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五月十六,聖旨從京城而來。前來傳旨的是內廷太監張永。

軍衙大堂上,眾官員將領跪了一地,迎接聖旨。張永居中而立,手捧聖旨高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楊一清,張延齡,谷大用並平叛大軍諸將士,朕欣聞寧夏叛亂平息之事,心中甚慰。爾等不負朕之所望,不負朝廷重托,凱歌高奏,橫掃叛遒,朝廷上下無不振奮,天下百姓無不歡欣。爾等平逆藩之亂,居功甚偉,可嘉可贊。」

「……此次平叛,爾等協同默契,奇謀奇兵,令朕贊嘆。朕得奏報,為之贊嘆。我大明忠勇智謀之臣輩出,乃社稷江山之福。」

「……有關爾等前番聖旨之事,朕已準奏。肅清逆藩余孽,清除逆藩黨羽之事,應從重從快,迅速處置,但也應盡快恢復寧夏鎮安寧,保證寧夏邊鎮軍民之心盡快穩定下來。當然,相關叛亂之賊,證據確鑿罪大惡極者,不必押解京師,應就地正法,以平民憤,以儆效尤。具體情形可由楊一清張延齡谷大用三人商議而決。」

「……朕聞建昌候張延齡身受傷情,朕甚為掛念。此番令御醫隨同張永前往,給予及時醫治為要。鑒于建昌候身有傷勢,寧夏鎮平叛後續事務,交由楊一清處置。此旨令楊一清兼領寧夏巡撫之職,總領寧夏軍政事務。望卿不負朕之所托,再接再厲。」

「……此番平叛大捷有功之臣人員皆有封賞嘉慰藉,死傷將士朝廷將依制予以撫恤撫慰。相關之事,朕已令內閣處置。此次寧夏鎮百姓受逆藩滋擾,尤受涂炭之苦。朕已準李東陽楊廷和所奏,免寧夏鎮百姓兩年錢稅,以為撫慰休養。此旨,欽此!」

張永宣旨完畢,合上聖旨,笑眯眯的道︰「楊大人,張侯爺,接旨謝恩吧。」

楊一清張延齡一干人等山呼萬歲,叩拜領旨謝恩。

眾人于大堂上落座。奉上茶水。

楊一清拱手笑道︰「張公公遠道而來,風塵僕僕,甚為勞頓。我等甚為感謝。一會略備薄酒,為張公公接風洗塵。」

張永忙擺手笑道︰「咱家這算的了什麼?楊大人和張侯爺才叫勞苦功高。二位有所不知,平叛的奏報抵達京城之後,朝野振奮,上下歡欣。皇上近日龍體有些小小的不適,得到捷報之後立刻便康復了。當即便召集朝中眾臣宣布了這個好消息。京城百姓無不歡喜,街上張燈結彩,鑼鼓鞭炮齊鳴,比之元日還要熱鬧呢。」

楊一清撫須大笑,看著張延齡道︰「這都是張侯爺的功勞,老夫只是因人成事,沾了張侯爺的光。此次平叛,若不是張侯爺出奇兵冒奇險,攻克寧夏城。怕是沒有這麼容易呢。」

張延齡呵呵笑道︰「楊大人便莫要謙遜了。這怎是我一人之功?要說功勞,將士們功勞最大,皇上洪福齊天,然後才是咱們這些人的些許微末功勞,不值得夸耀。」

張永笑道︰「侯爺也莫要謙遜。事情的經過,皇上已經都知道了。皇上說,這件事始作俑者必是建昌候。皇上說,只有建昌候有此膽量,楊大人是斷然不會這麼干的。但是楊大人能夠同意建昌候這個計劃,也是很了不得的。不知皇上說的對不對。這奇謀是誰先提出來的?」

楊一清臉色微變,拱手向天道︰「皇上聖明啊,遠在京城,便洞若觀火。此事確實是張侯爺的奇謀。老夫起初還是不敢同意,但是事實證明,張侯爺勇謀雙全,非老夫所能及也。老夫也是佩服之至的。」

張延齡擺手道︰「得了,楊大人莫要再說這些了。你要是再夸我,我怕是找不著北了。總之,皇上能高興,朝廷能滿意,上上下下都能開心,咱們便也不辱使命了。什麼功勞大小,什麼奇謀妙計,那都不算什麼。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等份內之責。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僅此而已。」

楊一清大笑道︰「說的很是。還是張侯爺格局大。」

張延齡擺擺手,沉聲道︰「說正事吧。聖旨到了,咱們之前的奏議皇上也準了。楊大人,谷公公,我看咱們有些事情得辦了才好。楊大人要留下來在寧夏鎮待一段時間了,我可是急著要回京城了。說實話,我可急的要命。我家夫人身懷八個月,已近臨產,我恨不得趕緊回京。好在皇上開恩,允許我回去,所以楊大人要是為我好的話,咱們這幾日把該辦的事情辦完。放我回京城可好?」

楊一清呵呵笑道︰「看來張侯爺是歸心似箭了。這樣,老夫先去簽發告示,告訴寧夏鎮的百姓,朝廷免稅的消息,傳達皇上隆恩浩蕩。回頭咱們再商議一些急切之事。盡快處置完成,讓張侯爺可以回京城和家人團聚。」

