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二十二章 重回海島

不止長生等人如釋重負,一干船工亦是如此,他們平日里多在江河之上泛舟行船,出海遠航還是頭一回,此番出海可謂一波三折,先是遭遇巨蟹,後是經受颶風,隨後又被困于此,而今終于死里逃生,重獲自由,所有人都興奮非常,雀躍歡呼,喜不自勝。

船老大終究見多識廣,擔心船工的呼喊會驚動島上眾人,便急忙發聲阻止,令眾人莫要聒噪。

此時島上對戰的雙方正在混戰拼命,別說听不到船工的歡呼,便是听到了也無暇分身阻止,不過即便船老大此舉略顯多余,長生還是對其表現出的謹慎和縝密頗為贊賞,此人臨危不懼,處事沉穩,等到新船打造完成,可以委托此人將武田真弓送回日本。

「王爺,接下來怎麼辦?」余一轉頭看向長生。

「先下去。」長生提氣輕身,飄身落地。

見長生落于甲板,船老大急忙迎了上來,「東家。」

「能不能找到那條安全的航線?」長生問道。

听得長生言語,船老大面露難色,「昨天晚上狂風暴雨,伸手不見五指……」

不等船老大說完,長生就擺手打斷了他的話,「像昨夜那種情況你們能保住舟船已經很不容易了,迷路也實屬正常,好在我一路尋來,知道大致的方向,你們往西北方向行出四五百里就能看到海圖上標注的一處島嶼。」

船老大連聲應是,見長生沒有其他吩咐,便去招呼船工轉向加速。

待船老大離開,楊開出言問道,「你不隨我們一起回去?」

對于楊開的詢問長生也並不感覺意外,因為他先前跟船老大說的是‘你們’而不是‘咱們’,楊開心細如發,自然听出了他的話外之音。

「我想看看島上的情況再走。」長生說道。

默契只能發生在聰明人與聰明人之間,兩個笨蛋不可能有默契,一個聰明人一個笨蛋也不可能有默契,長生此言一出,楊開不但猜到他想做什麼,還猜到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你精通醫術,有你在,哪怕我們意外受傷,你也能出手救治,沒必要以身涉險搶奪仙露。」

楊開言罷,余一點頭附和,「楊開所言極是,島上的雙方都對仙露勢在必得,而且參戰之人都是罕見的高手,就算他們斗的兩敗俱傷,咱也很難撿到便宜。」

釋玄明也拍著長生的肩膀笑道,「你就別為我們操心了,人活于世,誰也逃不過一死,我們跟著你濟世救苦,行善積德,就算有朝一日真的戰死了,也是功德圓滿,喜登極樂。」

「我的確對他們所說的仙露很感興趣,卻不全是為了你們,」長生隨口說道,「你們放心好了,我不會輕舉妄動,更不會輕易以身涉險。」

長生是五人的頭領,見他心意已決,楊開等人也不便再說什麼。

「王爺,用不用我留下來?」余一問道。

長生擺手說道,「不用,島嶼周圍有靈氣屏障阻隔,你的正眼法藏沒什麼用處。」

此時船只已經轉向西北,由于刮的是東北風,船只移動便不能完全依靠船帆,還需要船工劃槳加速。

長生手指西北出言說道,「我與大頭約定三日之後自倭寇沉船海域的那座島嶼會合,你們回程時若是見到大頭,便帶他一起離開。那里雖然有巨蟹潛伏,但只要無人引誘,那只巨蟹不會出水作亂,你們可以靠近海島,將黑公子一並帶走。」

長生說到此處略做停頓,待三人點頭再度說道,「船上的倭寇昨日已經放飛信鳥向聚集中土的倭寇告知了我們的行蹤,岸上的倭寇得到消息之後一定會召回正在尋找地支金龍的倭寇回援本土,你們回程之時千萬不要耽擱,不然很容易與回援本土的倭寇走踫頭。路過我說的那座島嶼時若是大頭恰好在那里,你們便接上他和我的坐騎,倘若他不在那里,你們也不要滯留等待。此間事了,我就回去與他會合。」

長生言罷,三人再度點頭,余一出言問道,「王爺,我們此番回去,自何處登岸?」

長生想了想,出言說道,「去到近海之後不要急于登岸,自海中一路北上,趕去河北道的營州。」

听得長生言語,三人不明所以,疑惑對視,他們疑惑的不是不知道營州這個地方,河北道指的是大唐東北的大片疆域,營州是河北道二十四州之一,也是大反賊安祿山的老家。他們疑惑的是不明白長生為什麼要去營州。

