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四十八章

PS︰本章不要訂閱!繼續佔個坑用!

不參考當時的環境就直接討論祖制的正確與否,這種行為完全就是耍流氓。

大明建立之初,退居北方草原的北元朝廷依舊能夠威脅到大明的安全,倭國的那些矮矬子們也趁火打劫,對大明沿海進行劫掠,這才有了朱元章版本的《禁外藩交通令》。

不禁海還能怎麼樣?

蒙元北遁的時候可是把中原堂口的真金白銀全部打包帶走,逼得朱元章只能搞出來寶鈔以代替金銀的交易,當時的大明不說是窮成狗吧,起碼也能說得上是窮的讓人心疼。

著名的馬抄同學曾經說過,用錢創造快樂,沒錢還玩個雞兒——打仗打的就是錢,有錢才會有兵,有錢才會有武器,有錢才能有後勤,要錢沒有要骨頭倒是有一把的大明既想徹底干死北元,又想杜絕倭寇的騷擾,另外還要應對逃往海島或鄰近海國的張士誠、方國珍,最省錢的辦法當然就是搞禁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元章同學「片板不許入海」的禁令,除了防止臨海居民與不願歸順的「逆賊」相通相濟,同時也是特意針對某些假倭,算得上是一種臨時性的軍令,由此捎帶影響到的海洋貿易也只是暫時性的只進不出,外國來明貿易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包括徐達北伐並鎮守燕京時所需要的糧草物資也是大多依靠海運。

到了永樂年間以後,北元已經無法對大明形成威脅,草原上剛剛崛起不久的瓦剌、韃靼更是時不時的被朱老四打上門去,這時候的矮矬子還想跑來打秋風,結果就只能是再一次被教做人。

永樂二年八月,因倭寇又一次跑來劫掠南直隸以及江浙沿海,朱老四一怒之下干脆讓鄭和去跟倭國交涉︰「你去告訴倭酋,如果他不能好好約束手下,朕不介意替他管教管教!」

順便說一句,倭酋這個稱號並沒有瞧不起矮矬子們的意思,因為從漢代開始,光武帝劉秀就封過委奴國王,讓他統治全部倭人,而朱老四身為大明皇帝,也根本不知道現在那些矮矬子們究竟歸誰管,于是乎干脆就創造出了倭酋這麼個稱呼。

眾所周知,鄭和鄭公公雖然是個太監,但是這位爺在海外的時候動不動就滅個國、砍個國王什麼的,屬于是典型的炮仗脾氣,朱老四讓他去跟倭國交涉,鄭公公還能慣著那些矮矬子?

于是乎,鄭公公直接率領船隊從寧波桃花渡出海,穿過韭山列島橫渡東海到達兵庫縣,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源道義宣旨,促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

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源道義,可是看過《聰明的一休》動畫片的眾位同學們應該記得那里面有個經常被一休作弄的足利義滿將軍。

源道義就是那個足利義滿。

足利義滿當然知道朱棣是個暴脾氣,也同樣知道倭國一向畏懼的韃靼人都被朱棣打得滿地找牙,而倭人要不是「神風」幫忙,早就被韃靼人給滅了——這是一道很好推理的問題︰朱棣能滅韃靼人,韃靼人能滅倭人,老大能痛扁老二,老二能痛扁老三,老大自然可以輕松痛扁小老三。

倭國就是那個小老三。

更讓足利義滿擔心害怕的,是朱老四這位大明皇帝爺爺陛下要是真想跨海遠征倭國,也根本不怕什麼「神風」、「妖風」,估計都不用另外派部隊,光鄭公公這位爺帶領的那些大船和他手下那些殺胚們就足以禍禍死倭國。

要是任由鄭公公來個四島半月游,倭國都有滅種之虞。

于是乎,審時度勢後的足利義滿將軍做出了明確答復︰「不勞您老人家費心,我親自把那些搗亂分子滅了。」

足利義滿這次沒敢打什麼馬虎眼,而是說到做到,直接動用當時倭國的官方軍隊來了個犁庭掃穴,剿滅了島上全部倭寇,其後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足利義滿還特意挑了二十個領頭的倭寇送到大明。

