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14章 賑濟(十三)

張延齡快步走出粥棚,跳上一輛大車上方看去,但見沿著城牆東西兩側的雪地里,黑壓壓的人群朝著這里狂奔而來。這些人奔跑著,叫喊著,在雪地里摔倒翻滾著,激起雪霧飛濺,像是一群餓急了的瘋狗一般。他們正是其他各處城門的百姓,他們得到了消息,南城門外正在進行賑濟和安置,于是便繞著京城趕來。

首先趕到的還只是永安門兩側以及東西角門外的百姓。其他城門處的百姓距離遠,還在趕來的路上。

「黃四,張成,帶人準備迎接災民。阿秀,粥飯準備好,讓他們來了就有的吃,他們都餓著肚子呢。」張延齡沉聲道。

眾人高聲答應,黃四和張成各帶一百多人前往攔阻引導,防止這些災民亂闖亂沖,造成混亂。

「鄉親們,先來粥棚吃飽肚子,不要亂闖亂動,听從指揮。」張延齡拿著新做的一支鐵皮喇叭筒開始大聲喊話。

趕來的百姓有一千多人,他們一個個已經精疲力竭饑寒交迫。黃四和張成等人帶著的人手攔阻了他們,將他們引導到粥棚位置。熱騰騰的粥飯端上手中,許多人不顧熱粥滾燙便喝了起來。雖然燙的嘴巴亂歪,但是熱粥入口的那一刻,食物的滋味頓時讓他們的心安定了下來。有口吃的的比什麼都重要。

也有百姓不听引導到處亂跑,猴急的不守規矩。張延齡指著那些不守規矩的高聲讓黃四張成等人將他們踹倒在雪地上拖走。這種時候必須要有些強制的手段才成。現在人人都想著吃口粥飯,這些插隊亂闖的人其實是害群之馬,大多數百姓是不待見的,所以倒也視而不見。

半個時辰後,所有的百姓都吃到了粥飯,身上暖和起來,情緒也安定下來,局面也穩定了下來。

徐杲帶人開始將他們安置到空置的窩棚里。然而剩下的窩棚還可安置五六百人,所有的搭建帳篷的材料已經消耗干淨,安置了幾百人之後,剩下的六七百人無法安置了。

徐杲來找張延齡商量此事,張延齡一時也沒什麼辦法,只皺眉朝著城門口處張望著,似乎在等什麼人的到來。

徐杲道︰「張侯爺,要不下官進城去找大人商議商議,請他撥付些物料出來。」

張延齡苦笑道︰「你覺得他肯這麼做麼?」

徐杲想了想,嘆了口氣搖搖頭。鐘定會拒絕。他現在一門心思是要先安排好城內災民,穩定城內局面。城外災民他可不會管。去找他想辦法,怕是要白跑一趟。徐杲心中焦急,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很快會有大量的災民繼續涌來,雖然可以讓他們吃飽肚子,但是這麼冷的天,沒有避風遮寒之處是不可能的。

就在此時,張延齡大喜叫道︰「來了,終于來了。可急死我了。」

徐杲轉頭看去,之間城門口一長溜的車馬正緩緩而出,車上堆得滿滿當當的全是物料。車隊前面,一個身著厚厚毛皮裘衣,像個大黑熊一般的白胖子騎在馬上緩緩而來。

張延齡快步迎上去,笑著行禮道︰「我的哥哥哎,你可算來了。可急死我了。你要再不來,我得去派人找你了。」

來者翻身下馬,皺眉叫道︰「我說小弟啊,你可真是不嫌事多。跑來賑濟什麼災民?搞得我都不得安生。這麼冷的天,在家烤烤火喝喝酒賞賞雪不好麼?你怎麼這麼愛生事兒?」

來者正是張鶴齡。昨天晚上張延齡便命人去張鶴齡府中向他求援。交給張鶴齡的任務是,今日除了滿城搜羅物資之外,還需進宮請張皇後協調,從內務府倉庫借出一些軍用的帳篷物資來前來支援。

只不過張延齡原本以為城外的災民會來的晚些,時間上是來得及的。但是沒想到一早便不得不出城賑濟,所以在時間餃接上出了問題。此刻已經是中午時分,張鶴齡才押運著搜集來的物資趕到。

