是明智的選擇,但是楊廷和卻認為,若不主動出擊,便永遠沒有重振外廷的機會。外廷只會慢慢的被壓縮空間,最終無法呼吸,躲在角落里苟延殘喘。

楊廷和不願意被扼住脖子窒息而死,今日他決定違背恩師的話站出來說話。他知道自己證據不足以對劉瑾產生什麼影響,但是他還是這麼做了。他認為敢于站出來的這種行為便是勝利。

或許他會遭到失敗,甚至被貶斥。但是要想成為外廷的領導者,要想讓自己在萬馬齊喑的外廷文官的心目中的地位達到提升,要想擺月兌恩師的行事策略和高高在上的陰影,這麼做一定是值得的。

于公于私,這或許都不是一個壞主意。就像許多大明官員自願領廷杖作為自己敢言敢為的資本一樣,此次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便是自討廷杖的一種行為,是積累聲望和政治資本的一種手段。

更何況,情況或許不至于那麼糟糕。

「楊廷和,你還有什麼話要說。」朱厚照沉聲開口道。

朱厚照其實並不想把事情鬧大,他想著如果楊廷和能夠認錯的話,自己也並不會去嚴懲他,最多申斥幾句了事。外廷需要做事的人,楊廷和入閣之後還是做了不少實事的。李東陽已老,楊廷和正值壯年,朝廷需要他。

楊廷和輕嘆一聲,緩緩跪地叩首。眾官員都以為楊廷和要謝罪求饒的時候,楊廷和卻緩緩伸手,取下了頭上的瓖金烏紗帽,恭恭敬敬放在地上。

「皇上,臣入仕為官,便是為皇上盡忠,為朝廷效力,為大明江山謀長久,為天下百姓謀安居太平。若是臣不能做到這些,便違背了臣的初心。那麼,臣便不該尸位素餐佔據廟堂之位。臣對劉瑾並無攻訐之心,只是就事論事。當然,臣並無實據,這是臣之過。臣只是想提醒朝廷,朝廷行事當有規矩,朝廷用人當有考量,否則好事會變壞事,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既然皇上和諸位大臣認為臣是出于私心,乘機攻訐他人,臣也無話可說。臣一片冰心,天日可鑒。今日請辭官職,回歸田園,請皇上恩準。」

楊廷和緩緩說道。

「楊廷和,你這是要挾皇上麼?這一招是跟劉健謝遷他們學的麼?」張彩大聲道。

楊廷和冷笑道︰「廷和何德何能,能和劉大人謝大人他們相比。況且,劉健謝遷辭官尚且不能要挾到皇上,廷和何德何能能夠要挾皇上。廷和辭官,如你們所言,乃是不稱職罷了。其余的你們愛怎麼想怎麼想。」

朱厚照緊皺眉頭沉吟,一時不知該不該準奏。

李東陽顫巍巍上前跪地磕頭道︰「皇上,楊廷和今日行止不當,理當受罰。但他也是一片赤誠為國之心。自入閣以來,兢兢業業行事勤勉。還望皇上念在他忠心為國的份上,給予寬恕。老臣斗膽為他求個情。老臣願意替他向劉公公致歉。」

李東陽這麼一說,刑部尚書屠勛,禮部尚書李杰,戶部尚書顧佐等人紛紛上前跪倒求情。

「皇上,臣等懇請皇上寬恕楊廷和。」

「楊廷和乃朝中中堅,為朝廷一片忠心,今日之失,不至于此地步,還望皇上寬恕他今日之失。」

楊廷和大聲道︰「諸位大人,不必為我求情,廷和有過,自會承擔。廷和自願辭官歸田,也非皇上罷黜廷和。皇上,廷和唯一的希望便是,自廷和始,朝臣有過,當勇于擔責,而非推諉狡辯。文過飾非,逃月兌責任要不得,更別說為了掩蓋自己的過錯而行卑劣之事。我大明上下官員如能都這麼做的話,必是風清日朗,朝政清明。我大明才能真正的中興。」

殿上群臣都傻了眼,這個楊廷和這種時候居然還如此倔強,真是讓人想不到。不少人之前對楊廷和的印象還停留在他是李東陽的小跟班的印象中。但此刻,卻是對楊廷和生出敬佩之心。

這個人雖然資歷輕,但是倒也頗有膽魄。劉健之後,外廷已經沒有了這種人,今日倒是又見到這種鐵骨錚錚的人物。這讓一些文官們心中頗為感慨和敬佩。

李東陽心中惱怒不已,他也終于明白了,這一次自己這個學生怕是不會听他的話了。他費盡心血的栽培和保護楊廷和,但楊廷和卻似乎並不買賬。

李東陽除了哀聲嘆氣之外,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想法。廷和一去,自己獨木難支。外廷的局面怕是要更險惡了。

楊廷和啊楊廷和,你便不能體諒我的苦心麼?你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似乎已經無法挽回。朱厚照的脾氣是,你若把他架著下不來台,他可不會考慮什麼後果。本來楊廷和的過錯也不至于要罷官攆出朝廷這麼嚴重。但是楊廷和這樣的舉動卻讓朱厚照感覺到了當初劉健謝遷等人要挾自己的情形。這是朱厚照不願意體驗的感受。

劉健和謝遷自己都能準奏,將他們一擼到底。何況是你楊廷和。

朱厚照的呼吸聲變得粗重起來,跪在一旁的劉瑾敏銳的感覺到了皇上情緒上的變化,他的嘴角已經露出了些許的笑意。他知道皇上要發怒了。

這個楊廷和,可也太蠢了。自己正愁著沒法將外廷進一步的撕扯開來,他自己倒是送上門來了。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情,世上哪有這麼蠢的人。

朱厚照冷聲開口道︰「楊廷和,既然你決意如此,朕似乎也挽留不住你。你不願為朝廷效力,朕強留你也是無趣。既然如此,朕……」

「皇上,臣有話要說。」有人大聲打斷了朱厚照的話。

朱厚照惱怒的轉頭看去,發現打斷自己的人是張延齡。

「建昌候,你有什麼話要說?」朱厚照皺眉道。

張延齡道︰「皇上,微臣有幾句話要說,實在是憋不住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