船只雖然已經起航,但速度並不快,而島上此時仍在廝殺混戰,長生也不急于離船登岸,便出言解釋道,「河北道多有群山密林,十二地支中的丑牛和寅虎都在那片區域,咱們回返中土之後不能過早暴露行蹤,不然倭寇就會知道我們並未殺去日本本土,但咱們也不能什麼都不做,故此只能先從遠離中原的深山老林下手,既不浪費時間,也不暴露行蹤。」

「王爺慮事周全。」余一由衷夸贊。

昨晚的大風毀壞了幾根桅桿,倒伏的桅桿此時就橫在甲板上,長生邁步上前,拔刀砍下一片木板,轉而一分為三,灌注些許靈氣之後分別交由楊開三人,「這些木片帶有我一息靈氣,大頭手里也有一件,你們若是接走了大頭,就讓大頭將他手里的那根樹枝折斷或是燒掉,我若感知到氣息發生了變化,便知道你們已經接走了大頭和我的坐騎,屆時我離開這里之後就沒必要再回那處島嶼了。」

三人應聲之後接過木片妥善收藏,長生又道,「你們趕往營州之後也不要急于登陸,停靠在近海處等我,舟船拋錨之後再燒掉一片,以此給我指明位置,以便于我前去與你們會合。」

長生交代的已經非常仔細了,即便如此他還是不放心,「若是回程途中撞見倭寇,你們也燒掉一片,然後往正北方向移動,萬不可滯留原處與倭寇對戰糾纏,我感知之後會盡快趕往你們燒掉木片的區域,然後往正北方向追趕尋找。」

楊開和余一再度點頭,釋玄明感覺長生有些嗦,但轉念一想長生所說也並非杞人憂天,于是只能點頭回應。

細想過後感覺再無遺漏,長生便探出左臂,「我的靈氣所剩無幾,你們的靈氣轉給我。」

听得長生言語,余一和釋玄明再度將手搭上的楊開的肩膀,而楊開則抬手握住了長生的左腕寸關尺。

擔心三人回返途中遇到意外,長生便不曾將三人的靈氣盡數承受,感知到靈氣恢復三成便主動抽手,「夠了,你們路上多加小心。」

長生已經將所有瑣事都安排好了,三人知道再勸也是徒勞,便只能各道珍重,然後目送長生縱身入海,踏浪東去。

成功幫助楊開等人月兌險,重要的事情也做了交代,長生倍感輕松,幾個起落之後觸及靈氣屏障,隨即故技重施,凝聚陰氣屏障包裹自身,成功穿越靈氣屏障。

靈氣屏障籠罩了島嶼周圍百里方圓,進入靈氣屏障之後又是十幾個起落,這才登島上岸。

這座島嶼近海處是大片沙灘,沙子干淨細膩,落腳綿軟。

穿過沙灘進入叢林,卻驚訝的發現林下少有雜草亂石,也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後天打掃清潔所致。

這座島嶼方圓足有五十里,這麼大的範圍,偌大的樹林竟然能打掃的如此整潔,甚至連樹上的雜亂樹枝都進行了修剪,由此可見住在島上的人定然不在少數。

沒有雜草亂石,長生移動的多有便利,擔心顯露氣色,亦不敢催動靈氣,只能施展追風鬼步憑借體力向島嶼正中移動。

沒行出多遠,便發現林下出現了幾條蜿蜒的石路小徑,石路由五顏六色的鵝卵石鋪就,甚是雅致,當真有曲徑通幽之感,只是島上正在發生激烈戰事,破壞了這份寧靜祥和。

看一個人是什麼人,只需看此人居住的環境如何就能大概知曉,心思縝密之人所居住的環境一定井井有條,心性不穩之人所居住的環境定然雜亂無章,貪婪吝嗇之人的居所一定堆滿了各種雜物,明睿淡泊之人的居所一定少有陳設。

通過島嶼干淨整潔的環境,長生就能推斷出這里的主人是個道門中人,深諳大道至簡的道理,島上毫無花里胡哨的無用之物。

沿著蜿蜒石路穿過大片密林,長生終于看到了島上的建築,海島的陽麓有一座中等大小的道觀,屬于三進院落,所有房舍皆由石頭壘砌而成,應該修建于多年之前,搭建房舍所用的石塊兒已經多有斑駁。

如果不曾受到破壞,這座道觀定然古韻十足,但此時道觀的房舍大部分已經受損坍塌,而道觀周圍的樹木也多受殃及,大量倒伏並著火焚燒,道觀各處也多有戰死伏尸。

此時戰事仍在繼續,這座道觀的大殿不是露天的,而是依山鑿洞而成,進攻的一方約有四五十人,而防守的一方不過二十余人。

眼見戰事短時間內不會結束,長生便尋到一處隱蔽之處,小心的隱藏了下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