最搞笑的是那二十個倭寇頭兒的下場。

朱老四看著足利義滿送來的這些「戰犯」也發愁︰殺了吧,顯得咱不仁慈;關起來,佔地方還費糧食。雖然大明不缺這幾個人的飯吃,但是他們在監獄里吃飽住好,也未免太便宜他們了——當時大明牢房的窩頭加白菜湯的伙食也比普通矮矬子們常吃的有毒蘇鐵強多了。

于是朱老四就告訴倭使︰這些人我也不要了,讓你們將軍自己處理去吧。

倭使也為難︰我們是使臣,大明管飯,可是這些囚犯還得我們自掏腰包喂,我們擠破腦袋才搶到這個出使的美差,還想賺點差旅費回去買房子置地呢,怎麼能喂了這些死囚?

走到寧波,看著這些要吃窮自己的倭寇,使臣們實在是眼里心里都冒火,這一冒火的結果,就是他們真的點起一堆火,弄了一些大蒸鍋,把自己押解的二十個倭寇綁好裝進籠屜,一通大火蒸了個稀爛。

明白了沒有?

朱元章同學時期搞禁海令,更多的還是出自于軍事目的而不是政治或者經濟目的,等到朱老四時期不需要搞禁海了,禁海令自然而然也就廢馳了,只不過是名義上依舊存在而已——朱老四為了不違背祖制,反手就玩了一出關門禁海放鄭和的戲碼,打著搜捕建文帝朱允炆的名義壟斷了海貿。

請注意,朱老四這種吃獨食的行為是不對的。

當時鄭公公他老人家七下西洋,有沒有搜捕到建文帝朱允炆已經不得而知,反正大明任何的官方、非官方資料當中都沒有記載,但是鄭公公為大明搜捕到了一大堆的藩屬國、宣慰司,同時還搜捕到了一大堆的白胡椒、黑胡椒等香料,使得在唐宋時期極其貴重的香料直接爛了大街。

史書記載︰唐代宗時宰相元載因為貪賄被殺抄家,其中一條便有贓物胡椒八百石,由此也足以說明其貴重。

然而同樣是史書記載︰因為鄭公公搜捕回來的香料太多,朱老四一家子就算是拿著香料當飯吃都吃不完,最終也只能拿著香料給大明的官老爺們抵工資。

「唐太宗曾經說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咱們大明隨便哪個縣的圖書館中都有大量的史料擺在那里,你們這些蠢蛋難道就不知道去看一看?」

尤其是渡邊右衛門這貨還要通過封鎖村子的方式來達到徙木立信的結果……

這踏馬不是純純的扯澹?

渡邊右衛門的話音落下後,德川家齊頓時有一種撥開烏雲見月明的感覺。

渡邊右衛門哈依一聲,頓首道︰「感謝將軍閣下的夸獎,不過,渡邊只是有些小聰明,遠不如將軍閣下的大智慧!」

想明白其中的彎彎繞後,石川井陰和藤堂高義再望向光格賤仁的目光就像是看智障一樣。

這是什麼?

這就是廢物啊,吃屎都踏馬趕不上熱乎的廢物!

光格賤仁和寬宮惠仁的臉色同樣陰沉無比。

光格賤仁掃視了成場的藩主、大名們一眼,陰沉著臉道︰「事已至此,不知諸卿可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然而在場的一眾藩主、大名卻沒有人回答光格賤仁的問題。

石川井陰卻又接著說道︰「臣以為,與其被動應對,倒不如……倒不如主動接納幕府那邊的平民病患?」

其他一眾藩主、大名們也紛紛把矛頭對準了石川井陰。

反倒是光格賤仁 的一拍桌子,喝道︰「都安靜!石川君,你繼續說下去?」

暗自琢磨一番後,光格賤仁卻是咬牙切齒的說道︰「糧食的事兒,朕會想辦法解決,你們只需要做好那些麻風病人的收治便好。」

島津久光和松平延信他們是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島津久光干脆直接問道︰「請問將軍,這些名額是否有什麼要求?」

德川家齊這也是有感而發。

非主流,再加上寫了《放屁論》這種荒誕不經的文章,平賀源內也愈發的不得志。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平賀源內出身于高松藩下級武士家庭。

