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謝遷雖是讀書人,但是卻是個滿臉橫肉人高馬大孔武有力的家伙。他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喝了酒之後滿臉紅通通的瞪著眼侃侃而談吐沫橫飛的形象,一言不合便會叉腰握拳發怒,跟儒雅完全沾不上邊。

謝遷這三個打耳光極重,劉瑾就感覺自己被鐵板子扇在臉上一般,兩側牙床松動,臉頰火辣辣的腫痛,差點便暈倒。

「啊!打死人了!皇上救命!」劉瑾大聲哭叫著躲在朱厚照身後。

朱厚照先是驚愕,旋即臉上一片通紅。

「謝大人,不可造次。」李東陽忙大聲制止道。

當著皇上的面,謝遷這麼做著實有失體統。打狗還要看主人,雖然劉瑾可惡,但謝遷出手打他,皇上心里會怎麼想?這是極為不妥的。

「謝大人,還不住手!」劉健也忙喝道。

謝遷兀自怒氣沖沖,但劉健李東陽出聲制止,只得氣呼呼的轉身走回。

「皇上,謝大人一時激憤,也是因為皇上遇險之後,心中擔憂之極。還請皇上不要怪罪他。」李東陽見朱厚照面色通紅,顯然憋著怒火,忙打圓場。

朱厚照確實很憤怒,十五歲的少年皇帝心火本就旺盛,謝遷當著自己的面打劉瑾,這是對自己的漠視。無論如何,他們也不能這麼做。

但是,朱厚照還是忍住了心頭的憤怒,不想去追究謝遷的行為。他自己本來理虧,偷跑出京城巡邊,遭遇危險之後,朱厚照本就後悔了。他的後悔之意也同張延齡表達了多次。搞得朝廷上下一片混亂,弄的朝廷兵馬倉皇調動,上上下下不得安寧,朱厚照心里也本就忐忑。如果劉瑾挨這幾巴掌能夠平息外庭的怒火的話,那也算是他挨的值了。

朱厚照吁了口氣,沉聲道︰「朕不生氣,朕怎麼會生氣。劉健,李東陽,諸位大人。朕現在想即刻回京,不知你們允許不允許呢?倘若不許,朕便不回京城了。朕這便去宣府呆著,一輩子不回京城便是。」

眾人一听這話,頓時頭皮發麻,驚慌失措。皇上說這種話可是極為嚴重的指責。听起來像是賭氣,但這可是指責他外庭眾人不許皇上回京城。那豈不是大逆不道麼?

「皇上,臣等豈敢阻撓皇上回京?皇上莫出此言。」

「是啊,臣等就是來迎駕的。」

眾人紛紛說道。

「誰敢阻撓皇上回京?要問老夫答不答應。」英國公張懋大聲說道。

劉健臉色鐵青,皺眉不語。

「皇上言重了,臣等豈敢阻止皇上回京?皇上此言,臣等承受不起。」李東陽忙道。

朱厚照微笑道︰「朕開個玩笑罷了,並無他意。天氣炎熱,有什麼事回京再議如何?」

李東陽沉聲道︰「請皇上起駕!」

朱厚照點點頭,沉聲道︰「劉瑾,莫要捂著嘴了。謝大學士打你幾巴掌,是你的榮幸。還不去牽馬麼?」

劉瑾苦著臉答應著,忙去牽了馬來,扶著朱厚照上了馬。

「起駕,回京。」朱厚照大喝一聲,揚鞭抽了一下馬兒,那馬兒從劉健李東陽等眾臣身旁疾馳而過,絕塵而去。

劉瑾也顧不得臉疼了,忙和谷大用等人上馬追去,口中大聲叫道︰「皇上,皇上慢些,小心些。莫摔下來。皇上……」

牟斌也即刻上馬,率領錦衣衛大漢將軍們上馬追了上去。

煙塵籠罩了劉健李東陽等人,直到煙塵散盡時,朱厚照等人早已奔出很遠。文武官員亂紛紛上車馬準備趕路,劉健等人倒是站在原地未動。

李東陽拍打著衣服上的塵土,皺眉沉聲道︰「謝大人,你也太沖動了。怎可如此?失了體統。」

謝遷嗔目道︰「為何不可?劉瑾那廝如此可惡,我打他耳光還是輕的。宰了他也不冤。」

戶部尚書韓文也道︰「就是,謝大人做的對。若不是劉健他們這幫人在旁慫恿,皇上豈敢這麼做?這幫狗東西無法無天,必須嚴懲。听听皇上說的話,毫無悔過之意,倒要置咱們于不忠之地,全都是劉瑾這幫人教壞了皇上。」

李東陽皺眉道︰「韓大人,你就別添亂了。再怎麼著,規矩總不能不顧吧?體統總不能不顧吧?上去便打人,怎麼著劉瑾也是內廷的人,是皇上身邊的人。」

謝遷大聲道︰「若不是皇上身邊的人,我還不打呢。」

李東陽瞪眼道︰「你……」

謝遷道︰「我怎地?我謝某人可不像你李大人,成天瞻前顧後,想這想那的。你倒是考慮周到,然則情形如何?皇上行為已然如此荒唐了,你卻又沒法勸阻他,你的小心謹慎又有何用?」