張延齡道︰「這才像話。楊大人便辛苦些,這陪同張公公的事情便交給我和谷公公便是。反正,這寧夏鎮你說了算了,我們可算是終于可以不用操心了。」

楊一清哈哈笑著起身,向張永拱手告罪,告辭而去。

堂上眾將領也都紛紛散去。只剩下張延齡和谷大用陪著張永喝茶。谷大用一直沒有說話,低眉順眼的樣子讓張永覺得甚是奇怪。

三個人坐在堂上,氣氛有些尷尬。張永和劉瑾谷大用等人本就不睦,也並不搭理谷大用。谷大用自己也覺得在這里有些尷尬。

「這個……張侯爺,張公公,咱家也有些事情要處置,這便告退了。」谷大用起身拱手道。

張延齡呵呵笑道︰「谷公公不問問劉公公有沒有讓張公公帶什麼話來給你麼?」

谷大用笑道︰「這有什麼好問的?要是有的話,張公公還不早就轉達了。」

張永淡淡道︰「谷公公,你說的還真對。來時咱家特意問了劉公公,有沒有什麼話要轉達。他一句話都沒說。咱家可是替你問了,只是劉公公似乎心情不太好。也不知誰得罪了他。朝廷上下個個因為平叛而高興,卻不知劉公公為何不開心。」

谷大用忙道︰「張公公有心了。劉公公開不開心,跟咱們也沒什麼關系。咱家可也沒必要關心這些事。咱家還有事,告退,告退!」

谷大用拱拱手轉身離去。張永疑惑的看著他走出大堂後,待他身影消失之後,立刻起身對張延齡拱手道︰「張永恭喜侯爺了。侯爺這一次可真是揚名天下了。」

張延齡笑道︰「張公公,你又來了。又沒外人,可夸得夠了。」

張永正色道︰「咱家可不是拍馬屁。這一回侯爺大展神威奇襲寧夏城,率三千振威營深入虎穴奪城擒拿朱寘鐇的事情,已經在京城傳的沸沸揚揚了。定國公等人都高興壞了。咱家動身的時候,定國公特意讓咱家給侯爺帶話來,說侯爺干的漂亮,回去要好好的請侯爺去定國公府上喝幾天酒。」

張延齡苦笑道︰「我這個老丈人,哎。罷了。」

張永呵呵笑道︰「定國公之前是怕侯爺平叛失敗,現在侯爺成功了,他自然是高興了。對了,侯爺傷勢如何?看侯爺氣色,似乎並不嚴重是麼?」

「傷勢已經逐漸痊愈,皇上難道忘了,我家便有良藥療傷,又派什麼御醫來?這不是折騰人麼?」張延齡笑道。

張永笑道︰「侯爺,這可是天大的恩寵。這還是絕無僅有之事。第一次派御醫這麼遠給臣下療傷,這是何等的隆恩?有些人可都要眼紅了。那姓劉的,自從得了捷報,得知侯爺建功,臉上便像是抹了一層狗屎。心里要嫉恨死了。皇上越是對侯爺好,他便越是不開心。哈哈哈,看著真叫人解氣。」

張延齡微笑道︰「不說他。他開不開心,我卻也不在意。你來時,可曾知曉我家中情形?」

張永微微一笑道︰「侯爺,咱家給你帶了些東西來,便是你府上送來交給咱家帶給侯爺的。听說侯爺受了傷,你府中諸夫人很著急,談小姐還想著跟咱家一起來寧夏呢。這千里迢迢的,我們又騎馬急趕路,咱家可不敢答應,不得不拒絕。不過,東西倒是捎來了不少。」

張延齡吁了口氣道︰「看來她們都擔心了。東西呢?」

張永道︰「交由侯爺身邊親衛,應該送進內堂了。」

張延齡喜道︰「多謝張公公了。」

張永擺手道︰「侯爺恁般客氣,能為侯爺傳旨,能為侯爺辦事,是咱家的榮幸。這次侯爺立了大功,咱家心里高興的了不得。希望侯爺能夠越來越好,咱家便也越開心。」

張延齡呵呵而笑,微微點頭。

張永低聲道︰「侯爺,我可听說了,這回回京之後,侯爺便要升官了。听說幾位國公侯爺們已經跟皇上建議了,要讓侯爺升任團營副總督之職。」

張延齡一驚,笑道︰「怎麼可能?團營副總督不是張侖麼?」

張永道︰「說是要另設副總督一名。」

張延齡訝異無語。半晌笑道︰「這事兒不靠譜,我可不信。還是不要亂說的好。免得惹來非議。」

張永笑道︰「我這不是只跟侯爺一人說麼?又不會告訴別人。反正侯爺信也罷,不信也罷,到時候事情是真的,可要討侯爺一頓酒喝。」

張延齡笑著點頭道︰「成不成,你張公公要喝酒,我還能不讓你喝麼?」

張永笑著連連點頭。

張延齡想起一事,沉聲道︰「對了,我奏折上說了慶王府的事情,皇上聖旨似乎未提半字。皇上有旨意麼?」

張永搖頭道︰「這咱家便不知道了。」

張延齡哦了一聲,點點頭若有所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