然而,那張建築圖紙並非是在源內懷里,而從腰帶縫隙處露了出來,源內此後精神失常,死于寒冷的小傳馬町牢內。

所謂「遭此非常之死」,指的就是平賀源內不應該因為殺了兩個木匠就

親自去過大明的德川家齊,很清楚蒸汽機的重要性。

只是德川家齊的心里也明白,遣明使的名額分配根本不可能公平公正,

心中暗自感慨一番後,德川家齊又環視了一眾藩主、大名們一眼,沉聲道︰「」

說白了,被無數無藥可醫者吹到天上地下的倭國,其實就跟天竺那邊兒的情況差不多,天竺有種姓,倭國也有階層。

比如說,那些失去主人的浪人武士為什麼會一直當個浪人而不去找份工作?

這也就意味著,德川家齊想要徹底完成封鎖,就必須先解決掉那些浪人。

築前、築後、豐前、豐後、肥前、對馬、日向等一眾藩主們也紛紛跟著響應起來,而其他的一眾藩主、大名們卻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這種地理位置上的不同,自然也就使得各個藩之間的發展並不均衡,有些藩比較富裕,而有些藩則窮的一批。

而窮富程度的差異又會直接反應在各藩當中的浪人數量上面。

越是窮藩,藩里的浪人就越多。

更重要的是,薩摩藩和築前、築後等一眾藩主們其實還有一個共同的稱呼︰九州諸藩。

這些藩原本都是在九州島那邊兒混日子的,薩摩藩甚至還派兵拿下了琉球,逼得琉球王向倭國稱臣納貢。

要說甘心是肯定不甘心的,島津久光和築前、築後等藩主們也不是沒想過反抗,最起碼也得弄個好的地方吧?

然後島津久光他們就麻 兒的搬到了蝦夷那邊,把九州島徹底讓了出來。

更重要的是,這些武士和足輕究竟要听從哪邊的命令?

讓他們听從藩主的命令,不理會德川家齊,幕府又會怎麼想?彼此互相拖後腿扯皮,還清巢個雞兒的浪人!

讓他們听從德川家齊這邊的命令,那不就等于是把兵權拱手讓人?

這可比直接拿錢出來支持德川家齊更讓一眾藩主們無法接受!

當德川家齊的話音落下後,在場的一眾藩主們在暗松一口氣的同時又忍不住有些狐疑。

眾所周知,德川家齊這貨除了之外,最大的毛病就是貪財,他那些兒子、女兒們斂財無度的毛病完全可以說是遺傳自德川家齊。

松平延信心中頓時警醒起來。

至于說派出忍者或者弄一些已經患了麻風病的病人去光格賤仁父子倆的地盤上面禍害,德川家齊暫時倒還真沒有這個想法。

因為現在的局面明顯是德川家齊佔優,成功上位的可能性也很大,已經開始做起國主美夢的德川家齊自然不希望近畿附近也開始流傳麻風病,畢竟再怎麼是窮病,麻風病這玩意的傳播力度都是擺在那兒的,誰也不敢保證自己就一定能夠逃開。

可惜的是,德川家齊原本計劃好好的,眼下卻被島津久光和松平延信這兩個癟犢子給破壞了。

德川家齊心中暗恨,臉上卻勉強擠出一絲笑意︰「那就這麼說定了,對于那些為禍地方的浪人,務必要以大力清剿為要,如果你們力有不逮,也隨時都可以派人向幕府求助,千萬不要勉強。」

待一眾藩主們或是心甘或是不甘的道謝之後,德川家齊又話鋒一轉,談起了之前在大明的見聞︰「你們都知道,家齊之前是去過大明的,而且在大明停留了很長一段時間。」

一眾藩主、大名們繼續懵逼——大明是上國,是倭國的爸爸,難道這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島津久光試探著問道︰「將軍的意思是?」

德川家齊卻沒有直接回答島津久光的問題,反而拍了拍手,向著門外吩咐道︰「拿過來!」

一眾藩主、大名們繼續懵逼——大明是上國,是倭國的爸爸,難道這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