「大哥辛苦了,我的好兄長,你可來的太及時了。瞧瞧,這麼多百姓還在雪地里站著呢。沒地方避風歇息。你就是他們的大救星。回頭這些災民豈非個個要感念壽寧侯的救命之恩麼?」張延齡哈哈笑著接過韁繩,遞給旁邊的僕役。

張鶴齡翻著白眼,擺手道︰「少給我戴高帽子,我可不吃你這一套。哎呦喂,這得有多少災民啊,這麼一大片窩棚。怎麼這麼多災民啊。」

張鶴齡看著遠處密密麻麻的尖頂窩棚和雪地上的數百百姓驚愕道。

張延齡道︰「這只是一小部分,其余城門外的災民馬上就要到。後續還有許多災民陸續抵達,最終的數量不好說,我估模著得有個兩三萬吧。」

張鶴齡愕然道︰「延齡,這麼多人,你真打算自己賑濟啊?那得花多少銀子啊?你傾家蕩產也不成啊。」

張延齡笑道︰「不用擔心,這次是聯合了幾位小公爺,大伙兒一起干。再說了,花點銀子也沒什麼,賑濟災民是頭等大事。」

張鶴齡低聲道︰「你這又是要搞什麼口碑,掙什麼名聲是麼?」

張延齡笑道︰「那只是附帶,主要是為了救百姓。」

張鶴齡道︰「才怪。你定有算計。」

張延齡笑道︰「不說這些了,我要哥哥辦的事兒可都辦妥了?弄了多少物資來了?」

張鶴齡翻著白眼道︰「能不辦妥麼?不然你豈不是要怪哥哥不幫你出力?一共三十五車物資。五車是城里采購的鐵鍋菜蔬米油蠟燭等雜物。十五車是柴薪木料毛竹油布等物。我可告訴你,這些花了不少銀子,回頭咱們可得算算賬。」

張延齡點頭道︰「放心,一兩銀子不會少了哥哥的。親兄弟明算賬。我最需要的東西呢?二姐沒幫我弄到?」

張鶴齡嗔目道︰「急什麼?這不還沒說完麼?後面還有十五車呢,全部是你點名要的東西,都是從御馬監庫房弄來的帳篷。一共八百九十三頂。」

張延齡大喜過望,差點高興的跳起來。這正是目前最需要的東西。近九百頂帳篷足以扭轉目前的局面。昨晚張延齡便在想,靠著搭建棚戶安置百姓,物料的供應搜集肯定是跟不上的。張延齡原本是希望找張侖幫忙,從團營中調撥軍用帳篷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又一想,自己是私人賑濟,調用軍用物資會被人抓到口實和把柄。想來想去,想到了內務府御馬監府庫中的物資。

御馬監是宮中十二監之一,地位僅次于司禮監的實力衙署。若說司禮監對應的是外庭的內閣,被稱之為內相衙門的話,那麼御馬監對應的便是外庭的兵部和戶部,御馬監首席不但直接提督三千營兵馬之外,還執掌御馬廄,皇家馬場和草料場,皇莊的經營,以及皇宮內的財物管理等方面的職責。由此可見,其地位之重要。

三千營是一只特殊的兵馬,起初是由歸順大明的元朝騎兵組成的一支軍隊,作戰驍勇之極。雖名為三千營,但其實在其巔峰之時兵力高達七萬之眾,是大明朝的主力騎兵兵馬。只不過現如今成為了內廷掌控的兵馬。說白了,是皇上手中的一支嫡系兵馬,由皇帝信任的御馬監首席太監提督此營,兵力也只有三千人了。

正因為如此,御馬監倉庫之中是有軍用物資的。張延齡便打上了這批物資的主意。一則內廷的物資出入兵部管不著,二則,現成的關系擺在那里,只需說服張皇後幫忙,讓張皇後找內廷的大佬商議,偷偷撥一部分出來應急便可。這近九百頂的帳篷便通過張皇後的斡旋從御馬監府庫之中弄了出來,被張鶴齡裝車運來。

「哥哥,你可是幫了大忙了。這回可不是說笑,有了這九百頂帳篷,百姓們便不用站在雪地里挨凍了。來人,趕緊卸車搭帳篷,動作要快。」張延齡大喜過望,大聲吩咐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