李東陽沉聲道︰「謝大人,無論怎樣,也要顧全大局。行事當有分寸。咱們是為大明大局著想才是。劉瑾可惡,自會有辦法懲辦他,你今日沖動,皇上心里怎麼想?別人看著怎麼想?」

謝遷拂袖道︰「李大人,休得教訓我。我早知你看不慣我,你參我一本便是。」

「你……不可理喻!」李東陽再次語塞。

「莫吵了!有什麼好吵的?不過打了個閹奴罷了,算不得什麼大事。不過東陽說的也對,謝大人,禮數豈能不顧?張懋徐光祚他們都在,豈不是叫他們抓了把柄?」劉健沉聲喝道。

謝遷冷笑道︰「他們?他們的帳還沒算呢。那張延齡也是此次事情的罪魁,他們勛戚還要給個說法呢。」

劉健喝道︰「謝大人,老夫的話你是不听了是麼?」

謝遷見劉健發怒,這才訕訕閉嘴。

朱厚照策馬奔出數里之地,才被眾人追上。朱厚照倒也不希望弄的太僵,于是回歸大軍陣中,十余萬京營兵馬浩浩蕩蕩護送聖駕趕往京城。

徐光祚沒有見到張延齡,心中有些奇怪。路途上找了個機會詢問了南鎮撫司受傷的隨駕僉事張隱,這才得知張延齡滯後未歸,恐怕要等宣府鎮兵馬接管獨石城才會回來。

徐光祚想從張隱口中知道一些此次巡邊和韃子遭遇的具體情形,誰知那僉事張隱明明白白的告訴徐光祚說,張侯爺打了招呼,一切事情以皇上和皇上身邊的人說的話為準。想要知道具體情形的,自去向皇上和劉瑾等人打听。南鎮撫司隨行人員一概不許多嘴。

徐光祚听了這話,心中雖然惱火,但卻也沒有辦法。一腔怒火只能等張延齡回來之後再向他發泄了。

七月初六,朱厚照離開京城近五十天後,終于回到了京城之中。這近五十天里,朝廷上下,邊鎮內外可謂是一片混亂。所有的一切皆因他而起。

回到京城之後,朱厚照便立刻下了聖旨,以身子疲乏勞累為由休朝三日,三日後再上朝議事。劉健等人無可奈何,卻也不能勉強。皇上遠巡歸來,又經歷和韃子作戰,休息三天也不是什麼過分的要求。

回京第二日,朱厚照召見了隨同進京的保國公朱暉。當日,由保國公朱暉寫的一份宣府鎮遭遇韃子入侵的作戰經過的簡報送達兵部。

那簡報上說,韃子意圖東西兩路大軍進攻,合圍宣府鎮大軍。皇上得知軍情,果斷率隨行人馬北上抗敵。以數千兵力,堅守獨石城,力敵數日,堅持道援軍抵達。從而挫敗韃靼人入侵的陰謀,殲敵上萬雲雲。

簡報上將朱厚照吹噓的是英明神武,萬世難見的奇才。說皇上一個人便殺敵上百,勇冠三軍。韃子聞風喪膽,魂飛魄散雲雲。

兵部尚書劉大夏看到這份簡報差點笑的背過去氣去。看來皇上是執意要將這謊言說到底了。事實上關于宣府發生韃子入侵戰斗的情形,劉大夏早就通過宣府當地部分將領得知了第一手的消息。雖然並無獨石城作戰的細節,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韃子是得知了皇上巡邊的消息,才采取了聲東擊西之策,目的便是沖著皇上去的。絕非什麼兩路入侵的大陰謀被皇上挫敗。

皇上授意朱暉來寫這封簡報,其實便是讓他為自己背書,全力掩蓋此行造成的嚴重後果,沖淡他偷偷出京所帶來的影響罷了。朱暉判斷失誤,救駕也不及時,他只能按照皇上的意思來寫,方能擺月兌罪責。

劉大夏立刻將這封簡報送往內閣,內閣三位大學士看後相視無語。謝遷連罵三句無恥,氣的砸了茶杯。

謝遷冷笑道︰「還等什麼?咱們得立刻決定如何行事。禍害不除,皇上是不會改正的。咱們希望皇上能悔過自新,那恐怕是痴心妄想了。皇上已經走火入魔了,必須除掉那些奸佞之徒,皇上才會走正途。否則,任由他們這麼折騰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劉健點頭道︰「是啊,看來不下決心是不成了。東陽,你覺得呢?皇上還在粉飾此事,那是沒有一絲一毫的悔過之心了,甚至還想著要拿這件事來歌功頌德,簡直太可笑了。東陽,你覺得呢?」

李東陽皺眉道︰「確實過分了。但行事不可過激啊,咱們還是先規勸才是。」

謝遷呵呵笑道︰「還和稀泥?李大人,莫忘了先皇囑托,皇上即位半年便成了今日這番樣子,你我都有責任。咱們對不起先帝,將來史書上也會罵我們無能。我們都要被人指著脊梁骨罵的。」

李東陽沉默不語。

劉健沉聲道︰「不用考慮了,咱們必須出手了。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解決了那些禍害。東陽,听我的,不能再放任不管了。謝大人說的對,咱們不能辜負先帝重托,不能任由皇上恣意妄為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